■/
语法就是语言组织的规则,也是人际交往中必须要遵守的语言规范。对外汉语语法是教学的重点内容,研究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可以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在实践中对其总结分析,可以拓展对外汉语教学的模式,丰富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在实践中必须要重视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是一种从意义到形式上的教学方式,而不是从形式到意义的模式。要想通过汉语表达思想,外国人必须要先具有表达的意义,然后在确定具体的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与语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基于发现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从形式到意义的形式,而基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则就是从意义到形式的模式。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掌握汉语语法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种基于意义到形式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语法原则,适当的引导学生展示意义到形式的整个流程。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口语教学中也要基于语义先导的基础性原则,基于学习者构建语法的角度为基础,基于认知规律,通过语义、句法到语用的流程进行学生,使其与语法教学环节与学习认知更为契合。
语义引导的重点就是合理的设置语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的而影响之下,在语境的参照以及语义的引导之下,才可以充分的感知、领悟以及构建语言环境。同时,基于语境为基础是对外汉语语法对语境的一种基础性要求,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之下,才可以解决一些语法的涵义,而一些语法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涵义,对此,在进行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必须要重视语境,这一点尤为重要。
构式语法就是语言的形式与意义、功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语言中不同构式都是通过形式、意义配套的形式与功能配对的。在构式中其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固定的关系,在形式与意义之间有着不可预测性的特征,不能通过常规的语法规则以及意义组合规则进行及时分析。加强对语言中存在的半规则以及不规则结构的分析是教学的重点。构式就是一种学生“学会的”方式,并不是学生推导得出的结构,必须要通过学习才可以获得,其具有习用性的特征。
基于构式语法的思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将语法作为构式形式,将其作为形式与意义或者功能的一个结构体。在语法教学中,要重点凸显整体性特征,将其作为一个单位,保障整体形式、语义以及功能之间的配套性,进而形成一个交际单位,可以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合理利用。例如,在对外汉语中存在的一些固定的短语就是一种构式结构,如“越来越”等的涵义就是加深程度,其涵义就是一种纵向的对比的结果。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分析来说,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思想,其认为,在范畴中的各个成员的地位是不同的,存在着典型与非典型的差别,也分为中心与边缘的;在范畴内部中不同成员之间就是通过一些相似性关系而联系起来,在此种理论中并没有明确的接线。范畴就是基于圆形为基础,不是凭充要条件构建形成的。在范畴中的核心则就是“原型”,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典型范畴”。
对外汉语是教学语法的但不是理论语法,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语法倡导的就是整个体系的自洽性,在分析中存在一些与语言实际不吻合的内容;而教学语法则就是规范语法,基于实用性为基础,具有统一标准、系统性的要求,在系统中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完善的系统,在理论上无法解决问题应用的一种回避性策略。对此,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在范畴中的典型语句,回避在理论语法中存在的争议。
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交际能力,所以说,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就是一种传授用法的教学。而汉语语法对于环境有着一定的依赖程度。对此,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要凸显语用特征因素,让学生在合理的交际环境中合理应用。例如,对于紧缩句教学,教师则要让学生了解其遵循的形式越小则就会越不礼貌。形式越小表达的涵义与感情则越强烈的应用原则。
语言的主观性就是在话语中人们会自然的含有自身表现的成分因素,在一段话中会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以及内在的感情因素,在话语中会存在说话者的因素。在陈述过程中会描述产生的状况或者变化,也会附加自己对这种状况看的看法与观点,这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突出语用特征,彰显语义主观性表现。
语块教学法就是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语构成的一种连续的、或者不连续的序列,将其整体的存在记忆中,在应用过程中整体应用,是一种预知性的语言单位。语块是一个整体结构,在语法上具有显著的不可分析性特征;在对搭配上则是固定搭配的以及高频搭配模式。人们在通过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接受信息的时候,与一个词语一个个分析有所区别,而是将所有的词组构成一个模考作为固定的单位进行传输与接受。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也应用语块教学,就是一种便于学生整体记忆与存在的方式,学生在交际中可以通过一个语言单位输出信息,这样则有效的减少了理解、分析,组合达到分解语言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是表达的流畅性,增强精准性。语块主要可以分为紧缩句、固定单元、插入语以及一些习惯性的口语、惯用语等等。通过语块教学模式,将语法作为基础的形式进行教学,在实践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以及辨别能力,让学生了解其内在的涵义,在应用过程中的时候就可以充分的理解,不用分析内在的涵义。同时,要增强学生的语块运用能力,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语块的语义、语言特征以及用法等等,在教学中通过增加复现率的方式巩固记忆,进而为学生的理解与应用奠定基础。
基于汉语语法教学进行语义引导,通过合理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目标答案,通过教师的诱导,引导学生的思路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充分的体会、感受、分析、意识到要应用的语法,进而明确要点,合理应用。
语义引导方式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情景设置的方式共同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自主的应用目标的语法,在实践中探究分析,不同语法的涵义以及特点。例如,在进行“更加”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播放不同的景色,通过多媒体播放不同的景色,从单一的景色逐渐的丰富内容,在播放最后一张风景的时候,然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现在景色变得怎么样了?”,学生也许会回到“漂亮”、“美”,教师就要逐渐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的说出目标语句,这样不仅仅会让学生了解这些图片之间有着递加的关系,进而就会了解语义,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合理应用。
第一,直观演绎法。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应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展示一些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等方式井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形象,展示具体的语法结构,这样则就会充分的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例如,在讲解趋向补语的时候,教师则可以通过化简笔画的方式,直观的真实“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不同的方式,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内容。
第二,形象演绎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韩式语法的规则内容,然后在爱通过实例的方式语法规则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的自行替换,生产成本与拓展。在实践中可以将语法总结归纳为不同的句型,在将这些句型化为一些例句。例如,在讲“比”字句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出格式:A比B+形容词,例如,“他比我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造句分析。
第三,总结归纳法。在教学中要展示特定数量的例句,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联系、练习、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语法规则,通过归纳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前期的激烈以及感知中,就会自己的分析规律特征,验证分析,进而充分的了解语法规律与内容。
第四,对比分析法。就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不同词语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有点儿贵”、“比较贵”之间的差异,教师则就是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对话的方式进行训练,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情景,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二者的差别。第一个场景就是在商店买衣服,一件衣服500块时,她学生说:“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我只带了一点儿钱。”然后在设置另一个场景,一件衣服200块时,学生说:“有点儿贵。”这样学生是就可以理解二者的差别,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学生则就可以充分的理解内在的涵义。
第五,情景设置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的情景,利用问答、展示图画、多媒体播放、讲解等方式进行总结,引导语法重点内容,让学生了解知识内容。例如,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活动,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的探索分析,了解自己在语法上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阅读当代的小说、诗歌,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阅读中了解不同语言的语法规律,在实践中就会灵活的应用不同语法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法是基本性的要求,也直接影响学习、表达以及理解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语法教学的本质就是做到学以致用,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语法教学的基础原则,探究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与手段,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提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