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静/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民俗”一词在《中华大词典》里解释为:人民的风俗习惯;民众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情况。民俗是一个民族、地域的基础文化,鲜明的地域文化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如何将民俗与旅游相结合,核心就在民俗文化上。
“旅游展演”是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族园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台湾九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高山族、格鲁族等分布于台湾附近的九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云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但我们注意到,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
我们在探索民俗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有以下思考和尝试:
在旅游业的开发中,形形色色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如果建设态度不够严谨,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可能会歪曲民俗文化。
文化是民俗旅游的灵魂,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俗文化能够真正得到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把真正文明、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展现给游客,文化定位的准确性是关键。
由襄阳市保康县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先楚风情歌舞诗《荆山楚源》《荆山楚源》自首演以来一直备受好评。该剧以楚先民的原生态生活为主线,集中反映了在荆山、沮水之间生长的早期楚文化精髓。全剧用《序曲》、《伐木》、《捣葛》、《围猎》、《割漆》、《稼穑》、《求偶》、《鼓盆歌》、《苞茅酒歌》、《卞和献玉》、《祭祀》、《走出荆山》等 12个乐章,以自如的篇章,飘逸潇洒的舞姿,辽阔浩瀚的音乐,荡气回肠的悲壮,艺术地再现了楚人在荆山沮水间艰难开拓的情景,充分体现了楚国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和“三年不鸣,一鸣冲天”的韬略。2009年11月28日,该剧的第七章节《鼓盆歌》和第八章节《苞茅酒》代表襄阳市参加湖北省“群星奖”比赛,分获金、银两个大奖,2010年5月在广州参加全国九艺节获得“群星大奖”。该剧汲取了沮水巫音、薅草锣鼓、端公舞等国宝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歌舞元素,以“诗之气韵,乐之灵魂,舞之形神”艺术化地揭示了古老保康丰富的文化积淀,集中反映了从荆山沮水之间生长出来的早期楚文化精髓,是一部撼人心魄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具有浓郁的襄阳特色,历史性、地方性与观赏性的结合,让《荆山楚源》成为襄阳的一个文化品牌。
2010年《荆山楚源》曾每双日晚在襄阳剧院常态化演出,这是市委、市政府为促进襄阳市文化和旅游相结合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填补了襄阳市过去没有大型旅游剧目的空白。但这么好的创作,演出的空间只停留在剧场,更没有长期坚持下来,没有走向更广阔的民间,让更多的民众观看到。在“十二五”期间,襄阳市市创作9台以上大中型剧目,如《踏歌襄阳》、《荆山楚源》、《荆山歌谣》、《乡村调解员》、《天下第一颠》、《射雕英雄传》、《长山壮歌》、《宋玉传奇》、《草庐 ·诸葛亮》等精品剧目经过精心排演立上舞台,也荣获了各级各类奖项,但没有纳入到旅游展演之中,不能不说是一种旅游展演的遗憾。把好的作品展现给民众,带给人们的高品位文化享受,应该是生态旅游中的浓墨重彩之笔。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NUESCO)第三十二次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了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26日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在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重新作出了“中国式”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办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了六个方面:(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以上两个定义主要是从文化价值的角度给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及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既然是文化遗产就有文化价值,而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看,文化价值就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本,凝聚成文化资本,实现其经济价值。
