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田园诗词的一点小体会

2018-11-14 02:03
心潮诗词评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田园诗田园农村

说到田园诗,我们总爱把它与山水诗归到一起。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以陶渊明为代表的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为代表的诗人形成我国南北朝山水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人又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前段时间在微信里看过一篇短文,大约是诟病古今文人的一个通病:身在底层时,渴求功名;身在高层时,向往田园。这话说的也没错。世间事,本来也是这样的,缺什么求什么,有面包的时候想要爱情,有爱情的时候又想要面包。凡得不到的,或者得到了又失去的,总觉得是美好的,美好的东西自然是值得人向往并渴求的。孜孜以求,这人生便有了无穷乐趣;求而不得,这人生便有了些许遗憾。乐趣也好,遗憾也罢,古往今来,一旦融入诗词,便成就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我们以前读过的绝大多数边塞诗,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戴叔伦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清代徐锡麟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等等,满满的都是正能量,“达则兼济天下”,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气概洋溢其间。写下这些诗句,诗人们基本上都是年轻气盛、志得意满之时。而到了他们功成名就、为官为吏、为卿为相之时,他们多多少少目睹了官场倾轧,世情翻覆,各自经历了仕途沉浮之后,写下的便多是向往山水田园的作品,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时候的诗人们,对功名、对人生有了深刻的领悟,少了年轻时的些许锐气、棱角,多了些从容与淡定,“老眼看世界,随遇随安”。这时候他们作品中体现的多是“穷则独善其身”的隐逸情怀与闲适情调。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这说明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是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想写好就能写好的。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把作品写好呢?这里暂且不说边塞诗,因为现如今的交通、通信高度发达,边塞既不边,也不塞。以前的边塞,那是建功立业、求取功名的好去处,如今的边塞除了自然风景外其它跟内地没有多大区别,有的还成了发达地区。所以现当代边塞特点并不明显。但乡村跟城市的区别,依然还存在,而且越来越两极分化,当然这种城乡之间的差别内容跟以往相比又大不相同。那么作为现当代来说,如何写好田园诗,我觉得应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有点距离感、陌生感,神秘感,才会产生美。这几年我看过许多来稿,有的作者本来就不显,放在哪里都湮灭在人海中,作品中流露出的,却总是向往隐士的生活。隐士隐士,你至少得是个士,才有资格隐。那些真正的隐士,为什么田园诗都写的那么好?因为他们是士,不是农夫,田园生活于他们来说,他们只是个过客、看客,他们的生活来源不是靠在田园里劳作,他们偶尔也下田劳动,但那只是作作秀,体验体验。他们对田园生活有陌生感、有距离感(这个距离包括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有神秘感,甚至还有优越感。杜甫在草堂时期,生活那样窘迫,就算穷困潦倒到要靠别人接济才能生存下去,他也不曾到田间去劳作过。还有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已经到了靠乞讨为生的地步,就是不肯脱下代表身份的长衫。这孔乙己要是写起田园诗来,肯定不差,因为他自始至终跟田园生活保持着距离。下面我结合这几年读过的诗、写过的诗,谈几点小小的体会。

