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钢琴传入中国多年,已成为国内音乐爱好者熟悉的演奏型乐器。钢琴艺术传入中国后,不断被中国创作者改良,与中国音乐元素融合。蒙古族音乐范围内,拥有马头琴、四胡等民族乐器,自身民歌体系也拥有独特民族艺术特征。中国当代民族音乐艺术家,不断尝试将蒙古族音乐元素与钢琴作品融合,形成当前独特的蒙古族风格钢琴曲流派。
音乐元素包含三类,即表演元素、乐器元素、声乐元素。表演元素以视觉特色为主、音乐特征为辅,可为观众传递特殊民族文化,帮助观众建立特殊文化印象。民族钢琴作品中,蒙古音乐元素特殊表达风格,构成民族音乐表演元素。钢琴曲多以长调为主,使用特殊的演奏技巧,用音符描绘广阔草原、苍茫无垠的边界。基于蒙古族音乐元素的钢琴作品,整体基调相对深沉,演奏形式较长。部分音乐创作者,选择使用二度制作的方式,将蒙古族音乐适当改良,例如,将长调变更,调节为欢快节奏,激起人们对民族艺术的别样情感。
蒙古族传统乐器,既具有民族艺术文化特征,又具有特殊音色,为蒙古族音乐艺术素养的结晶。部分蒙古族钢琴演奏者,同时拥有多种乐器演奏技能,相较于其他民族演奏者,他们更加熟悉蒙古族乐器的音色、低音美感、泛音方法。一部分演奏者,使用个人经验,利用钢琴来模仿马头琴的因素。例如,增加泛音和声效果,长期应用五度音程,模仿马头琴低音特色,持续塑造低音共鸣氛围。也有部分演奏者,使用短期变换形式,增强钢琴曲节奏感,突出蒙古族节奏特征。
蒙古族民歌发音形式特殊,装饰音较少,具有鲜明的叙事特征。部分创作者在应用蒙古族音乐元素时,会直接使用二度创作的形式。将蒙古族民歌进行改良、重新编制,创造出基于蒙古民歌艺术,又包含钢琴艺术元素的新钢琴曲。例如《黄骠马》、《小黄鹂鸟》以及《嘎达梅林》等曲目,就是创作者利用民歌原曲,二度改造后成型。也有部分作者,使用民歌元素+民歌演唱的形式,丰富钢琴曲的民族文化特征。例如《三天路程两天到》,就是以演唱者为基础,融合而成的经典蒙古族民歌钢琴曲。
钢琴传入我国后,各个学者以及学生,常将自身演奏思想限制在发展层面。一部分人认为,钢琴属于西方古典乐器,创作方向应维持在“西方古典”概念内。另一部分艺术家认为,钢琴传入中国,应融入中国民族文化范围内,重塑艺术氛围。因此,在艺术家爱国情绪、民族维护情绪的作用下,蒙古族元素不断融入到钢琴作品中。一方面,音乐元素融合可改变艺术传播形态,令更多的新学员熟悉这一形式。另一方面,蒙古音乐元素融合,可为蒙古音乐提供新发展局面,令蒙古音乐进入到其他音乐艺术领域中,传播自身音乐文化价值。而以上两点,均可构建民族文化意境,令民族音乐元素融入这一行为,成为国内普遍现象。
钢琴艺术的发展,不应具有局限性。因此,虽然国内钢琴艺术家,认同钢琴艺术的西方古典文化特征,但作为艺术工作者,借由钢琴抒发情感,升级钢琴艺术文化价值,为必然任务。因此,国内钢琴艺术文化爱好者,便逐渐在钢琴文化中添加民族文化色彩,利用蒙古族音乐艺术价值,提升钢琴文化传播价值。宏观角度内,钢琴文化为外来乐器,但民族艺术家,有必要为外国演奏者,提供全新的艺术发展方向。因此,将蒙古族音乐元素应用于钢琴作品中,可添加民族文化色彩,向世界宣传蒙古族文化。
民族音乐元素,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应用价值。应被艺术创作者、学习者应用到作品中,构成民族特色艺术作品。钢琴作品中融入的蒙古族音乐元素,取材于蒙古族历史文化、音乐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成功的民族钢琴艺术作品,可成为现代领域内,蒙古族历史文化的代表作,形成长盛不衰的历史文化烙印。
综上,文章以钢琴艺术作品为主,对蒙古族音乐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价值,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将蒙古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乐器融合,具有构建民族文化意境、添加民族文化色彩、添加历史文化烙印等价值。望文中内容,可为蒙古族钢琴作品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