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鹏 余清华
摘要 目的:探討平肝通脉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平肝通脉汤。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平肝通脉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 平肝通脉汤;不稳定性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安全性
心绞痛与冠脉血供的关系较为密切,心肌缺血容易导致心肌代谢紊乱。暂时性心肌缺血可诱发心绞痛,由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病人数的增多,使得心绞痛血管栓塞所致的血流障碍所引起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成攀升态势[1]。对此,本次研究特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平肝通脉汤治疗,以评价此种疗法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2018年收治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符合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不稳定性心绞痛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诊疗指南》;均签署知情书。排除容易过敏、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病因不明、临床资料不全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50例。研究组男女比为13:12,年龄55~77岁,平均(66.7±3.5)岁;常规组男女比为1:1,年龄54~ 78岁,平均(66.5±3.3)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方法:①常规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每日口服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每天口服3次硝酸异山梨酯,10 mg/次;临睡前口服20mg阿托伐他汀钙片,1次/d;每天口服2次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次;每天口服1次依那普利,4mg/次,每天口服1次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次。持续治疗30 d。②研究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平肝通脉汤,方药:钩藤30 g,红花、山楂各15g,桃仁、天麻、决明子、川芎、牛膝、赤芍药、郁金、地龙、当归、水蛭各10g。1剂/d,150mL/次,2次/d,早晚各服1次。若患者内热面黄加黄连6g;若患者头痛、头晕加代赭石30 g;若暴躁易怒加10g莲子心和夏枯草;若喉有痰加天竺黄10 g;若失眠心悸加柏子仁20 g或酸枣仁30g。持续治疗30d。
观察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舒张压降到正常范围,心绞痛发生频率减少≥80%,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②有效;舒张压降低9.8~18.8mmHg,心绞痛发生频率减少50%~80%,心电图ST未趋于正常,但回升>0.05mV。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同时记录两组呕吐、恶心、咳嗽、神经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O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疗效: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18,P=0.009),见表1。
不良反应: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6.OO%,显著高于常规组的16.00%,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7,P=0.023),见表2。
讨论
临床对于不稳定性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常进行分开治疗。虽然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整体疗效欠佳,且容易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在中医学理论中,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真心痛”“胸痹”范畴,虚实为主要病机,病情迁延难愈且虚实夹杂,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范畴,与肝肾密切相关[2]。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且不论虚实的情况下,本次研究认为心脉痉挛、瘀阻是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遵循中医辨证治疗原则以及整体观念,予以平肝通脉汤进行治疗,结果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00%,且不良反应率6.00%,低于常规组的16.00%(P<0.05),提示不稳定性心绞痛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平肝通脉汤治疗的效果更为突出,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邱复亮.自拟活血通脉汤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7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1):798.
[2]秦海风,徐进,郭娇.化浊通脉汤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21):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