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裴高才《胡秋原传》绣梓之际

2018-11-14 11:34
长江丛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钓鱼台钓鱼岛中华

(台北)/台湾东吴大学

1970年代初,在美国留学的台、港学生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卫钓鱼台运动”(简称“保钓运动”或“保钓”,本地称钓鱼台列屿为钓鱼岛列岛),震惊中外。你可曾知道,前辈学界巨擘胡秋原先生(同人尊称为“胡秋公”或“秋公”)就是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或“举旗人”。裴高才先生新著《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九州出版社2018.3),利用中外原始档案和当事人的现身说法,历史地再现了胡秋公的爱国义举,其中将“保钓”单列一章,我作为当年保钓的参与者读后感到十分亲切,同时秋公的音容笑貌仿佛也在我眼前浮现……

我与秋公相识的机缘,首先是我与其公子卜凯兄为台湾大学物理系的同班同学。后来留美时,我又因感奋秋公于《中华杂志》上的“保钓”号角与正义灼见,而参与了海外的保钓运动与爱国活动。1971年底秋公受邀访美,我乃得谒见尊严,更有荣幸负责安排他于1972年元月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演“中国之前途”。我回台服务后,蒙秋公召集参与《中华杂志》编委会,复每月得亲炙秋公的风范与学问,受教良多。

“道德立大树,蚍蜉难撼;文章成中华,龙虎卧藏。”而今,高才兄将秋公生平提倡并奋不顾身践行的“人格、民族与学问三大尊严”作为主线贯穿于新著始终,颇有识见。书中关于秋公维护民族尊严,至少有以下三件事特别值得一提:第一、1931年9月19日,即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翌日,留学日本回国过暑假正准备上船返日的秋公,毅然决定放弃官费与未竟学业,留在中国抗日十四年,著书立说达三千万言。第二、1945年8月4日,眼看对日抗战即将胜利,身为国民政府参政员的秋公惊觉政府可能为联俄抗日而在“中苏谈判”中出卖外蒙古的主权,发表《参政员胡秋原对中苏谈判的声明》反对,竟遭受“免本兼各职”的处分。第三、1970年8月10日,日本宣称“尖阁群岛”为“日本的领土”,引起轩然大波;9月2日,《中国时报》四位记者奋勇登上钓鱼台,升起国旗,媒体大幅报导。秋公在台发行三十年的《中华杂志》自九月号(9月1日发行)起,接连发表有关保卫钓鱼台列屿的多篇评论及报导,引发在美国留学生的保卫钓鱼台运动;该刊当是所有华文杂志中刊登钓鱼台问题文字最早又最多的期刊。

“左图右史”是这部著述的一大特色。为还原秋公早期保钓的历史真相,是作的第十六章《“保钓”运动举旗人》,从“保钓运动响号角”、“遥相呼应父子兵”、“全球华人齐声援”,到“引导青年识途马”等四个方面,图文并茂地还原了秋公及其《中华杂志》宣传、发动与支持“保钓”的全过程。高才兄尚未定稿时曾将此章发来让我订正,读后令人动容,也勾起了我亲历、亲闻秋公与早期“保钓”运动的关系及影响的回忆。

自古以来,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中国历史管辖实践看,钓鱼岛一直是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甲午战争后的1895年1月,日本内阁决定窃将钓鱼台划归冲绳(琉球),其后,日本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城下之盟——《马关条约》复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直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之1943年冬与1945年夏出台《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明文规定:日本其窃取中国之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等必须无条件归还。上述文件同时对日本领土范围作了明确界定,根本就不包括钓鱼岛。

有关学者固知道钓鱼台列屿或钓鱼岛的名称,但一般民众一直搞不清楚,对日本宣称所谓“尖阁群岛”更是一头雾水。为此,秋公亲笔为《中华杂志》撰写社评《既得“冲绳”,又望“尖阁”》,一针见血地点出日本的阴谋。同时安排《中华杂志》于1970年九月号刊出李文斋先生的《尖阁岛系日本将钓鱼屿花瓶屿改名》一文,并引述知名海洋地质学家马廷英的权威资料予以说明;在《中华杂志》十月号《短评》栏,他又写《支持政府对钓鱼台列屿立场》一文,期待台湾当局捍卫钓鱼岛主权。

是作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援引当事人的现身说法,披露秋公充分利用其“立委”与学者的影响力,以及《中华杂志》的喉舌作用,三管齐下,成为力挺民间保钓的“及时雨”。当时在台湾大学就读研究所的王晓波(笔名茅汉)与王顺,因为看到媒体刊载钓鱼台上被撕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日本政府及美民政当局取下的照片,十分愤慨,两人就合写了《钓鱼台不容断送》一文投给《大学杂志》,未料竟遭退稿。无奈,王晓波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求见秋公,秋公看了文章后说,既然文章开头引用《五四运动宣言》里的“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标题不妨委婉些。于是,秋公当场改标题为《保卫钓鱼台!》,并安排刊登于《中华杂志》十一月号,文长达五个页码。足见其智者风范、仁者襟怀与勇者气魄。

