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妈妈咪呀2》的艺术风格

2018-11-14 05:32
电影文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唐娜教父苏菲

刘 锋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

1999年,舞台剧《妈妈咪呀》于伦敦西区的爱德华王子剧院首演,演出过后收获掌声无数,引大量观众为其疯狂。此后,《妈妈咪呀》走出伦敦西区并征服百老汇,进而风靡全世界,直至今天,《妈妈咪呀》已经令超过六千万的观众亲身领略了来自纵情歌舞的欣喜若狂,虽历经二十年仍旧风头无两。十年前的盛夏,同名改编电影《妈妈咪呀》初登大银幕,在万众期待中温情上映。与其说改编,不如说是一场精致的还原。与原剧作相同,电影全篇在乐观明朗的基调中以苏菲在结婚前夕寻找生父为线索引出了一出笑中带泪的“寻亲”故事,烘托了一个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普适性要旨。在原剧作加持下,电影《妈妈咪呀》获得极高关注,票房一路飘红。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撇去热闹的歌舞场面营造的良好视觉观感,该电影单一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方式都很难称得上是一部电影佳作的手笔,因此十年后当《妈妈咪呀2》重启大幕登陆各大院线,关注度远不复从前。电影主创大概明知这一点,因而起用导演欧·帕克和编剧理查德·柯蒂斯这对擅长轻喜剧和爱情片的能手组合,不但使电影成功跳脱《妈妈咪呀》对音乐剧既定场次的拘囿,还使歌舞场面的编排与调度较第一部更为精致复杂而又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来,这主要得益于非线性叙事手法的应用和去扁平化的立体人物的设计,以及承续前作,以瑞典著名乐队ABBA的歌曲为基础进行歌舞片段的铺排,巧妙地将音乐与光影相结合,从而使观众得以享受一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欢乐。

一、非线性叙事

《妈妈咪呀2》以双线并行的叙事形式讲述了苏菲筹备旅馆开幕的过程以及崇尚自由精神的唐娜如何与苏菲的三位父亲相识并生下她成为单亲妈妈的经过。电影以穿插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并行地将这两条故事线娓娓道来,使电影得以始终保持适当的节奏而不至于变得凌乱。早在电影上映之前,便有影评人将《妈妈咪呀2》的叙事手法与《教父2》做比较。《教父2》被誉为美国电影工业史上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使情节的推动和发展顺理成章且扣人心弦,深受观众喜爱与赞誉。《教父2》采用了倒叙的方式,一方面讲述了第二代教父迈克尔·柯里昂的艰辛奋斗之路,另一方面也以回忆的方式对第一代教父维多·柯里昂创业之艰辛进行了回望。在这一点上,《妈妈咪呀2》的确堪称《教父2》的异曲同工之作。不过,相较于《教父2》,《妈妈咪呀2》的故事铺排要薄弱得多,这使得《妈妈咪呀2》完全不足以同《教父2》相提并论,因而《妈妈咪呀2》在宣传之初提出受《教父2》之启发往往被人们质疑为营销的噱头。然而需要看到的是,相比于《妈妈咪呀》单一的创作思路下以单条故事主线平铺直叙地讲述一个稍显老套的寻父故事,《妈妈咪呀2》在线索的书写以及主题元素的整合上已经非常工整圆融,其叙事性已然丰满得多。编剧理查德·柯蒂斯将唐娜去世后继承旅馆的苏菲在筹划旅馆揭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与青年唐娜的感情遭遇这两条故事线索平行推进,以蒙太奇的方式深度刻画了一对母女在各自空间内的心路历程的同时,让二人的生活仿若镜像般交叠对应,从而营造了一股超越时空障碍的情感张力,引发观众强烈的精神共鸣。

