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亚杰说:“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学习文本、发现先问题、获取知识的内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内心深处才能萌生课外阅读的需求。
(1)朗读激趣。声情并茂的范文朗读,或一石激起千层浪,荡起学生心中的涟漪,激起无尽的遐想。或入情入境,引导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学习。
(2)幽默激趣。幽默就是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出乎意料的表情,妙趣横生的动作,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和谐、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教学中择机运用幽默,能使教学变得轻松活泼,生动有趣,具体形象。
(3)情境激趣。利用音乐、多媒体、等手段朗读等手段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把学生被动的阅读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自我阅读需要,真正实现情境激趣,寓教于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须引领学生阅读一些经典名篇,学生接触的名句、名段、名篇多了,经典作家的写作技法,语言素养,甚至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受到熏陶,必将产生积极意义。
小学阅读教学的资源是语文教科书,尽管语文教科书内容相对充实,但是如果只用教科书进行阅读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向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课外读物,比如,低年级可推荐《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中年级推荐一些状物、写景的唐诗、宋词,及《论语》等优秀片段,高年级推荐《中外小学生美文赏析》等读物。
组织开展故事会、读书竞赛等读书活动。鼓励学生讲讲读过的故事,相互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营造班级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交流学习的好习惯。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除了阅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美文,组织学生开展所学诗文和课外诗文诵读活动,让诵读和朗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在朗读、诵读活动中入情入境,感受语文的情境美、语言美、艺术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喜爱。
建设班级图书角。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匮乏,这是语文老师的同感。怎样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的阅读图书呢?我看建立班级图书角最为可行。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书或杂志带到班级图书角,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岂不是一件好事?另外,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有许多可读的报纸、杂志、图书。秉承宁可把书用烂,不可把书放烂的理念,鼓励学生勤进阅览室,多跑图书室,尽可能用好学校阅读资源。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教给方法,学生终身受益。阅读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因此,阅读教学要注意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精读也叫细度,做到慢、细、深,一步一个脚印的读,逐字逐句见着落。泛读不是囫囵吞枣,也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在阅读中略去枝节,抓住主干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创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精读也叫细度,做到慢、细、深,一步一个脚印的读,逐字逐句见着落。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回忆以往的学习经历,从中体验和总结阅读方法。在具体的文本阅读中通过内化、整合,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当然,阅读技巧和方法渗透,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根据小学生感性认识的特点,利用教材插图,借助电教手段,用以创设阅读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示范朗读,引发学生学习模仿的热情。
在训练学生朗读时,先要是范读或者教师范读,或者播放范读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然后训练齐读、分角色朗读、分组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朗读时注意能把握轻重缓急,该高昂时须高亢,该低沉时要低沉,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似见其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力。
不能用直观图像取代语言感知,更不能越俎代庖,用解说代替学生阅读课文。
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不是喧宾夺主的多媒体课件,也不仅仅是教学挂图、卡片等,在情境创设中,教师的入情入境才是关键。白居易说的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带着饱满的热情步入课堂,将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融汇于阅读讲解之中,再现于讲台之上,情景交融,就会唤起学生的情思,学生才会情不自禁地跟随教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
阅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的一套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也在探索阅读教学的最佳境地。学海无涯,教无止境。阅读教学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