那时,《中华杂志》在海内外均有发行,当十一月号杂志空运寄到美国,最早看到的是在美国费城天普大学留学的胡卜凯兄,于是他于11月21日七位留学生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次聚会中,提议发起“保卫钓鱼台运动”,接着大家分头行动。卜凯兄去电在芝加哥大学留学的当年台湾大学物理学系同班同学林孝信,建议利用《科学月刊》联络网讨论钓鱼台问题。林与我也是台大同班同学,时我为《科学月刊》物理组负责人暨纽约地区联络人。林与我沟通后,打电话征求全美各地联络员的同意:决定1971年1月4日自芝加哥发出的第39期《科学月刊工作通报》(讨论号之八)作为讨论钓鱼岛专号。《保卫钓鱼台!》一文,也在这一期杂志上转发。于是,往后《科学月刊》的联络网,竟成了保卫钓鱼台运动的重要联络网!这里还需要补充叙述一件因缘:《科学月刊》的前身,是林孝信在大学时期创办的《新生报﹒中学生科学周刊》,而当年这一周刊之所以能藉《新生报》发行,正是经胡秋公牵线促成的。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由此,台、港留美学生积极响应,于1971年1月29、30日在全美各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保钓运动在海外掀起了第一波浪潮。接着,由海外传到岛内引发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学生的保卫钓鱼台运动。期间种种不在此赘述。

这部专著的又一看点,即是以海内外原始档案与口述史料互证,并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情文并茂地表现秋公践行“三大尊严”的道德勇气与人格魅力。具体在保钓问题上,秋公不是在《中华杂志》上响号角,就是在“立法院”质询,或是到台湾大学与美国演讲,为保钓运动谋而后动,振臂高呼。诸如,《中华杂志》于1971年3月号发表社论《保卫钓鱼台与保卫中华民国》(当系秋公手笔),对台湾当局、留美学界及日本都有所建言。同期转载《留美学界为钓鱼台事呈政府文》及《旅美华人关于钓鱼台传单之一》,也刊出刘寿炎的《为钓鱼台领土主权示威之前后》(报导玛利兰大学1月30日的示威活动),还有李文斋委员于2月23日在“立法院”的质询稿,以及魏道明“外长”的答覆。

是作披露,秋公应邀于1971年3月20日在台湾大学全体学生保卫钓鱼台座谈会上,以其扇情的演讲才能,情理交融地作了题为《保卫钓鱼台的爱国运动必须坚持到底,底于成功》的主旨演讲,并刊登于《中华杂志》五月号上,在岛内外引起强烈共鸣。当天,他还指出“在保卫钓鱼台主权的爱国运动中,业已发生爱共、爱日的分歧了”。也提醒“要加倍在学问上努力研究与钓鱼台问题有关的一切问题”。

保钓运动于1971年4月10日在美国华府的大游行达到最高潮,《中华杂志》于这年五月号以七页篇幅刊出《四月间保卫钓鱼台主权运动纪要》,又以四页篇幅刊出缪寄虎的《琉球及钓鱼台问题之我见》(该文于1970年10月13日投寄《中央日报》未予刊登),复转载了《台湾民报》所刊台独分子对于钓鱼台问题的“附和日本主张”,以为批判依据。六月号又刊登刘孚坤文《保卫钓鱼台运动与国家当前危局》,并转载法国巴黎《中国与世界杂志》第一期(五月出刊)的两篇文章。

正是由于秋公的引领作用,1970年11月迄1971年4月的半年间,各地的保钓运动风起云涌,其具体效果:一是促使台湾当局对美、日的态度转趋强硬;二是让美国政府注意到问题的复杂性,乃在决定于1972年5月13日将琉球“归还”日本时,只将钓鱼台列屿的行政权而非主权随同交与日本。胡秋公在这一过程中,实在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保钓是国人的责任,保钓精神需要代代传承。我回台服务后,有幸忝列《中华杂志》编委,继续关心、参与保钓问题。1981年,秋公策划《中华杂志》出纪念保钓十周年专辑,我曾写《保钓运动的波折、教训与意义》。我在担任东吴大学校长期间,得丘宏达教授与马英九先生协助,于1997年与2003年两度举办“钓鱼台列屿问题学术研讨会”,并由东吴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两本关于钓鱼岛历史、地理和法律的论文集。2008年因卜凯兄介绍,同年11月9日“中华保钓协会”在台北县永和市成立时,我担任第一届理事长。2013年7月,我改任新成立的“台湾钓鱼台光复会”理事长。

高才兄与秋公同乡,乃荆楚儒士,著述多种,并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我与他相识于武汉大学纪念秋公百年诞辰的学术研讨会上,此后,我们常电邮飞鸿,相通文心,又于台北与武汉重逢,我还为他的大作《田长霖新传》、《孝义感动中国》点评过。十年前,高才兄率先推出首部《胡秋原全传》,此后又三易其稿形成此次图、情、文并茂的修订本,既与三十多年前张漱菡著述的秋公前半生传记——《赤心巨笔一书生——胡秋原传》,相得益彰,又荟萃了两岸百年文献史料,归还了秋公的历史公道,功莫大焉。

戊戌年,既是高才兄的新版“胡秋原传”绣梓,又是纪念胡秋公身历武汉会战八十周年及其首访大陆的台海“破冰”之旅三十周年,我特录旧联“心关祖国天下,踵武顾炎武;学贯中西古今,超越梁启超”,以表达对秋公的景仰与怀念之情。

猜你喜欢
钓鱼台钓鱼岛中华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稳坐“钓鱼台”
用镜头还原真实——评纪录片《钓鱼岛真相》
日“调查团”零距离驶近钓鱼岛
中国警告日本停止在钓鱼岛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