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淑芳
(齐齐哈尔大学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产电影开始了大规模向商业片领域转战的时期。尤其是在张艺谋的武侠巨制《英雄》(2002)问世之后,国产电影出现了第一波轰轰烈烈的商业片潮流。在后来的十几年中,尽管由《英雄》带动起来的宏大场面、巨额投资、大牌明星等商业片特色并没有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但商业电影依然在国产电影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也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被全面推行,电影制作、发行体制转轨,观众有了越来越多的娱乐化需求,以及西方商业片的引进等一系列内外因素造成的结果。
在21世纪开始的十余年中,商业电影也在不断探索、不断调整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主流的审美形态,而这种审美形态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便是在叙事的类型化以及视觉美感的构建上。相对于前者,后者是更加直观的。同时由于市场趣味(如国人对歌舞片的兴趣)及外部各因素的限制(如国内对战争片等的政策规定)等原因,在叙事类型化上,国产商业电影与国际接轨得并不均衡,各国商业电影也难以有统一的面貌,而在视觉美感上,国产商业电影的形式特征却是与国际商业片高度接近的,这也就意味着国际商业片已经暴露出来的得失也有可能存在于国产商业电影中,国产商业电影走过的“视觉之路”应该得到一定的梳理和总结。
商业电影的概念是与艺术电影相区别的。尽管百分之百的商业或艺术是不存在的,但一般而言,人们依然可以总结出二者的不同。从本质上来说,二者在创作目的上有着鲜明的区别,对于商业电影而言,票房以及电影衍生出的其余市场价值是压倒艺术内涵的更高的追求目标。艺术电影是一种实验性、个人化的表达,它更倾向于表现探求人性、思索哲理等较为深刻的主题,而在视觉上,也较为强调对动作性的抑制,以使观众更关注人物的内心,同时也有节约成本的考量,并且在视点特征上,也更具有导演的个人特色,显得更为不拘一格。而在商业电影中,相比起彰显导演的个性,观众的口味无疑更加重要。
而观众的口味,早已在“读图时代”中就倾向于对图像的崇拜与狂欢。观众对电影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便是对图像的消费,相比起在以话语为中心的时代,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品味电影的叙事性与剧情,揣摩人物的对白以及电影的故事性、戏剧性,在以图像为中心的今天,观众更觉得只有在大银幕上才能显得逼真的,具有冲击力量的形象,才值得他们走入电影院消费。因此,电影人往往为了刺激观众的视听感官,突出电影的形象性质,最大限度地实现视觉上的娱乐性,包括创造出各类景观,进一步地帮助视觉实现对文字的僭越,甚至部分商业电影有刻意媚俗之嫌,为了制造景观和场面而不惜牺牲戏剧性。但也正是在这种对于视觉效果孜孜不倦的追求中,电影人对视觉美感的追求被迅速地合理化和逐渐规范化了,也为中国商业电影走向世界,让国外观众在形象的再现中理解较为复杂的叙事意图,提供了一条道路。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便是当张艺谋的《十面埋伏》(2004)在美国上映时,美国如《华盛顿邮报》《滚石》杂志以及普通网友都给予了电影较高的评价。在美国人看来,《十面埋伏》提供的并不只是一个武侠故事,而是一座富丽堂皇的、令人迷失的宫殿,其中的每间房乃至房间里的每个结构,都能给予人愉快感。并且这种愉快感并不是在温和的感染、吸引中传递的,而是通过强烈的震撼实现的。《十面埋伏》甚至因为其华丽的画面而被认为是“最完美的电影”。显然,尽管中国观众依然对电影的叙事存在质疑,但是对于走向国际而言,一贯精于视觉美感构建的张艺谋进行了一次较为成功的实践。
在当前的世界电影的大格局中,人们普遍认为,美国好莱坞是商业电影的领军者,而以法国巴黎为首的欧洲则占据了艺术电影的一级。相对于艺术电影更强调地域的特色,导演的个人哲思等,商业电影则带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就视觉美感构建而言,中国的商业电影有着较为明显的以好莱坞商业片为风向标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表现。例如,张艺谋的两部商业电影《英雄》与《十面埋伏》都选择了武侠题材,放大中国武术的奇观性,很难说没有美籍华裔导演李安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的影响。正如波德里亚所总结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创造景观,电影必然会走向“超现实”。在好莱坞电影为观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真假莫辨,令世界观众为之倾倒的乌托邦时,中国商业电影也开始了虚拟世界营建上的探索。例如,在陈凯歌的《无极》(2005)中,画面超现实的美被运用到了极致,光明大将军身着华丽的鲜花盔甲在马背上飞驰,满神飘散着长发出现在朦胧的湖面上,雪国一片银白,耀眼无比,有如仙境。与之类似的还有如《长城》(2016)等。这对于一直有着紧紧依附于现实,崇尚立足现实、服务现实的审美传统的中国电影来说可谓是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可以说,对市场的迎合使得电影人提高了视觉因素在电影中的地位,努力构建电影的视觉美感,反过来这种在视觉审美上的努力,也有助于电影获得更大的、超越国界的市场的垂青。
