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铁钢
近期一则军医和护理人员救治路上晕倒男子的报道引起了网民的围观。军报记者这条微博转发量和评论量都不小,随后人民日报微信、新浪网等也相继转发,引来无数人点赞。看了这则报道后,笔者认为,救人的行为值得肯定,但错误的细节描述危害不小。
报道说:“一群军医和护理人员对一突发倒地的男子进行救治。考虑到男子癫痫发作容易伤到自己的舌头,某护士掰开男子紧闭的嘴巴,把手套塞到牙齿之间垫着。大约10分钟后,男子醒来。”无独有偶,之后不久,某网以“5岁小孩突发症状倒地抽搐,为急救护士长巧施‘咬指’术,10分钟见效”为题,报道了某医院医务人员为救人果断将自己的食指伸进小孩嘴巴里,指头都青紫了。
笔者从事新闻报道已有十余年,也是一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如果笔者来报道此事,一定会纠正其中的细节谬误。我们可能见过突然倒地、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的癫痫发作患者。如果你在现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掰开嘴巴,塞点东西咬着,避免咬伤了患者的舌头。但急救科普知识告诉我们:“癫痫发作没那么容易咬到舌头,不需要塞东西。”但现实是,不少不懂科学急救常识的记者常常会以正能量的名义,写出极具感染力的现场急救事件的报道,详细描述在现场施救者是如何对伤者进行急救的。但就是这些错误的急救细节的描述,深深印在了受众的脑海里,害了不少人,有人被翘掉了牙齿,有人口腔戳伤出血,有人被咬伤了手指。那么对于癫痫发作,正确的处理办法是怎样的呢?如果询问急救专家,他会告诉你,方法很简单,让病人安全、安静地抽一会儿就好了,不要去掐、不要去撬,更不要塞。
在很多突发事件现场,比如溺水、火灾、车祸等,新闻记者会第一时间到达并传出信息,其中不乏救人的英雄。面对突发事件,我们要发挥专业精神,除了现场的客观描述,还得要懂些科学急救常识,明辨对错,不要“想当然”,否则就可能偏离正确的导向。用红十字会培训中心一位资深培训师的话说就是:“记者是一个大杂家,要懂点科学急救常识才好,不然误导公众就起了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