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玥
摘 要:自古以来,文学改编现象比比皆是,有的是同一文学体裁上的改编,有的则是跨越文学体裁的突破,《墙头马上》对《井底引银瓶》的改编则是这样。这两部作品无论是人物性格上还是思想内涵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又体现着各自的时代烙印和作者独特的思想倾向。本文将从创作主旨方面讨论白朴在创作意识方面对《井底引银瓶》的突破。
关键词:同质异构;思想主旨
文学作品中的同质异构现象特别繁荣,尤其以元曲等体裁对唐传奇的改编最为流行,例如《曲江池》与《李娃传》,《西厢记》与《莺莺传》,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更是吸收借鉴了唐传奇的核心内容,元代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则是改编于唐代白居易的诗作《井底引银瓶》。这两部作品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思想内涵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又体现着各自的时代烙印和作者独特的思想倾向。白朴将白居易的诗创作成一部生动的杂剧作品,不仅继承了诗歌故事的原有情节,而且表现出对创作意识方面的突破,体现着特有的时代精神,使之在元代文学作品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白朴对《井底引银瓶》的改编在创作意识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其主旨的变化。白朴作品的思想主旨一改白居易“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的悲剧主题。其思想主旨已经不是发出对女子切勿与人私奔的劝勉,不是“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的说教,也不是对传统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和悲剧命运的同情,而是变成了对男女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歌颂。作者认为男女有自由追求爱情的权利,这不仅体现了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而且还颇带有人生而平等的自由观的意味。这些都体现了白朴所赋予原作的一些新的理解,这些改编与白朴所在的时代特点以及白朴一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白朴一生漂泊无依,早年丧母,家道中落使他对社会现实带有愤世嫉俗之意,其作品之中也因此带有沧桑之感。
白朴对白居易在主旨上的突破不仅体现了对自由恋爱的歌颂,还对《井底引银瓶》悲剧结局进行了深化。白朴虽然对封建礼教有所批判,但站在今天的价值观念上来看,他的创作在一定范围之内体现出对于封建意识形态的维护,没有突破情与礼的传统观念,而是向“礼”进行复归。这并不是说白朴的创作没有意义,相反的,他的创作使得该杂剧在思想主旨上更加深化,他在理想的创作之中增加了许多现实成分。《墙头马上》中虽对李千金和裴少俊的爱情故事予以肯定,并且给予二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二人仍然不是完全自由的,仍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束缚。白朴虽然构建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是却在文中的细节处充斥着大量的现实。剧中的李千金虽然有浓厚的女性意识,在那样的父权社会中争取自己的权益,但仍然以失败告终。她与裴少俊一见钟情却不能厮守,只能躲在裴家花园中七年;李千金被裴尚书发现后虽然她据理力争,但仍然受到了欺辱;后来裴尚书认可了李千金,但仍然是看到了李千金出身名门,才肯屈尊,接回李千金;李千金下定决心与裴家决裂,后来却因为儿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尊严。白朴以皆大欢喜的结局作为故事的结尾,不仅仅符合广大市民群众的品味需要,更多是白朴有意而为之将其悲剧意蕴进行深化。该剧看似以喜剧作为结尾,实则包裹着无奈、愤懑、不甘的思想内核,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张力。唐代虽然思想自由,但处于封建君主制度主导社会意识形态的时期,元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意识崛起,但是两个朝代在意识形态上没有超越,思想也不够解放。这样的情节设计不难看出是元代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元代选官制度的不公平性,以及市民对金钱官位的向往都不可回避地体现在了剧作之中。裴尚书初见李千金时便以恶言相逼,但却因为后来知道了李千金的身世对她的态度大大转变,这更加是元代社会看重金钱官位的写照。白朴虽然没有突破时代的局限性,表现在创作之中有向封建礼教妥协的一面,但这是在特定时代所不可避免的,也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
不可否認的是,《墙头马上》在创作主旨方面对原诗有很大突破。传统的爱情悲剧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像《诗经·卫风·氓》一样妇女被抛弃的悲剧,另一种是爱情不为封建家长制所容的伦理悲剧。《墙头马上》超越了两种悲剧模式,更显现出白朴创作的独具匠心之处,深化了其悲剧意蕴。《墙头马上》实则是喜剧风格掩映下的家庭伦理悲剧,是喜剧结局映衬下的女性命运的悲剧。白朴有着独特的洞察力,和特殊的表现手法。他深切知道社会现状对人的束缚,也知道家庭矛盾的普遍存在和大多数市民的习以为常。“白朴以表象的喜剧形式微观呈现其人伦悲剧内核, 在戏谑调笑中平添了几分悲情的因子。如实描写了伦理化的家庭体系中父子、父女、母女、夫妻、婆媳之间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以父权和夫权为核心的男权社会个体强烈的个性解放欲求与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念、封建伦理体系或隐或显的对峙抗衡。”白朴采用了以外在的喜剧包裹着内核的悲剧的形式,来展示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剖析了元代社会所普遍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这正体现出了白朴对《井底引银瓶》在创作意识方面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冯军.《墙头马上》:喜剧风格掩映下的家庭伦理悲剧[M].河南:河南科技大学,2017:1.
[2]袁庆.《井底引银瓶》与《墙头马上》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5:3.
[3]罗斯宁.元代杂剧和元代民俗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