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妈妈咪呀2》的喜剧特色

2018-11-14 05:32
电影文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唐娜歌舞片苏菲

吕 丹 王 蕾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228)

《妈妈咪呀2》是一部电影续作,作为续作,面临着许多与生俱来的困境。熟悉前作的观众会以比较严苛的态度审视续作的剧情、叙事、风格等,新观众又往往因为不了解前作剧情而造成理解上的艰涩。因此,大多数电影续作往往吃力不讨好,沦为追逐利益的商品,既不能媲美前作的口碑,又不能维持前作的艺术成就。为此,《妈妈咪呀2》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大胆尝试。在剧情上,《妈妈咪呀2》续写了前作,故事发生在前作主要角色母亲唐娜去世一年后,并通过回溯母亲唐娜的恋爱经历,拉近了与前作观众的距离。

由于《妈妈咪呀2》的音乐剧背景,使它的喜剧形式别具一格,与其他爱情轻喜剧电影有显著的差别。音乐剧与歌剧最大的不同就是音乐的通俗化,因为音乐剧跟都市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息息相关。音乐剧的观众群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雅歌剧的欣赏者,而更多的是普通大众。所以,《妈妈咪呀2》借助轻松优美的通俗“大众音乐”,将电影的喜剧色彩融入歌舞之中,喜剧情节随着音乐展开,并在音乐的衬托下产生意想不到的愉悦效果。其个性化具体表现在更多地借助肢体语言的表达、人物的动作与表情相较其他喜剧电影,尤其是爱情喜剧电影,呈现出更夸张的喜剧效果。

“电影和戏剧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姊妹艺术。……无论舞台喜剧和电影喜剧都是用笑作为手段的,因此必须遵循‘笑’的规律。……电影喜剧是电影,不同于舞台剧,因此,必须遵循电影创作的规律,发挥电影的特性。”既然《妈妈咪呀2》是一部喜剧电影续作,与音乐剧《妈妈咪呀!》以及电影《妈妈咪呀!》自然有所区别,本文将对此逐一进行阐述。

一、陌生化的喜剧特征

歌舞片作为一种相对“古老”的电影类型,几乎与有声电影一同诞生,并曾经风靡一时。但是,目前电影市场上歌舞片寥寥可数,观众耳熟能详的歌舞片又多以印度歌舞片为主。随着歌舞片的式微,新歌舞片的诞生甚至可以称之为“复古”,歌舞片的尴尬地位由此可见。

1.类型的陌生化。《妈妈咪呀2》与2008年上映的前作都是歌舞片,前作改编自音乐剧《妈妈咪呀!》,音乐剧本身便具有陌生化的特征,其不同寻常的、与普通大众生活较为悬殊的表达方式,便给予观众陌生化的感官刺激与情感冲突。同理,由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不可避免地带有音乐剧的主要特性,同样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与陌生化的观影体验。在音乐歌舞的衬托下,整部电影的格调十分轻松愉悦,成为展现喜剧效果的绝佳背景和舞台。

2.地域的陌生化。《妈妈咪呀2》将影片的叙事空间设定在一座不知名的希腊小岛上。碧蓝的爱琴海、洁白的古希腊式建筑、砖石砌成的城中小巷、开满鲜花的小院、蓝色的天空与木质楼梯……无一不带有强烈的异域风情。悠然惬意的海风与舒缓自在的生活节奏,酝酿出自由奔放的热烈情感。这种异域风光的环境,使母亲唐娜的三段恋情显得自然、天然、纯粹。披上狂野的外衣,剥离了世俗眼光的束缚,爱情,成为唐娜青春的主题。略显荒唐的三段恋情便在此基础上上演,并由此带来之后荒谬、混乱、搞笑的喜剧冲突。

3.剧情的陌生化。三个不同寻常的“父亲”使剧情也具有陌生化的特征。母亲唐娜大学毕业时独自旅行,途中遇到了三位各不相同的男性,他们都对唐娜展开了追求。然而,三段感情如同火花般一闪即逝,带来甜蜜又伤感的回忆。与回忆相伴的是唐娜留在希腊小岛上生活的决心和一个不期而至的新的生命。

在影片中,母亲唐娜的经历来自不同人的回忆,他们通过视觉、听觉的偶然刺激,回忆起25年前的某些片段。这些片段拼凑在一起,形成了一段完整的、关于母亲唐娜青春的回忆。这一设置非常巧妙,因为所有这些回忆,都因为母亲唐娜已经去世,故人相聚,回忆泛起,回忆中的人鲜活如斯。这一叙事技巧,营造出了影片的喜剧氛围,冲淡了死亡的悲戚,反而让人仿佛置身25年前,跟随母亲唐娜的脚步,欢快而热情地前行。

