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成了“惯”才是习惯

2018-11-14 01:29张志明
杂文月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脏乱惯性行为习惯

●张志明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人被埋怨或诟病没有好的习惯。尤其在学校和家里,老师和家长更是会高频率地使用“习惯”这个词,并常常感叹培养习惯的苦恼和无奈。毫不夸张地说,“习惯”一词几乎快被我们说烂了,孩子们的耳朵里也已经被说出茧子来了。教师说习惯,家长盼习惯,已经成为千古神话和传奇了。

无论在家庭、学校或工作单位、公众场合,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都是令人欢迎和喜爱的。一个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会受益终生。

可是,“习惯”的含义,尤其是“惯”的含义,好像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理解过,甚至没有注意过。须知,在“习惯”中,“惯”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

到底什么是习惯?简单说,“习——惯”就是:习性、行为变成惯性。国外把这种“行为的惯性”称作“行为的自动化”。

“习惯”里的“习”我们应该都懂,指的就是人的行为。唯独最重要的“惯”,被我们忽视、忽略了。

很多家长培养习惯的方式还是想当然地沿用那种老掉牙的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就是说教、呵斥、打骂,想起来了说一次,顾过来了骂一句,比如:坐直了;眼睛离书本远点;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好;房间成了猪窝,去收拾去整理……只要看到当时有了效果,孩子照办了,就没有后续的加强和巩固措施了,以为这样孩子习惯就养成了。殊不知,要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要让一种行为变成惯性,那是一个旷日持久的浩大系统工程,绝对不是你偶尔说两句,苦口婆心、痛心疾首地骂一顿就可以一蹴而就、万事大吉的。

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需要有效、科学的方法的,而不是随意、偶尔的一次空洞说教或责骂就可以的。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泛泛说教,而没有拿出精力和时间持续地跟进、督促、监督、鼓励或惩罚,想养成好习惯,就是一厢情愿的空谈。

那怎样才可以培养成一个习惯呢?简单的概括就是:在一段时间内,让一个人在基本固定的时间或基本固定的地点重复同样内容的行为,令该行为最终形成惯性,一个习惯便养成了。也就是说,当“习”变成下意识的行为、条件反射的行为,就是“习惯”。

曾流传一种说法,说是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并说该理论来自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后来又有人说,那是一个误传、谬传,又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84天;然后又来了一个据说更加科学和准确的理论,不同的人养成不同的习惯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并举出一些实验案例来证明该理论的科学性、权威性。最后这个说法看起来应该是更靠谱和可信的。

培养习惯必须要有可操作性强的方法,绝对不是难以执行和操作的空洞理论。举例来说,现在许多孩子房间非常脏乱,如何培养孩子干净整洁有条理的习惯呢?首先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约定,承诺爸爸妈妈想协助、帮助他养成一个好习惯,可以让他房间干净漂亮,同学客人来了会很有面子。第一次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整理,直到房间干净整洁。接下来,父母必须坚持每天监督检查,督促孩子每天做到房间整洁干净。且注意越是孩子在房间时,越是要去检查,给孩子一种感觉,父母每天都会检查,以达到孩子每天能把自己房间收拾整理干净的效果。如此坚持下去,孩子每天都处在干净整洁漂亮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他适应了这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每天都置身清爽美观的房间,如果有一天房间脏乱了,他反而不适应了,不舒服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收拾整理,恢复整洁干净。至此,一个习惯养成了。

习惯,是不需要消耗意志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条件反射般地去做,根本不需要克服懒惰、刻意而为。一旦行为变成习惯,一切都成为轻松、自然的事情,而不会是约束和负担。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表明习惯已经形成。

总是告诫一个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不够的,也是很累的。让一个人自觉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才是正道。只知道孩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习”是远远不够的,“习”不形成“惯”,一切都白谈!

猜你喜欢
脏乱惯性行为习惯
Too Many Puppies好多小狗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普遍存在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