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
【摘 要】 文章阐述了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认为,其启示为:在新时期,仍要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文化建设必须推陈出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实际,充分体现人民利益和意志。
【关键词】 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特点;启示
马栏革命根据地,曾是守卫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革命青年北上延安的重要通道,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贾拓夫、汪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工农红军和旬邑游击队进行封锁与反封锁、摩擦与反摩擦、革命与反革命的战斗将近二十多年,革命民众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顽强斗争,共同筑聚了马栏革命精神。
一、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内容
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文化事业是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事业。只有发展了马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层面,才能推动马栏地区政治、经济迅猛发展。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文学艺术活动、新闻宣传、卫生事业四个方面。
1、教育事业
(1)干部教育。抗战时期,党和边区的干部队伍中,大多数出身于工农,文盲比重大,他们缺乏马列主义基本修养,虽然有革命积极性,但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同时,一批从全国各地奔赴边区的革命青年,虽有革命热情,但绝大多数还是资产阶级世界观,不能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因此关中分区从抗战初期就建立了干部学习教育制度,组织在职干部边学习边工作。1940年,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给各分区县市关于干部问题的指示》和《陕甘宁边区在职干部教育实施办法草案》,关中分区把在职干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来抓。1937年以来,关中分区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地方文化教育干部及区、乡干部,所以学校教育带有干部学校的性质。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就是按照半党校性质办学的中等教育学校,学校以培养边区抗战与建设工作的区、乡干部,地方文化教育干部和边区小学师资力量为宗旨。同时,关中分区党委充分利用农闲时节,先后组织举办地方干部培训班7期,每期半年,对320余名区、乡干部进行文化教育、农村政策教育和政治形势教育。通过训练班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区乡干部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了边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学校教育。马栏革命根据地的农村教育事业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内战停止,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旬邑地区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当时五个区仅有9所初级小学,每个区平均1.8所,文盲众多,占整个区的90%以上。从1937年以来,时任关中地委书记的习仲勋带领边区人民狠抓文化教育建设,在农村大力开展学校教育。1937年至1939年,关中分区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区完小由最初 4所增至9所, 有学生400多名。初小由170所增至243所,有学生7000余名。1944年,关中分区提出了“民办公助”的办学方针,于是兴起了民办学校的热潮。关中分区的完小、初小把课程与实际相结合,除教学生学好文化课外,还教学生写信、写路条、记账、丈量土地等。从1941年开始,边区的小学教育进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的阶段,按照《陕甘宁边区小学法》、《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对农村小学普遍进行了整顿,使每个学校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其次,关中分区中等教育分中学教育与师范教育两种,其目的是培养小学师范力量和地方文化教育干部及区、乡干部,提高边区人民文化水平。关中分区除了各县中学外,鲁迅师范学校、陕北公学、荣誉军人学校及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院校在马栏地区纷纷建校,边区的教育事业迅速得到发展。这些干部被分配在全国各个抗日战场,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杰出贡献。
(3)社会教育。马栏地区文化十分落后,文盲占全人口的90%以上,边区政府对社会教育极其重视。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对民众进行社会教育,实行免费提供课本、报纸,迅速普及国防教育,消灭文盲,提高民众政治水平及抗战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一,办识字组。识字小组是边区消灭文盲的一种较好的方法,边区从1937年开始在农村办识字小组,小组规模为3至7人为限,学习主要以识字、学政治为主,学习期限是一年至一年半,达到摘文盲标准为限。识字小组坚持常年办,农闲多学,农忙少学,见空隙挤时间学。政府逐级分配办识字小组的任务,定期检查评比,促进识字小组健康向前发展。第二,办夜校。政府在边区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子办夜校,主要吸收男女青年上夜校学习。夜校大多数是由农村小学在办,上课以识字为主,学习政治、自然常识、军事、歌曲等课。夜校要求半年至十个月完成学习并结业,其中,清原区的夜校除学习政治、文化外,还开展文艺活动,扭秧歌,唱歌唱戏,办成了青年之家。第三,办半日班。边区每个农村普小都办半日班,实行半日劳动、半日学习,学习时间为一年至一年半,课程主要以识字、常识为主,此外,青年妇女都参加半日班,目的是摘掉文盲帽子。第四,办冬学。冬学是利用冬季的空闲时间实施民众补习教育的组织形式。冬学专设教师,每年办3个月,课程以识字为主,学习政治常识、自然常识、算术、唱歌、周会等,主要招收18至45岁未參加识字的成年人上冬学。冬学达到脱盲的标准是能识一千汉字,达到四会:即会读、会写、会讲、会用。边区政府对社会教育的重视,通过开展多种组织形式的社会教育,提高了民众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很多农民通过社会教育成为了党在农村的干部骨干力量。
2、文学艺术活动
