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晓宇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海南省 海口市 570228)
水平线的节点,向前或是向后?从无尽的旅途中抬头,望向镜中的自己。
讲到苏文琦,内地的观众可能并不熟悉,2005年她创立一当代舞团,并在当代艺术领域施展拳脚,后获第八届台新艺术奖评审特别奖。其实作为年轻的艺术家,她在台湾以及国际上已经小有影响。此次作品《从无止境回首》是她与印尼舞者与乐队带来的全新合作尝试。
该作的创作动机源于苏文琪在2016年获选欧洲核子组织(CERN)“艺术加速”驻村计划之后,从基础实验“云雾室”的感官体验里延伸出了各种想像,面对驻村时,科学家最常提出的“粒子”和“宇宙”两个极端概念,她从肢体能力上思考,将这份想像回归到生活经验之中。于是有了肢体,吟唱,成像。类似科艺结合的戏剧手法在当今剧场并不少见,参见苏文琪2010年的《Loop Me》宣传短片,可以更深刻体会到影像与现场肢体融合艺术呈现。
之前没现场看过苏文琪的作品,于是干脆决定保有这样的空白走进实验剧场,真切的与众人共同体验这六十分钟的时间与止境探索之旅。同时也好奇,“粒子”与“宇宙”这组极与极对比是如何以人类为比例尺呈现而出。最终观感会是一种结论,一种打破,还是多元哲思表达?
开场前是熟悉的黑匣子空间,可总感觉眼前一团迷雾,后来才发现是“云雾室”前奏。原来,“粒子”无尽运动早已将观众环绕,只是灯光没有让你发觉。Senyawa乐团两位成员与两位舞者依次入场,在音师Rully Shabra类似于苟延残喘的低频共振中,探索开启。
舞者带有印尼仪式感特质的身体动作将观者带入了一种膜拜朝圣的氛围。一条雷射光束打在在舞台中央,无论舞者如何变幻肢体,雷射光一动不动,彷彿永恒又无情的时间轴线。在两位舞者从一致渐变到到对抗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的被这条“时间线”所吸引。它有时切割舞者的面部,有时切割舞台空间,更多的作用只是一动不动定在那里,无法打破。这实在很像无止境的一种意指,舞者相互拉扯在它面前显得徒劳而微不足道。如果说这一刻观者感受到了渺小,那下一刻背后,光又将舞者身影投射巨大,使之散发出某种光晕,动作也有种神圣不可侵之势。导演似是有意提示观者打破固有看待问题思路,辩证思考“平凡”与“伟大”或许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反观时间,它也是一成不变的延伸至无止境吗?随着配乐的的激烈,雷射光线逐渐增多为三条,冲破舞台空间射向观众席并开始无规律运动,后构成巨大三角,两名舞者站在三角形内,宛如承受巨大压力般直不起身来。三角形又崩解,每条光线投射到不同的镜面上,再折射出去,形成脉络般的网状结构,黑暗中,宛如一段安静的银河系,宇宙的一隅。从无止境回头,侧重点并不在回头的动作,而在于看待无止境的方式。除了向前看,我们也可以回首,甚至跳脱、崩离、靠近。随着激烈后趋于平缓的配乐,这趟无止境回头之旅貌似没有提出什么,更没有回答什么,更多是展示一个剖面、一股弹性、一方辩证观念、一种无限可能。
两位舞者配合默契,将自己的肢体交付舞台,唯一略感遗憾的是舞者Luluk Ari Prasetyo除了跟随舞者Danang Pamungkas律动,或与之形成肢体对抗对比外,似乎缺乏更有自主意识的行动信念,舞台效用仍有很大发挥空间。Senyawa剧团的即兴演奏值得一提,Rully Shabra广袤粗犷的声域与灵活的即兴编曲技巧仿佛一只无形却有力的大手,将观者一把拉入无止境的循环空间,配以 Wukir Suryadi自制乐器展现出原始又当代演奏力,成为整场表演的基调铺陈。表演中两位舞者随着乐团的节奏灵动肢体,并不可抗拒的趋向乐团的方向,同时镜子中反射出舞者挣扎的面孔,是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一个画面。这呢喃般的低音共振,到底是神圣不可抗的“命运”,还是人类发自内心深处的“共鸣”,或许只有我们自己能给出答案。
这场科技与艺术的实验表演,不仅是概念与灯光影像的装置设计展现,即兴配乐也是整个表演意境达成的重要部分。但这份融合仍然略欠火候,肢体能力与声乐配合撞击没有令作为观者的我产生更为强烈共鸣,甚至高潮处刺激声乐弥久不散,舞者的身体力量被掩盖,我的注意力不免也被身边摀住耳朵的观众所吸引。对这个蓬勃发展的团队来说,有的放矢处理声音与肢体力量,或许也是促进作品传达力的有效手段。
本雅明早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到,与艺术品的即时即地的“原真性”(Echtheit)不同,复制手段下的作品展示价值开始整个地抑制了膜拜价值。但本雅明并未因此全面批判复制手段,他反而辩证看待机械复制时代与艺术作品融合共生。今天我们很高兴可以共赏科技与艺术在剧场内的多重表达,那些不曾察觉的,文字、绘画、音乐都无法单一表达出的情感与内心涌动,需要这样的展现出口。诚然一当代舞团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但就像《从无止境回首》那样,我们既需要置身其中感受水平线之无止境,也需要审视当下看待无止境的自己。
注释:
① 苏文琪《从无止境回首》节目单.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84-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