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文化还可以更走心

2018-11-14 05:01张东锋
杂文月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抄书繁体字汉服

□张东锋

手抄10万字的繁体字课本,这样的大学作业到底是为了磨炼内功,还是在做无用功?这是日前一名扬州大学学生微信朋友圈照片引发的争议。照片中,这位历史专业的大一学生,坐在密密麻麻数十页白纸黑字的作业中间,展示完成结果。对此,任课老师表示,自己在清华大学博士求学期间,抄书也占了学习的很大比重;作为老师布置这份作业的目的,是因为“抄写的过程,也是自身知识积累的过程,能加深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正如相关报道所列举,类似的“繁体字抄书”作业,此前也有高校老师布置过。比如,2007年复旦大学一位老师在教授《国学经典老子》课程时要求,106名选修学生必须用繁体字抄一遍《道德经》,否则就拿不到课程学分;2015年浙师大人文学院一位老师在《中国古代文学》第一节课就布置作业:所有人任选一部古书,用竖排繁体抄写并附上注释,明确这将占到期末考核成绩的40%,且字迹工整、注释正确、抄写完整、内容较多会得到高分。很多中小学生都曾被老师教导:“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突出了抄写在强化学习记忆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如果说“繁体字抄书”作业一点用都没有,显然太过偏激了,然而,是不是也如另一些人强调的那么重要,特别是能够“成为一个人的文化积累”“跟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都应该如此”,同样值得细加审视。

支持这种作业者,一个主要观点是“潜移默化说”,即学生抄写时认识并熟悉了更多繁体字,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有助于今后学习以及理解传统文化。稍加思考一下人的学习过程和大学学习特点,不难发现这有点想当然。通常,学习上的“潜移默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抄一本书就能得到实质性提升的。何况一旦是选修课,有人出于兴趣爱好,也有人是为了“混学分”,抄起书来“有笔无心”就更谈不上“潜移默化”。特别是,抄一本书就能得到40%课程成绩,比起写一篇过得去的论文来说,简直太“省脑”了。报道提到,上述几门课程全部学生都完成了这份作业,但并不能成为这种作业形式必要性以及具有“潜移默化”效果的真实反馈,因为只要强度适中,估计学生们十有八九都不会反对。至于有人提出键盘敲多了导致“手生”、抄书可以练字,就更无法成为“繁体字抄书”必要性的充足理由了。

抄书固然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将其作为一项学习成果来展示、夸大其重要性,甚至推而广之,则难逃避重就轻、投机取巧之嫌。繁体字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传统文化的基因更多体现在学生们所学课程的字里行间,而不止于承载和传达意义的文字形式。与其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抄一本书上,倒不如督促学生精研课程内容,哪怕读懂读透一个篇章、一个段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繁体字不认识,学生自然会主动去学习;如果从文字中参悟了义理,倒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大学人文教育不是小学生识字,理应更重义理的研读发现,从中获取心得感悟、形成观点方法。动辄把抄书当作一个郑重其事的学习过程,恐怕是任课教师的一己之愿而已。

激活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下的一个时代课题。近年流行的讲国学、读经典,乃至电视上的诗词大会、如果国宝会说话等,都是沟通传统与现代的喜闻乐见形式。但有些似乎是把教育者的一己之愿推而广之的做法,就很有形式主义的味道。比如,有高校面向全体学生举行“汉服”毕业礼,乍看起来挺重视传统文化,但如果仔细想想“汉服”是不是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以汉文化代表中华民族文化是不是理解上过于狭窄,传承传统文化的重点是形式上的“复古”还是推动精神血脉的现代延伸,难免让人看得莫名其妙了。

猜你喜欢
抄书繁体字汉服
哈哈镜
汉服新“江湖”
上台说汉服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