另一种陌生化的体验,便是女儿苏菲追寻梦想的旅程。她的梦想与母亲的梦想不谋而合,甚至成为母亲梦想的延续。苏菲将母亲生前的愿望一一实现,甚至做得更好。这使《妈妈咪呀2》除细节的喜剧特征,整体也是一幕完整的格调积极的喜剧。

二、通俗化的喜剧特征

百老汇不同年代的经典曲目,如《歌剧魅影》《费加罗的婚礼》《悲惨世界》《奥克拉荷马》《芝加哥》《猫》等,各有魅力,风靡一时。伴随着通俗文化的日趋兴盛,歌剧这种舞台表演艺术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脱胎于音乐剧的《妈妈咪呀2》,天然带着音乐剧的轻松愉悦的属性,不同于其他喜剧,伴随着音乐展开剧情,突出喜剧特色。音乐剧剧情的特色集中表现在音乐剧的娱乐性上。“音乐剧在所有的表演艺术门类中是最具娱乐精神的,它与市场最近,与观众最亲。”《妈妈咪呀2》全盘吸收了通俗文化的优点,将通俗音乐、富于时代特征的舞蹈、爱情、亲情能融为一体,形成具有通俗化特征的经典喜剧。

《妈妈咪呀!》舞台剧的诞生便与瑞典著名乐队ABBA息息相关,因此《妈妈咪呀!》与《妈妈咪呀2》中的歌曲,均来自ABBA乐队的经典曲目。流行音乐与通俗化爱情喜剧的搭配相得益彰,每一段旋律都助推了影片情节的发展,有深情、有心动,更有无处不在的幽默效果。亲情、爱情、友情+快乐,是普世认可的情感娱乐互动体验。

1.爱情。影片的核心便是爱情。母亲唐娜的三段爱情经历,为女儿苏菲带来了三位“父亲”;苏菲与恋人斯凯之间的爱情,因为空间的阻隔而产生了危机。爱情的不确定性和沉浸在爱情之中的恋人,种种疯狂的举动,都是喜剧形成的肇因与爆发点。

2.亲情。母亲唐娜年轻时的三位恋人争着要当女儿苏菲的“父亲”,这使苏菲从父亲的“缺席”到一下子拥有了三位“父亲”,这一结果是“荒谬”的,但也是“可信”的。三位“父亲”出于各种理由,希望能为这对母女做些什么,于是,影片中笨拙的父亲们跳着滑稽可笑的舞蹈,带来种种“笑果”,亲情却在舞蹈中浸染、渗透,清晰可辨。而母亲唐娜对于女儿苏菲的爱以及苏菲对母亲的爱,更是毋庸置疑。

3.友情。母亲唐娜的两位好友罗茜与谭雅,为影片贡献了大量的喜剧段落。她们从语言到行为,极尽夸张之能事。偶尔互相吵嘴,有时争风吃醋,却无伤大雅,更不会损害友谊的根基。这种友情甚至延续到了母亲唐娜去世之后,投注到了女儿苏菲的身上。

三、个性化的喜剧特征

音乐、戏剧等文化演出产品的本质——满足人们的精神娱乐体验。喜剧常见的手法是夸张、戏仿与解构。在《妈妈咪呀2》中,夸张的语言与肢体动作符合其歌舞片的特征,其夸张程度远超于普通爱情喜剧电影。

其次,影片通过夸张与解构,颠覆了观众常识中的爱情范式。母亲唐娜的三段爱情放置在东方文化语境中无疑是惊世骇俗的。而女儿对于梦想和爱情的抉择,同样超出观众常见的习惯预判。种种个性化的叙事手段,不断超出观众的预期,带来非同寻常的喜剧效果。

《妈妈咪呀2》中人物夸张的语言与肢体动作、富于时代色彩的标志性人物装扮,以及张扬的情感表达、积极向上的精神,奠定了影片的基调,体现出影片的主旨——对勇敢追求爱情和梦想的鼓励。

《妈妈咪呀2》中陌生化、通俗化、个性化的喜剧特征,带给观众舒适愉悦的观影体验与勇敢奋进的乐观精神,是爱情轻喜剧的良好典范。

猜你喜欢
唐娜歌舞片苏菲
开悟
诺奖得主唐娜·斯特里克兰:做自己喜欢的事
爱拼才会赢
唐娜的婚礼
《马戏之王》:好莱坞歌舞片回春
浅析好莱坞歌舞片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歌舞片《爱乐之城》的成功
乖乖兔的菜园子
论《苏菲的选择》中极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女主人公苏菲为例
苏菲寻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