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洋/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第六小学
我国中小学生的音乐教材内容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的特征,涉及了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体裁、音乐风格以及音乐特点。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帮助学生聆听音乐、体验音乐、了解音乐,能够增进中小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拓宽自身的眼界和认知,提升共情能力和平等意识,增强对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深对世界音乐文化的热情。
音乐欣赏是音乐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优质的音乐欣赏课程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聆听音乐地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唤醒学生对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感的领悟,从而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音乐欣赏能够激发中小学生对音乐世界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吸引其积极的参与到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去,从而促进中小学生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另外,音乐欣赏课程能够缓解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使其能够在优美愉悦的氛围中放松自己的精神和思想。
音乐欣赏能够引导中小学生将自己的意识从现实知觉中脱离出来,深入到音乐节奏、旋律、情感和内容所建构的感性世界中去,从而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一方面,音乐欣赏能够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感知,提升其音乐辨别能力、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将音乐欣赏与音乐知识进行有机融合,能够促进中小学生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另一方面,音乐欣赏能够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其获得音乐情感辨别能力、音乐情感表现能力以及音乐情感理解能力。通过不同的音乐欣赏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对音乐意义及内涵的理性认识,从而提升中小学生的审美境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先进的音乐欣赏教学理念也应该有所突破和调整。教师要转变以往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精准把握现代音乐欣赏教学与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之间的异同,创造性的使用音乐教材,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素养。在教学思维的层面上来看,教师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对传统课程观改进、批评和反思的基础是哪个,创新授课内容和形式,以丰富音乐欣赏课程的信息容量。从教学的实际需求上来看,音乐欣赏课程还要通过优化音乐资源渠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拓宽学生对音乐资源的接触层面,以满足学生对优质音乐的鉴赏需求。
高效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应该涉及行为、情感以及认知三个维度。首先,在行为维度上包含了“示范——模仿”和“行为——辅助”的两种形式。其中“行为——辅助”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最为广泛。“行为——辅助”是指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刺激中小学生的的音乐感知,使其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和知识技能,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当辅助者的角色,通过适当的讲解和描述,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音乐世界。例如,在对音乐剧《猫》中著名的选曲《回忆》进行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展现《回忆》的剧情片段,通过摇滚猫动感实足的歌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指导学生跟随主题旋律用“啦”进行旋律练习,以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促进学生对《回忆》的理解。其次,在情感维度涉及了“参与——体验”和“情感——陶冶”两种形式,音乐教学的情感维度能够帮助中小学生感知美、理解美、表现美,从而使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更流畅的传递到学生的内心,达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教学目的。最后,认知维度包含了“引导——探究”、“传递——接受”、“探索——创造”以及“自学——指导”的四种形式,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加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学生的创造思维,拓宽其认知视野和眼界。此外,认知维度的纳入,还能够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升中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高效的音乐欣赏课堂能够将听、动、视等感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分辨音乐的体裁、风格与形式,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内涵,从而促进其音乐创造能力和鉴赏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