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洋桶壶的由来与造型

2018-11-13 02:52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10期

(江苏 宜兴 214221)

洋桶壶的前世一直可以上溯到明代,古称“四系罐”,顾名思义。乃是一种肩部有四系,用绳子栓起来的粗陶茶器。晚清时,根据“四系罐”脱胎而来的牛盖洋桶壶的开始出现,所谓牛盖,是壶盖上左右两端有似牛鼻的两个大孔,坊间认为,此款系世人效仿美国洋铁桶的时髦式样,故称洋桶壶,亦有方家持有异议,认为此壶与美国洋铁桶并不挨边,确切的说法应是“桶样”,只因拗口,便将文字倒过来变成样桶,却又与清末民初时出现的美国洋铁桶暗合。于是,约定俗成的“洋桶壶”,便在民间扎根了。旧时江南乡村,但凡有些身份或略有家资的,都唉去街上的茶馆喝茶,洋桶壶两端,安有二根轻巧的黄铜鋬,金色的色泽象征着富贵,又便于携带,壶客将其拎在手里,既方便,又气派,是旧时江南宜兴一带男人的时尚,壶就是茶客的身份,壶客们对饮茶之器在呼手人攀比,甚至比衣着穿戴还更讲究,常常在茶馆,一壶茶喝着,茶客们就会对各自的壶品头论足,有时气氛闲雅,有时却剑拔弩张,江南旧时俗称其为“斗壶”。

根据史料的分析,最早出现的字眼是《独钮洋桶》。《宜兴陶瓷简史》、《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宜兴县志》记载中,均于清光绪年间外销出口壶类记述中出现《独钮洋桶》,却均不见于上述记载。而传世品中最早外销的《独钮洋桶》亦符合史书的载述,这是应该肯定的。紧追其后出现的紫砂洋桶壶壶式,笔者认为应该是嵌盖《牛盖洋桶》。牛盖犹如宜均产品中的《子洋坛》盖,盖无明显口沿,内口沿处用整块泥片封住,牛鼻眼尖而酷似牛眼睛,不像现代《牛盖洋桶》那么圆润,流长且圆浑,肩深而有势,是清末紫砂的造型风格。

笔者多次与壶界收藏鉴赏人士分析其壶,一致认定应该式清末早期出品的紫砂洋桶壶品种之一,也证实有关《牛盖洋桶》的创制的口碑是有根据的。紧随《牛盖洋桶》面世的,才是《平盖洋桶》。理由是《牛盖洋桶》是根据《寿星》茶壶平盖变化而来,而《寿星》与《独钮洋桶》的记载均同时出现在《宜兴陶瓷简史》、《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宜兴县志》中,出品也该在同一期间。既然《平盖洋桶》参照了《寿星》平盖而创制,因此笔者大胆猜测︰《独钮洋桶》为先,嵌盖《牛盖洋桶》紧随面世,其后才出现《平盖洋桶》。

近现代中,多位大师和著名艺人都制作过《洋桶壶》,包括顾景舟先生,其最早出名也是因所作之《洋桶壶》。《洋桶壶》长圆形身简,端庄大方,典型的光货特点,最不能遮丑,所以《洋桶壶》既是入门练艺又是最能考验功力的一款壶型。

此《洋桶壶》选用上好的紫砂泥料(黄金段泥),全手工制作,整体造型浑朴大方,三弯流蜿蜒,弯流紧贴壶身,流内孔道弧形处理,无涎水之滤,肩颈过度自然,壶身挺拔,高身直筒,压盖,盖为母子线相吻合,有精细节奏的变化,壶钮成圆柱形,壶身篆刻江南水乡的山水画,真正的印证了:常常在茶馆,一壶茶喝着,茶客们就会对各自的壶品头论足,有时气氛闲雅,有时却剑拔弩张,江南旧时俗称其为“斗壶”。这也行也只有在江南才看到的一个场景吧。

说到《洋桶壶》,这里必须说说已故紫砂泰斗顾景舟所制的《洋桶壶》,造型上要求身筒简而直,且满,不能有“瘦”的感觉,要做到这两点:

第一,拍打身筒时,泥料要干湿度恰适,泥条被拍打时,处在“醒”的状态,整片泥条都佷活,要一气呵成,身筒才不会“辙”(辙,做壶俗语,指一种凹瘪、不圆整的缺陷);

第二,使用“篦只”这种工具时,首先要对造型要求必须理解透彻,“篦只”与造型匹配,才能使简单的直身筒具有饱满挺刮的神气,颈部厚薄、高矮适当。壶肩部凹线舒展圆润,形成端庄雅致的气质,壶嘴与直身筒相配,从壶嘴的根部到壶嘴的出水处,线条和角度要贴紧身筒,却又能伸展出去,有力度。在倒茶时,出水线条漂亮,壶嘴不蜓水滴,这样要求搓壶嘴、琢壶嘴时,有精确的造型感,壶盖,是“牛鼻子”盖,盖上的“牛碧孔大小”大小适中,椭圆孔边缘两根线条从盖顶到盖边,自然消失衔接,线条和盖子上的“牛鼻孔”都处理得圆润而不失挺刮。

洋桶壶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家庭记忆,以今人的审美眼光看,或许洋桶显得有些臃肿,不精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诞生同样凝聚了紫砂艺人的心血,是经典壶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