(1)关中八一剧团。1942年1月,七月剧团、关中剧团和关警剧团合并,在马栏镇成立了关中八一剧团。八一剧团全团共七十余人,实行战时供给制,专业革命文艺演出团体。1942年,八一剧团在延安演出《民族魂》、《石达开》、《三滴血》,观众评价“关中真正的秦腔上来了”,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评价戏演得好,“戏的内容能紧密配合党的整风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给八一剧团题字“为实现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新文化而奋斗”、“推陈出新”,这是党中央对八一剧团深入群众、深入部队演出,弘扬民族文化的肯定和奖励。剧团人员除学习戏曲基本功外,剧团还开设语文、音乐、美术、历史、政治等文化课程,提高演职人员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同时,八一剧团还创作出一批揭露国民党残酷统治,反映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精神及教育边区人民发展生产的剧目。先后编排剧目达到250多个。关中八一剧团在关中分区十多年间,是党领导的富有战斗力和创造性的文艺团体,全团同志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坚强的意志,使剧团逐步成长为革命文艺战线上的一支劲旅。
(2)群众性文艺活动。在习仲勋书记的领导下,关中分区逐渐恢复稳定发展,关中分区的群众文艺活动逐渐活跃起来,最有影响的是新宁县南仓村社火队和新正县的民教馆,新正县各乡、民教馆设有俱乐部,组织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农闲、逢年过节,组织学生和群众扭秧歌、耍社火、教唱革命歌曲、排演小剧目,开展象棋、球类比赛。同时,民间艺人和人民群众用民歌、顺口溜、戏剧的形式表达他们的革命热情,这些剧目大多反映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群众有了新生活、新希望的特点,剧目得到群众一致喜爱。新正县马栏三乡汪庭有在1941年创作的《绣荷包》反映了他感谢八路军和毛主席解放了马栏乡,解除地主的压迫和国民党的残酷统治,后经诗人艾青改编为《十绣金匾》,成为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马栏地区的群众文艺工作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文教群英大会上,汪庭有、刘志仁荣获“特等艺术英雄奖”,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好评。
3、新闻宣传工作
《關中报》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党委的机关报,创刊于1940年4月12日,1950年4月终刊,共出版382期,发行32.1万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它是我党动员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有力武器。为了指导关中分区军民建设边区和进行反封锁、反摩擦斗争,时任分委书记的习仲勋决定创办分委的机关报,以利于坚持长期斗争。1943年,《关中报》成为关中地委的机关报,报刊增加了《部队生活》专版,兼出《学习导报》、《大众读物》、《时事要闻》等油印报,尤其是《时事要闻》及时报道战况和大的战役、战斗消息,当时产生了不小影响。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对陕北发起重点进攻,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及一些地方报刊被迫停刊,但陕甘宁边区坚持出版各种小型报刊,如《关中报》、《边区群众报》、《三边报》等。以《关中报》为代表的这些报刊,在边区形成了一个遍布城乡的舆论宣传网络,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和激励群众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等方面,都起到了大型报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关中地委领导人习仲勋、张德生等对《关中报》采取“抓政治、严把关、多指示”的领导方式。《关中报》创刊原则是:为人民,写人民,大家写,大家看。《关中报》的主要领导人胡炎、毛岚、何承华、雷阳等都担任过省部级领导职务,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评价《关中报》为:“党和人民的连心桥”、“黄土地孕育的红奇葩”、“战火中飞出的金凤凰”。
4、卫生事业
马栏地区山区较多,自然条件差,群众生活贫穷,卫生观念落后,加上兵患与饥荒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较低。1938年以来,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关中分区政府大力宣传卫生科学知识,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改变陋习,揭穿和取缔巫神、马角骗钱害人活动,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1944年,关中分区召开了文教卫生工作会议,办了妇女助产培训班,共培训新法接生员36名。关中分区地方病防治工作起步较早,1944年,关中分区成立医药研究会,创办了卫生合作社,在马栏区创办了马栏医药合作社、卫生实验村,由医生和干部帮助群众打烟囱、修厕所,实行人畜分宿;宣传不喝生水、女不缠脚、男不留长辫子等,宣传科学治疗“瘿呱呱”(甲状腺肿病)和“柳拐子”(大骨关节病)等地方病。关中分区卫生事业成效显著,1940年,边区《解放日报》以“新正郭德林一家讲卫生,全家四年不得病”作了专题报道,倡导在全区推广卫生健康活动。
二、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特点
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马栏地区革命实际斗争和人民群众需求相结合,其独特色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使其文化建设具有大众性、实事求是等特点。
1、文化建设的大众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必须为工农兵服务。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一直贯彻和坚持这一原则。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揭示了革命文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大众文艺。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很好地实践了这一方针,办识字组,办夜校,破除农村封建陋习,倡导男女平等,劝妇女放足、劝男子剪辫子,用新文化教育群众、解放群众,引导群众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走社会主义道路。关中分区办学要求坚决贯彻“民办公助”的方针,坚持民办学校、为民办学校,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在战火中坚持“学校要依靠群众,依靠地方党支部和乡政府,要和驻地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是学校安全的重要保证。” 不仅学校安全要靠群众,学校培养人才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这都充分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大众性特点。