“大片”的高投入支撑起了其在视觉效果上的野心。目前的商业大片中,在视觉美感上主要追求奇观与真实两种审美形态,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这种追求提供了关键的保障。
在外景上,如《英雄》中金黄的胡杨林、碧绿的湖水和滔滔黄色流沙等,与写意式的武功比拼互相映衬;展现了浩瀚辽远的西部风景的《天地英雄》(2003)中,驼队、残阳等都具有令人过目难忘的视觉表现力。在内景上,改编自《雷雨》的《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无论是在色彩的铺陈,抑或是服化道的精细方面都可谓不遗余力,叙事大幅度让位于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的王宫景观,电影也遭受了缺乏真实质感的诟病。
在人物的塑造上,新时期的商业电影中,男女两性的感情往往提供了身体奇观,大量涉及性的细节被加以诗意的渲染。如《英雄》中残剑和侍女如月激情相拥于满屋红布中,《十面埋伏》中的锦衣卫和小妹在鲜花烂漫的山野中缠绵,《天地英雄》中将军之女问珠在洗澡时与校尉调情,《无极》中的王妃倾城与光明大将军更是拥有一段欢畅的肌肤之亲等。身体展示成为商业大片让观众实现欲望上的宣泄,乃至感官上的满足的一个筹码。而这些奇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有时是值得商榷的。
在大量古装大片的创作观念由“实”向“虚”过渡时,立足于革命战争时代的大片则力求保证贴近历史原貌,以让观众看到战争的惨烈和人性的光芒。例如冯小刚的《集结号》(2007),与之类似的还有如《金陵十三钗》(2011)、《一九四二》(2012)等,电影中爆炸场面中人的残肢断臂、飞溅的血浆、坍塌的建筑以及轰鸣而过的飞机等,都给予了观众视觉上的极大震撼,也让人物和情节有了一个更为真实的空间环境。在《集结号》中,人们注意到“炮连驻地场景的设计,是在废弃多年的硼矿厂进行内外环境的陈设……里间为马圈,外间为连队住所及指挥所。房子两头用石块堆砌成断墙效果,长条形的房间用一百多捆干草料堆砌成不规则的半面墙分隔,形成了有大透视纵深的空间关系,从里面的马圈、马匹到外间连队住所及室外空场上训练的炮兵,再到高耸的矿口及远处的山峦,形成了丰富的视觉层次。架在草料堆上的老百姓杀猪用的案板,战士的一些生活化的用品,如羊皮、旧毯等使整个环境的空间造型生活化、自然化和人性化了”。真实与美形成了高度统一。
相对于“大片”,中小成本的商业电影无疑同样有高票房的追求,但又不得不另辟蹊径。要实现这种在成本受限的情况下的利润突围,除了精妙的剧本外,视觉审美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游戏精神主要体现在画面的漫画化上,包括画格的设置、特写和慢镜的运用等。在宁浩的《疯狂的石头》(2006)、《疯狂的赛车》(2009)等电影中多次可以见到宛如漫画般的分格慢镜。这种画面或是服务于黑色幽默的情境,如《疯狂的石头》中两个坏人在一幅“忍”字的两边各自向对方开枪和投掷飞镖,两人的面部表情均被放大;或是服务于电影的多线叙事,如《疯狂的赛车》中逃亡的耿浩、气急败坏的台湾黑帮和疲于追凶的警察等,都同时出现在画面上,观众可以从视觉中意识到,所有人在空间的不同中都有一种统一的“疯狂”。
这种游戏精神还体现在色调与光线的运用上。如宁浩的《黄金大劫案》(2012)和闫非、彭大魔的《夏洛特烦恼》(2015)中的温暖而夸张的黄色调,前者为主人公混世小太岁、东北青年小东北在国破家亡的战乱时期历经磨难而成长的过程提供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氛围,而后者则暗示了夏洛在一场“时光穿梭”的梦中回到1997年时的愉悦幸福之情。观众对人物的喜爱、同情等都在这种合理而温暖的影像中得到宣泄。
与这类商业电影在叙事上对经典的颠覆和解构相对应的,在视觉上,电影也擅长进行一种将各类视觉元素进行碎片化的拼贴、杂糅。如朱延平讲述小人物江湖发迹史的《大笑江湖》(2010)中,电影大量借用了金庸小说中的元素,又将港式喜剧中的无厘头与东北二人转相结合,人物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极为夸张,在视觉上创造出一种打破观众审美习惯的观感。又如俞白眉、邓超的《分手大师》(2014)中,梅远贵为了帮助客户分手,不断地完成各种颠覆性演出,如扮女人,扮婴儿,大秀“娘娘腔”和舞技等,这些令观众目不暇接的视觉效果都是电影在对语言包袱上的插科打诨的一种有力补充。与之类似的还有如王岳伦的《十全九美》(2008)、冯小刚的《私人订制》(2013)等。
除此之外,被以各种方式晦涩地表现出来的性元素是同样存在于这类商业电影中的。如《分手大师》中梅远贵的男色诱惑,徐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中对人妖的调侃,《心花路放》(2014)中的“车震”画面等。
中国的商业电影不断取得各方面的突破,其中包括在视觉美感上形成了丰富的、较为成熟的审美形态。在主流的审美形态中,无论是大片中对奇观的营造和对具体的实物设计、虚拟的精神空间打造,乃至中小成本电影中为愉悦观众而采用的游戏式、拼贴式的夸张,逗乐的视觉审美等,都已经有了向国际接轨的趋势。但我们还要认识到,当前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审美逆转,部分商业电影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离,仅仅是为了“吸睛”而为观众安排观影活动。这对于提高观众的审美境界,完善观众的审美体验是极为不利的。诚然,审美并不是一种乌托邦建构或高蹈之舞,电影艺术的审美更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教化式的。但毫无疑问,在审美的重构中,我们也有必要避免其走向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