二、去扁平化的立体人物设计

《妈妈咪呀》中,唐娜是绝对的女主角,苏菲则作为线索角色出现,发挥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妈妈咪呀2》中,苏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女主角,退去前作中青春洋溢的活泼形象,转而成为一位支撑起旅馆经营重担的成熟女性。不过,作为女性,苏菲也有脆弱的一面,她会为担心不能举办一场盛大而完满的开幕派对而焦急,也会为选择守护旅馆而丈夫斯凯有可能放弃同行而感到落寞,不过人前的她依旧明朗勇敢,做好了迎接一切苦难的准备。苏菲的坚强与独立令人动容,父亲缺位,母亲离世,甚至面临即将失去挚爱的丈夫的残酷现实。她明明是一个“孤儿”,却仍旧甘守孤岛,编织一个属于她和母亲共同的梦。苏菲的自信乐观,仿佛唐娜曾经的光芒的投射,令人感慨母亲对其不辞劳苦的辛勤付出的同时,也不禁发出对这位母亲人格魅力的赞叹!对母亲的爱与理解、对残酷生活现实的体悟与无惧,让苏菲这个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活,作为歌舞片的人物设计而言,是一个十分值得称叹的重要突破。

电影中,青年唐娜是一个令人惊呼的另一种存在。她青春洋溢且热情奔放,敢于跳脱世俗的羁绊,发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留下一些回忆”的感慨后,随即随心而行,被美艳到不可方物的小岛吸引,便坚定留下的决心,纵使那里孤僻偏远,也在所不惜。她开放不羁,甚至有些离经叛道,在选择男友这件事上随意到甚至有些荒唐。不过,诚如她自己所说,她“不是那么疯狂的女孩,至少通常不是……”她敢爱敢恨,也勇于承担后果,面对突如其来的母亲身份,她坦然并幸福地接受,独自承担起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责任。唐娜敢于直面自己欲望的个性使她成为一名真正的女性:不是花瓶,也不用等待被他人拯救,她自己就是自我人生的救世主。电影对唐娜的去扁平化的设计使这个人物角色充满无穷的女性魅力,也将经历过20世纪60至80年代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思潮洗礼的女性形象圆全地刻画出来,显示了电影创作者深切的历史与人文关怀。

三、对ABBA从一而终的讴歌

《妈妈咪呀2》与前作最大的相同点便是对瑞典著名摇滚乐队ABBA从一而终的致敬。电影中青年唐娜生活的时代是20世纪70年代,那是个越战伤痕深重、嬉皮士文化盛极而衰的承上启下的疯狂时代,一切思潮暗藏变化,只有性解放运动在持续燃烧。唐娜选择男伴的轻率,以及面对独自抚养孩子的艰难表现出的乐观坚强,恰好反映了那个时代独立女性的群像。业界人士称,歌唱事业在1975年起飞的ABBA乐队的歌曲代表了那一时期整个欧洲的流行文化。因而,无论是《妈妈咪呀》还是《妈妈咪呀2》都采用ABBA的歌曲撑起整部电影的歌舞场景便不足为奇了。

《妈妈咪呀2》的歌舞场景共选用了18首ABBA的歌唱作品进行演绎,有火热的成名曲

Waterloo

,有激情与感动并重的

When

I

Kiss

The

Teacher

,有柔情哼唱的

One

Of

Us

,也有同前作相同的

Mamma

Mia

!和

Dancing

Queen

,还有许多ABBA并不广为世人所知,但同样美妙动听、情绪饱满的歌曲,这着实令ABBA的忠实听众大饱耳福。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整部电影围绕ABBA的歌曲而创作,但每一场歌舞都不是为了致敬而致敬的蹩脚之作。在导演的精心铺排下,所有ABBA的歌曲都与电影叙事形成了完美融合,无比精准地传达了人物内心的同时,也顺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电影增添了十足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四、结 语

《妈妈咪呀2》既是前作的承续,更是突破。其采用的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去扁平化的立体人物设计使电影很好地跳脱了歌舞片剧情单薄的窠臼,实乃一部里程碑式的优秀歌舞剧情片作品。另外,其对ABBA从一而终的讴歌,除了是对《妈妈咪呀》的致敬,更是一份关于历史的回望,表现了电影主创人员醇厚的历史情怀。

猜你喜欢
唐娜教父苏菲
开悟
诺奖得主唐娜·斯特里克兰:做自己喜欢的事
爱拼才会赢
唐娜的婚礼
苏宁教父 张近东
乖乖兔的菜园子
论《苏菲的选择》中极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女主人公苏菲为例
苏菲寻龙记
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