2、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开展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和原则。毛泽东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仲勋坚持这一思想,注重从群众中掌握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决策。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中,习仲勋等领导人深入群众,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适合马栏地区发展的文化教育政策,马栏地区人民生活落后,为解决人民白天劳作、忙于生产,无法学习文化知识,习仲勋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办夜校、办半日班、办冬学,因时制宜,随时调整教育方式与政策;为了提高地方干部文化素质,建立具有半党校性质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为了解决受伤、残疾军人的疗养问题,建立抗日荣誉军人学校。显然,这些认识和决策都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
3、将文化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相结合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习仲勋、汪锋等领导人将文化建设与当时实际战斗需要联系起来,文化建设与统战工作的结合尤为显著。首先,通过文化建设,推进统一战线工作。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始终围绕根据地的战斗需要不断发展的。1937年后,习仲勋对边区教育政策指导是要开展统战工作,将农民子弟纳入抗日战争的后备队伍中。其次,将文化建设与武装斗争相结合。边区的农村普小的教学任务是配合抗日动员、使学生对抗战的形势和抗战的工作有所了解,再发动他们去做群众的抗战工作,并且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陕北公学、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是以半党校的性质,担负着提高现任党员干部和培养未来党员干部的双重任务。最后,在文化建设中加强党的建设。关中分区党组织成立干训队、教导团,选拔人民群众中的优秀人员进行党的教育、动员群众开展党的工作,壮大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力量,培养他们成为开展游击战争的军事人才和领导骨干。
三、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产生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边区文化发展,促进了抗战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仍有值得我们总结和运用的经验,指导我们提升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
1、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
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颁布了重要文化文件和政策,《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等,毛泽东等同志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大量吸收知识分子》、《论联合政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等,确立了文化建设要为工农兵服务,为抗战服务的正确方向以及一系列的文化建设原则。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就是要求党认真把握文化建设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将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实现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大众化。
2、文化建设必须推陈出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
马栏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主题是抗日救亡,当前,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紧扣这一主题,与新时代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相同步。如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党目前进行文化建设的重心所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为指导,建设与政治、经济紧密相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实際,充分体现人民利益和意志
马栏革命根据地时期,以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强烈的文化自觉精神,他们注重调查研究,善于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活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来源于人民生活,立足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内容,就要继续深入群众,围绕群众展开文化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激发群众献身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马栏革命简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88-93.
[2] 关中报回忆录[M].内部资料.2007.7-8.
[3]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M].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4] 中国共产党旬邑历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5] 习仲勋在旬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6]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 [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新时代 新征程 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7-10-24.
【作者简介】
杨 晶(1993—)女,陕西延安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