如何将正在不断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并利用,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该重视的事。民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土壤,大众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主体,所以,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出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出来作为特色文化产业来运作,是目前各地旅游业中未能重视的一块。目前在襄阳市本地,已经有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并利用起来的意识,每年正月都有了民俗文化节,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民俗活动贯穿到民众的生活中,但还未能形成有规模的文化展演在旅游中开展。结合襄阳市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非遗”保护项目国家级8项,省级23项、市级83项、县级315项。我们可以把它分类为民间文学(《黑暗传》、“诸葛亮传说”),民间音乐(《沮水巫音》、《薅草锣鼓》、《老河口丝弦》、“襄河道坠子”),民间舞蹈(《赶象》、《端公舞》),民间戏曲(《襄阳花鼓戏》、《宜城兰花筒》),民间美术(《老河口木版年画》、南漳剪纸、老河口玉雕、李氏漆器髤饰技艺)民间美食(陶记金刚酥、枣阳鹿头地封黄酒酿、马悦珍锅盔馍、杂碎汤、老河口双头口醋、云雾山黄酒)等类别。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着古朴的迷人色彩。
民俗风情是一项独特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民俗旅游,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宣传展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良性互动。随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不断提质升级,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要求其旅游活动要有文化品位,而且还希望参与在其中。民俗文化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让游客亲自参与和体验民俗风情。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时,应充分考虑活动的参与性:一要让游客尽可能多地亲身参与到某些旅游活动之中,体验异域民俗风情,这可大大增加民俗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如襄阳的“穿天节”也叫中国的“情人节”,除了让游客知道先秦时的士子郑交甫遇到“汉江女神”的神话传说外,带游客参观歌舞时,就可让他们随时参与进来载歌载舞;美食除了品尝、买卖外,还可让他们品尝和亲自制作,以感受本土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待客方式。
《赶象》由六人表演,即牵象、赶象各一人,扮象两人,两人扮成金童玉女,各持一灯笼。
《赶象》乃是摹拟大象的神态,包含着吉祥如意的内容,有万象更新的意思。整个舞蹈以“象摆鼻”“象走步”“顺抬腿”等动作贯穿到底,构成它刚健有力、风趣、诙谐的表演程式。舞至高潮时,大象朝人群喷洒清水,这象征着喷洒吉祥之水。
劳动中产生的《薅草锣鼓》。薅草锣鼓是在南漳农民中流传的一种生产习俗。过去,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事有换工的习惯,分大工、小工,两个小工顶一个大工,各种农活都有技术、质量、定额要求。薅草20人左右即打锣鼓。
薅草锣鼓二人一班,一人敲鼓,一人面挂锣鼓架,架上挂着大、小锣和钹,演唱以鼓手为主,既协调唱歌,又指挥生产,号召力很强。薅草锣鼓演唱形式灵活,或互相接歌,你叫我接;或锄草的人一齐接,或锣鼓师傅自打自唱,不拘一格。出早工时唱《开工歌》,又叫《歌头》;接着唱《请神歌》;吃过早饭上工时唱《扬歌》,是薅草锣鼓歌的主要部分,有固定的唱词;傍晚收工时唱《送神歌》
《襄阳花鼓戏》是襄樊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1949年前,有“常年班子”和“季节班子”一百多个。除此之外,逢年过节划旱船、踩高跷等也都唱花鼓调。
《老河口木版年画》,与“杨柳青”媲美。木版年画起源于先秦,形成于宋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木版年画有“北派”和“南派”之分,“北派”以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等为代表,“南派”则以湖北老河口、江苏苏州为代表。老河口民间艺人陈义文是现今我国“南派”木版年画的惟一传人。
这样既能体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地域性,又能让游客充分体验这些民俗文化的趣味性,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地域特有的风土人情、故事传说、饮食方式、劳作过程会让旅游者赞叹感慨,继而试图亲身参与。将本土最具特色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民俗事象,集中放在一个地方进行开发组合,供游人观赏和参与,旅游展演满足游客对襄阳民俗的了解与追求。民间娱乐民俗既有独特性又有参与性,可作为重点民俗旅游来开发。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失去特色会影响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在开发民俗旅游时,应注重保持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可采用民俗旅游民众办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如深深地吸引了众多前来旅游的游客。所以,在开发民俗旅游时,必须保留各地民俗质朴淳厚的特色,避免那种项目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和创意的民俗旅游,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民俗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民俗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有效的旅游形式。它既可达到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目的,又能使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这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及旅游业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