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凤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戏剧是最古老的艺术,它作为国土语境中的一种特殊表达,一直被视为国家文化的重要图腾。戏剧所呈现的音效享受与视觉冲击,不仅表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和历史性格,也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脉络、认同和传承。戏中的人文冲突、关系结构及情景假设是整个社会风貌的描绘。人们经常在戏剧中寻找自己的身份缩影与情感共鸣,也经常在戏剧中感叹兴衰、变迁、重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国戏剧,是中国戏剧焕发长久生命力的源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必然选择。
十九大宣告我们已经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的文化自信,就要求我们要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充分的文化发展也不能满足人们欣赏的诉求,这也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一切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
中国戏剧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国宝,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道德观念、精神世界的历史产物,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她凝聚了我国古人民的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推动力量。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戏剧的传承、弘扬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兴盛繁荣,坚定我国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是扎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国戏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经历了辉煌的时期,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带去了美好的精神享受和视觉盛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中国的戏剧进入了漫长的黑暗期。究其原因,中国戏剧的自身问题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是主要的两个方面。
首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大范围的城市化时期,传统文化受到了空前未有的冲击。从古代走进当代的中国戏剧,必定面对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嬗变,而中国戏剧在叙述结构和审美空间都没有转型与创新,内容陈旧,没有新意与活力。对于大多数的都市观众来说,流行文化备受欢迎,西方歌舞或者话剧可能还被关注,传统的戏剧却已经成为十分生疏的事物。戏剧起源于贵族社会,属于高雅艺术,脱离普通群众,没有商业化运作。远离商业化是戏剧在坚持一种单纯性,但这种单纯破坏了它的正常存在的,不利于戏剧的发展。
从事戏剧创作的工作人员的创作水平低下,思想浮躁,不能紧跟时代需要创造人们喜闻乐见的戏剧,不能深挖戏剧艺术的魅力。戏剧创作者不能摒弃固有的创作模式,没有新的思路、观点,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作品毫无新意,无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不能很好的传承中国戏剧的精髓并进行创新。在影视编剧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戏剧创作者却不断减少,对戏剧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创作者失去兴趣、失去信心,于是更多有文学素养的人逐渐向电影电视方面的编剧发展,导致戏剧编剧人才大量流失。当前学习戏剧表演的人逐渐减少,演员逐渐转型,将戏剧艺术传承与发展下去的人越来越少。中国戏剧创作机构非常少,体制机制不健全,如文学艺术创作的业务部门非常少。
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门类不断丰富与进步,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电影这些艺术门类的不竭成长,人们进行文化娱乐和艺术欣赏的方式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电影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每有高质量电影上线,电影院必爆满,创下票房奇观。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感官刺激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艺术不仅源于其要有深刻的主旨,更得有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通过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平常看不到的场景,更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带给人震撼。就是在其他艺术门类突飞猛进的发展中,人们的娱乐方式和艺术欣赏的选择越来越多,对艺术品的内在需求也越来越高,总是期待有更具超越性、更具震撼力的艺术作品出现。而中国戏剧没有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创新,在新时代新需求的浪潮下黯然失色。中国戏剧还是原有的老剧本,没有内容上的创新,表演上也没有新突破,很难在新时代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感官刺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产品创作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习总书记为中国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道路。
(一)中国戏剧要顺应时代要求创新,体现时代价值。电影《战狼 2》自上映之日起,票房直线攀升,以56.79亿的高成绩完美收官。《战狼2》带给我们高票房惊呼的背后是其能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作,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中国戏剧的传承与发展也要将主旋律与市场化完美结合运作,要立足于民族情怀,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价值导向的正确性,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要坚持理论深入、艺术精湛、制作精美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贯彻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加工改造、创新发展的基本政策;提倡真实地反映生活,探讨人生和社会价值,以人为本,培养人们思想情操的现实主义道路。市场化的规则控制了中国戏剧在现代的发展状态,更多地需要脱开传统的枷锁,成为在这个时代中艺术创新的典范。增加现代内容,切入现代生活,多搬演一些现代生活气息比较浓的剧目。增加时尚元素,推陈出新。服装造型可以更多融入现代审美观念,服装方面结合现代生活剧作,大胆创新,演员就像话剧和电影中的演出一样,本色出演,更接地气。
(二)中国戏剧的发展要符合观众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观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中国戏剧的发展要剖析新时代观众需求的变化,要从观众的现实需求出发,满足观众在新时代对戏剧作品的新需求和新期待。最关键的是要从剧本内容上契合观众的需求,从内容上进行创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戏剧才是被需要的。中国传统戏剧要进行一次改革,戏剧需要融入现代新戏,以满足观众对戏剧的新的审美需求和感官需求。在戏剧内省做出自我改革的同时,观众也要不断提高对戏剧的欣赏水平和艺术文化修养,国家要加大对群众的戏剧教育投入,提升全民的戏剧文化素养。要加大优秀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力度、巡回演出。
要加大对中国戏剧的宣传,吸引更多人注意。调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有意识地推广。各媒体要负起责任,开辟古典戏剧栏目,大力介绍;各影剧院义务推出戏剧电影。让年轻人能很容易就能接触到戏剧,而且很容易就能学懂看戏剧。一个重要的宣传平台就是网络。目前没有一个网站,是综合教、学、点评、历史介绍、资料查询等综合戏剧知识的大型网站,因此,要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在大中小学开展戏剧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爱上戏剧,让年轻人成为戏剧艺术的参与者
(三)加强中国戏剧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戏剧创作队伍。戏剧艺术是综合艺术,是集体艺术,它的提高必须是全面的提高,无论是编剧、导演、表演,还是音乐、舞台美术等等方面,要提高戏剧艺术水准,归根结底都要依靠人才,所以中国戏剧要想发展势必提高戏剧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加强中国戏剧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巨匠,建设一支批高水准创作队伍。
要提高从事戏剧创作的工作人员的创作水平,克服思想浮躁,紧跟时代需要创造人们喜闻乐见的戏剧,深挖戏剧艺术的魅力,传承中国戏剧的精髓并进行创新。加大对中国戏剧创作机构的投入力度,健全机构机制和戏剧人才培养体制,如戏剧艺术创作的专职部门。
中国戏剧要繁荣发展,就要不断推出讴歌时代、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升中国戏剧原创力,推动中国戏剧创新,让中国的这颗东方明珠永远闪亮。
[1]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哪些内涵?中央党校教授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7_10_30_432736.shtml;2017-10-30.
[2]明国辉,聂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3]柳英.画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
[4]三位一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长效机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
[5]戏剧艺术:由传统走向现代[J].大舞台,2011(8).
[6]名家专访 刘厚生:中国戏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EB/OL].http//www.3023.com/3/392491336.html.201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