一、换个角度写。

有一句俗语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老婆总是别人家的好”,我们现在读到的优秀的田园作品,那里面对农村、农夫的描写,对大自然的描写,是多么的让人羡慕。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是开元十九年的状元,世称“王右丞”。以右丞的身份来看农村的景,自然一切都是美的。可是站在农夫的角度,“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他们的感受是天气越来越冷了,要操心过冬的衣被、粮食足不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景好是好,可是天天看天天听,也会审美疲劳,再说农夫哪有时间赏这些美景啊,日出而作,劳累了一天,日落便要休息了,不然影响第二天的劳作。“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些劳动场景,站在右丞角度来看,自然是美好的,可对浣女、渔夫来说少不了一把辛酸泪。“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么好的景,王孙当然愿意留下来,王孙不差钱,又不用亲自劳动,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个农村世界,一切自然是新鲜、美好的。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给我讲解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讲到最后一句总结说,“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当时就不以为然。我小的时候也放过牛,站在我的角度,我从来没有觉得牧童有多幸福,也从来没有觉得放牛有多快乐。我们从前读到的优秀的田园诗,他们写农村的美好,是因为他们身份的不同,站的角度不同,他们写农村的悲苦,也是因为他们站的角度不同。前段时间看过一个长篇报告文学,一个名校毕业的研究生,看到她婆家的哥哥嫂嫂,一直外出打工,把侄儿侄女留在农村,成了留守儿童。等到侄儿侄女成人后,也外出打工,又把下一代留在农村。她花了几年时间写下30万字的报告文学,反映农村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的现状,在那里呼天抢地。可是她的婆婆及哥哥嫂嫂以及长大后的侄儿侄女们,他们并不觉得有多苦,幸福指数还很高。我还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建国初期,有一次文官跟武将斗嘴,各自表功不相上下,最后有个大领导(忘了是哪位领导)说了句“武有武的长征二万五,文有文的十年寒窗苦”才算息事宁人。他们置身事内,当然“不识庐山真面目”。诗词创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俗话说的有道理,自己的和尚不念自己的经,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可以延伸为身在苦中不知苦,因为自己难以跳出自己的圈圈。我们在进行田园诗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换个角度,避开灯下黑,方能看得真,看得切,看得透。那有的诗友可能会说,那我一辈子就是个农民,难道我就不能写田园诗了?也不是,一辈子是农民,也有写得好的田园作品。角度转换不了,可以沉淀沉淀,隔段时间再写。

二、隔段时间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小时候经历的事,当时并不觉得十分美好,只有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回忆起来才觉得美好,其实美好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童年时光的快乐。这就是因为时间距离产生了美。有了美感,就会触动诗思。下面我举一个当代人的例子,因为前人当中,凡能写诗的,都不是真正的农民。孟襄阳虽然一生未仕,但他也不是真正的农夫。那个时候真正的农夫是不识字的,更不会作诗。我们来看看李明科的一首田园诗。李明科一辈子就没有离开过农村。

童年放牛

李明科

山桃瘦小柳花轻,黄犊撒欢断续鸣。

呼伴田头闲斗草,时听莺语两三声。

这首小诗,是他回忆童年时候放牛的场景。农村小伙伴们在一起放牛,趁着牛吃草的间歇,小伙伴们也不闲着,三个一起,五个一伙斗草玩。当时肯定玩得起劲,心情并不一定是美好的。斗草嘛,赢了当然高兴,输了的多少会有些沮丧,有的还会哭,甚至一言不合还会动手打起来,哪有心思去留意山桃、柳花、黄犊、莺语等等这些美好的景物。这些都是作者成年之后,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才产生了美好的回忆,输了赢了,都觉得是美好的,于是触动了美好的诗思,成就了美好的诗篇。

下面几首作品也是我成年之后回忆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的场景,虽说写的结果不是很好,但至少回忆的过程是美好的。

摊破浣溪沙·野趣

为采池边那朵花,草虫惊我我惊他。偶见槐阴陡坡下,有西瓜。解带抛衣斜过坎,屏声敛气倒攀崖。隔岸却闻村妇喊:小心呀。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那个村妇喊的时候,把我吓了一跳,生怕她告诉我父亲。她结果还是告诉我父亲了,回家后我挨了一顿毒打。那个时候的我,一点也没有觉得那个村妇善良,甚至恨得牙痒痒。但随着年岁的增长,特别是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才慢慢体会到农妇的质朴与善良。

露水

夜湿层层叶,朝凝颗颗珠。

儿童瓶拾取,不解入瓶无。

这首小诗是回忆我童年拿瓶拾露水的事。那个时候农村孩子没什么可娱乐的,油菜叶上的露珠,一颗颗,亮晶晶,像珍珠,风一吹还能滚动,于是想把它收集到瓶子里,结果可想而知,那一颗颗珍珠落到瓶里后就不见了,成了水。当时肯定不解,长大后才觉得这事有趣,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也是因为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才得以回味童年生活的天真与美好。

生查子·稚子数星星

上元观月时,忽听儿呼母,惊报一星星,隐在东南处。转头西北望,复报三和五。良久不曾言,再报无从数。

画堂春·忆弟

那年那月那重阳,无风无雨无霜。有田有地有池塘,还有花香。山水可能记得,我们或许遗忘,曾经一起捉迷藏,直到天光。

上面这两首词也是一样,“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如果我们转换不了角度,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田园生活沉淀一段时间,让它发酵,岁月真是一位绝好的酿酒师,相信大家都有所体会。

