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2018-11-14 14:37徐进丽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汉语言美育人文

■徐进丽/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们逐步摆脱愚昧,走向现代文明,但是物的异化也越来越突出,发展迅猛的科技理性逐渐成为异化人、控制人、压抑人的新工具。因此,为促进人的自由解放,提升人的生存质量,我们应积极探讨人生美学,把审美教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把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美育,改进美育教学,挖掘各学科审美资源,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当前,大学生普遍缺失审美素养、人文素养,审美价值观扭曲,普遍以低俗、媚俗为“美”。审美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强化大学生审美教育呢?除开设美育相关课程之外,各学科审美教育的渗透也是强化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关键。因此,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一、审美教育内涵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审美教育有利于引导人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能够丰富人的审美经验,提升人的审美情趣,促进人的审美发展,培养人的审美素养。高等院校的审美教育,就是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在美育或美育渗透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审美能力,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从而使大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健康的人格,使大学生能够进入一个忘我的旷达人生境界。

二、审美教育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即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想象力及审美创造力。审美感受力是审美教育的出发点,是审美教育的最基本内容;审美鉴赏力是在感受基础上产生对美的欣赏、鉴别、理解和评价;审美想象力是美的感知与经验融合形成的新的审美感受;而审美创造力是审美教育终极目标。要想实现审美教育价值,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审美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心理素质,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

审美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有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摆脱现代世俗的功利主义思想,追求至善、至美、至真。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首先,充分挖掘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资源。汉语言文学教学包括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其中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现当代文论中有审美教育主要内容的阐释,文学创作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等。汉语言文学学科本身就是一种蕴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美”,教师在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真正体会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美、人文精神。无论中国古代文学,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都应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力量、人文精神以及审美教育思想。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庄子》中,不仅富有人文美,而且蕴含着庄子深刻而丰富的审美教育思想。庄子主张“道”是一切“美”的根源,追求生命美、自热美、社会美及艺术美,以塑造完美人格。教师可以通过庄子的作品内容及其审美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感受力与审美想象力。

其次,革新汉语言文学渗透审美教育的教学方式。汉语言文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感知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情怀,教师能够以文动情、以情动人,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最终教学目的。在提高大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审美教育思想,从而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塑造完美人格。教师结合大学生性格、爱好特点,根据他们的审美水平,采用分层次审美教育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如有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有的学生审美鉴赏力很强,有的学生性格敏感具有强烈的感知力等,构成审美过程的四要素缺一不可,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教学,强化学生审美不足。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既是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培养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价值,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审美素养,以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猜你喜欢
汉语言美育人文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美育教师
人文社科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