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美为媚,灵动惊艳

2018-11-13 11:10谈殷敏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兰芝花影美女

谈殷敏

莱辛在《拉奥孔》中指出:“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在动态中的美。”“它是一种稍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它是飘来忽去的。因为我们回忆一种动态,比起回忆一种单纯的形状或颜色,一般要容易得多,也生动得多,所以在这一点上,媚比起美来,所产生的效果更强烈。”莱辛的说法,让人不禁想起白居易《长恨歌》中“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几句,其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可说是对化美为媚的形象诠释。诗人没有具体描摹杨贵妃的“天生丽质”,只是写她回首之间,秋波流转,嫣然一笑,媚态百出;相形之下,那涂脂抹粉的六宫嫔妃便全都黯然失色了。“回眸一笑”这一瞬间的动态描写令读者浮想联翩,从而对杨贵妃的“媚”留下深刻印象。

在中国古代,虽然不曾有人明确提出“化美为媚”的说法,但许多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一方法来进行创作,因而在古典诗词中不乏这方面的佳作。

比如,《诗经·卫风·硕人》写春秋时代卫庄公夫人庄姜从齐国嫁到卫国时的盛况,其中有七句诗集中描述庄姜的美丽容貌: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前五句通过一连串的比喻,先极写庄姜身上各部分的美:纤手白皙像柔嫩的茅草芽,皮肤细腻像凝固的脂膏,颈项颀长像天牛的幼虫,牙齿洁白整齐像葫芦子,螓儿(似蝉而小)一样的方额,蚕蛾触须一样的细眉。这样的描写确实具体而形象,不过都是局部的和静态的,即使凑合在一起也还是给人以零碎之感,难以使所写人物栩栩如生。真正使这幅美人图生动起来的是最后两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动态中描写出一个笑靥如花、顾盼生辉的美人形象,她风情万种、媚态毕现,使读者千载而下仍能想见其鲜活的笑貌。这就是化美为媚的功效。

再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受逼临去的刘兰芝有这样一段描写: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在这里,穿戴的华美和姿容的娇美相映生辉,刘兰芝的形象极为生动感人。这样一个美丽的少妇,由于婆婆的嫌恶、逼迫而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夫君,即将面对被休回娘家的难堪境遇,使读者顿生怜爱和同情之心,并产生一种浓重的悲伤之感。作品极力描写兰芝的美丽,正是为了反衬她的人生悲剧,而其中的点睛之笔则是“纤纤作细步”一句。在被逐出夫家之时,兰芝心情的哀怨复杂是可想而知的,而她竟作了如此这般的精心妆饰。绣花夹裙、丝绸女鞋、束腰纨素、玳瑁头饰、明珠耳坠,这些精美的服饰装点着她、映衬着她;像削尖的葱根一样纤细白嫩的手指,像含着朱砂似的红润小巧的嘴唇,又显现出她的天生丽质。这些美的因素集中在兰芝身上,却还不能给人以一个完整而生动的美好形象,因为以上描写基本上都是静态的、零碎的。只有当她轻轻迈动小步,袅袅婷婷地行进时,兰芝的形象才“活”起来,她的“美”才化为令人刻骨铭心的“媚”,惹人无限爱怜。这里的化美为媚,就是在动态中升华了兰芝的美。而如果没有“纤纤作细步”作铺垫,恐怕是难以发出“精妙世无双”这终极一叹的。

又如曹植在《美女篇》中塑造一个美丽的采桑女子,借描述她难求贤夫、盛年独处的情形,含蓄地表达自己虽有才华却不得施展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如此刻画这个女子的美丽形象: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因为《美女篇》不是写实之作,诗人写美女以自况,只是为了抒发怀才不遇之感,所以美女的形象更可能纯粹是想象的产物,是诗人心中一个绝美的幻象。这个女子的美,诗人一开始概括为“妖且闲(姿态妖娆而举止文雅)”,差不多就是“媚”的意思吧。在随后的具体描写中,诗人十分注意在动态中表现采桑女的美,从而取得了化美为媚的效果。先是“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明写桑树而暗写美女,由桑林间柔条纷披、落叶翩翩的景象,不难想象出采桑女缓缓行进、左摘右捋、姿态优美的身影。接着是“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一个动感十足的手部特写,那挽起的衣袖里露出的白净纤手,以及手腕上金光闪烁的手镯,让人顿时眼睛一亮。以下对美女身上饰物的描写,看似多为静态,实则均被赋予了动感,因为美女始终在采桑的行动过程中:腕上戴的金色手镯,头上插的雀形金钗,腰间挂的翠绿玉石,身上点缀的明亮珍珠、红色珊瑚和碧色珠宝,将美女映衬得分外娇媚妖娆。而最为精彩传神的是“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四句,由于对衣服和神情作了动态描摹,采桑女的“美”被彻底化为了“媚”,从而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你看:丝罗衣衫飘曳轻扬,轻薄襟袖随风旋舞,于是美女的婀娜身姿和轻盈步态便展露无遗了;而顾盼之间流溢的照人光彩,长啸之时呼吐的芬芳气息,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种灵动的美,不禁令人惊艳、令人为之倾倒!

最后,再欣赏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闺情》,看她怎样运用化美为媚的方法,把一个情窦初开的美丽少女写得媚态十足: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上片写少女与心上人幽会时的容貌神情,表现出令人讶异的动态之美。姣好的脸庞一笑之下仿佛荷花绽放,艳丽动人;斜插鬓边的鸭形宝钗作势欲飞,映衬着香艳的面颊;秋水般明澈的眼眸乍一转动,羞怯地掩藏着心中的秘密,惹人猜想。这是一个恋爱中的少女最为娇羞动人的瞬间情态,词人将其形诸笔端,于动态中展示了一种惊人的美。下片写少女回到深闺后对心上人的思念和期待之情,生动而别致。看,少女把那份深情夾杂在娇嗔与幽怨之中,书写在半张信笺上,并约心上人再来相会。结句“月移花影约重来”富有诗情画意,引人无限遐想,很大程度上是得力于“月移花影”这化美为媚的一笔。试想,若是换成“花好月圆”“花前月下”之类,大概意思也差不多,但却完全失了神韵,原因就在于它们都只是写花月的静态之美,而“月移花影”则表现了一种动态中的美,让人想到一幅活动的美好画面:明月朗照,缓缓移动于天空中;花影婆娑,轻轻摇曳在清辉里。此时有玉人双双,如约幽会,情意绵绵,海誓山盟……真是令人惊羡和难忘的一幕啊!

总之,虽然“化美为媚”一语没有出现在中国古代诗论中,但写人状物时尽力表现动态美,应当是古典诗词创作中的一个传统。以上论述对此做一管窥,以期探得其中一二奥妙。

猜你喜欢
兰芝花影美女
《找不同》上月答案
杨智作品
——《花影》(水彩)
沉思
花影
家有“张美女”
Blooming Air春风轻舞,妆彩飞扬
兰芝LUCKY CHOUETTE时尚定制版
兰芝发布最IN试妆APP《K妆美人镜》
让美女独立起来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