那是不是说当前的田园生活一定要放到几十年以后再写呢?当然也不是。这就牵涉到空间距离美,风景往往是“那边”独好。

三、拉开距离写

。我以前生活在农村,几乎天天跟田园打交道,从来就没有觉得田园有多么美好,我相信绝大多数农村人跟我的想法一样,不然也不会拼命跳农门。那个时候的我,为了参赛,也强迫自己写过一些田园诗词,但没有一首是成功的。几十年的农村生活,我是真的一首田园诗也没有写出来。40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南方,每到梅雨季节,恨雨水多,恨空气潮湿。后来到了北方,北方的空气干得我流鼻血、裂嘴唇,我才想起温润的家乡有多么的美好。如果一辈子不曾离开过家乡,哪里能知道它的好呢?只有失去的、得不到的,才会觉得珍贵。40多岁之后到城市生活,见识了城市的喧嚣与拥堵、冷漠与无情,才想起我曾经生活过的乡村是多么的淳朴与静谧,才体会到我的乡亲是多么的勤劳与善良。于是情不自禁写了下面几首诗词。

西江月·回乡所见

归路一窗晴色,沿途四望秋禾。夕阳无挂坠山坡,溅起人间烟火。抱个孙儿喂食,叼根烟斗编蓑,阿公软语劝阿婆:看下新闻联播。

这首词是我今年回家时看到的场景,邻居阿婆喂孙子吃饭,阿公在编蓑,实际情况是在编箩筐,当时为了音韵和谐,把箩改成了蓑。这样的场景离开家乡之前真是见的太多,以致熟视无睹,从来没有想过把它们写到作品中去。离开后再见到这些场景,感觉特别的亲切与温馨。

八声甘州·还乡

看浮云万里日中天,老柳吐残绵。自清明过后,干风寡雨,水浅舟闲。黑汗农夫村妇,汲井灌棉田。一任孙儿哭,竹外篱边。去岁垅栽瓜果,又披星戴月,得遇丰年。待挑筐入市,仅值半分钱。问从来,拂尘归隐,有几人,真个在桃源。端阳夜,汩罗魂返,也应无眠。

这一首词也是我回乡时的所见所闻,农忙季节大人们忙着干活,小孙子在一旁哭闹,再正常不过的事,农村甚至还有一句俗语说是“葫芦是吊大的,孩子是哭大的”。辛辛苦苦劳动一年,好不容易遇上丰年,却没有收成。这样的事在没离开家乡之前,也很正常,可是见识了大都市的资本运作,再回头看到乡亲还是这样依靠传统观念,想凭双手勤劳致富时,顿感无限辛酸。也许他们置身事中并不觉得有多苦,但作为我来说,拉开一段距离来看,看得更深更透,所以更能触动心弦、触发诗思。

八声甘州·端午行吟

正麦逢小满艾香飘,露月泽青茅。听柴门半启,鸡声犬应,人试镰刀。割罢三排四垅,揩汗带伸腰。始觉东方白,日上林梢。山路行车走马,为进村入户,官与民聊。便老翁拂凳、新妇把茶烧。说泸溪,拆窑平矿,汲沅江,复垦种青椒。宜农策,这回不是,痒隔靴搔。

早起散步

树色青苍辨不真,山行万物静于尘。

无端竹动惊魂处,钻出蓬头掘笋人。

这两首作品也是一样,都是农村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作为农村人来说,这都不是事,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我曾经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或许是习惯了,或许是麻木了,总之没有感觉。直到我离开,然后“重来我在东风外,隔着桃花看路人”,才让我的心头一热,眼角一湿,才体会到这种平凡是多么的难得。这几首作品说不上它们有多好,但至少感情是真挚的,描述是客观的。写的时候没有肠梗阻,没有捉襟见肘,诗思如泉涌,诗句如水流,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以上是我创作田园诗词的一点体会。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但全部都是真的。

猜你喜欢
田园诗田园农村
田园诗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一首凄婉的田园牧歌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