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心如月
来自父母的不同处理方式,决定孩子的情绪是继续爆发还是平稳过渡。
孩子乱发脾气,是很多大人头疼的问题,甚至想抓过来狠揍一顿。其实,来自父母的不同处理方式,决定孩子的情绪是继续爆发还是平稳过渡。
1
说一个我儿子“挑战权威”的小例子。
一天下班回家,我刚一进门,迎面就飞过来一个小布偶,我弯下腰换鞋,又飞来一把给布偶梳毛的软刷。我站起身,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玩具大作战的世界,满天都是玩具在飞——沙发上有绘本、颜料盒,茶几上有乐高、小汽车、挖掘机,地上也是满满的玩具。
走进屋子,看到那个3岁多的顽皮大王正坐在一堆玩具旁边,气哼哼地拿着彩色笔在地上乱涂乱画,看到我,哼了一声说:“别理我,我现在很暴躁!”
我举着双手,心平气和地问儿子:“你画的这个就像一个五彩炸弹,是要准备发动总攻了吗?”
“对,就是,我要把墙炸飞,哼!”
我睁大眼睛故作惊恐状,转身去换鞋,儿子顺势拉着我的衣摆:“不准走,我要把你也炸飞。”
我连叫“不好”,边跑边叫。
儿子追上我,抱着我的腿,说:“妈妈,我跟你开玩笑呢!”
我抱着他,亲他的小脸。儿子咯咯笑。他凑到我耳朵上用细细的声音告诉我:他不想吃饭,奶奶老是要他吃饭,不然不让看电视,爸爸也逼他吃饭。
哦,原来是这样,他是用玩具大作战跟大人反抗呢。我的“投降”让他看到大人对他的尊重,很快把脾气收敛了起来。后来我建议他,饭是要吃的,如果不饿可以和奶奶商量把饭热锅里,等饿了再吃。但是边吃饭边看电视不好,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儿子十分配合,吃饭时乖乖喝了一大碗稀饭。之后,我注意观察,他遇到不满的事情,学会了跟大人商量,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天使在线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
2
来自父母不同的处理方式,决定孩子的情绪是继续爆发还是平静过渡。
汤姆和吉姆是好朋友,都才3岁。他们在玩玩具木琴,汤姆的音锤卡住了,生气地哭了起来。妈妈警告他说:“我不会给你修音锤,除非你停止尖叫!”汤姆还是继续哭闹,于是妈妈拿走了玩具。这一下,汤姆的哭叫一发不可收拾,场面颇为壮观。
吉姆的音锤也卡住了,他也哭了起来。妈妈对他说:“你哭是因为音锤卡住了,我们需要修好它。”吉姆很快停止了哭声,拿起玩具跟妈妈一起修理。
3
当孩子闹脾气,很多父母会先讲一大堆道理,可结果往往是,道理说了一通,孩子依旧哭闹不止。其实是父母忽略了以理服人的前提是以情感人,也就是共情。对孩子来说,共情就是感受着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角度来理解孩子的需求,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理解与关爱。
对于理性思维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任何道理只会让他觉得那都是大人拒绝关爱和帮助的借口,而只有当大人跟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他才会认为那是大人对自己的爱,收敛自己的脾气。吉姆的妈妈,一开始就表达出对孩子情绪的理解——“你哭是因为音锤卡住了”,随后设身处地给出建议——“我们需要修好它”,这样就很好地把孩子的坏情绪过渡到修琴上。而汤姆的妈妈,以命令式的劝说和警告让孩子听话,无疑是在孩子的怒火上浇了一勺油,结果当然适得其反。
发脾气的孩子情绪是脆弱的,他们的内心冲突及困惑比不发脾气的孩子更强烈。此时,作为父母,不应该做“独裁者”,而是做孩子的“帮凶”,对孩子的情绪给予深层理解和关照。当我们去贴紧孩子的心,蹲下来,降低高度,变成小孩子的模样,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孩子也是那么需要被大人理解,原来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那么的不同。
编辑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