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强
(福清第一中学,福建 福清 350300)
通过分析2016-2018这三年高考地理试题,不难看出命题者的意图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从试题的呈现来看,常通过提供现实情境,考查学生对重要的知识原理的把握和理解程度,以及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灵活运用和迁移的能力,这点在综合题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题常以某个社会热点为契机,以某个区域为依托,围绕一个主题层层设问,逐步推进形成一条问题链。从2016年的茉莉花种植、勘察加半岛考查,到2017年的坦桑尼亚的剑麻种植、山地苔原带的干扰,再到2018年的中俄亚马尔天然气项目建设、乌裕尔河的变迁。试题对知识点的考查既强调综合联系,又青睐其微观和细致的一面;对思维的考查注重过程和深度。这种变化对学生的综合、演绎以及推理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因而必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对地理高考复习进行必要的调整创新,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应对新高考。
大多情况下的复习,常常依据教材的章节顺序推进。这种复习方式,知识体系完整,不易造成知识点的遗漏,但也容易变成对过去学过知识的简单重现,知识点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如果只用上层知识进行大框架分析问题,学生可以较好地应对,但要是对一个问题从纵向进行深度分析,学生可能束手无策。针对这种复习方法的不足,可以考虑引入微专题进行辅助复习。例如2016年全国文综Ⅱ卷第36题以罗纳河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流域整治,生态恢复等内容,考查内容横向广、纵向深,若能在复习时打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保护的界限,建立若干个以河流为核心的联系密切的微专题,对此块内容就能从容应对。
微专题具有很高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它围绕某一个小主题,打破原有的知识框架体系,对不同章节的知识进行深入剖析,把与主题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拓展重组,形成一个新的小的知识体系。[1]它既是一种创新,同时又带来挑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微专题分析和建构过程中,学生既增加了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和把握,又提升了演绎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因此能很好顺应高考的变化趋势,使考生应考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专题《地球上的水》复习过程中,可以考虑把它拆分成四个小专题:《水循环》《河流的补给》《主要洋流及其影响》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然后把四个小专题继续分成若干个微专题。以第一个小专题《水循环》为例,继续将它分解成三个微专题:《水循环主要类型及环节》《水循环的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笔者试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作为案例阐述微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
(1)举例哪些人类活动会影响水循环?
(2)这些行为影响的是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3)这些受影响了的环节,又将影响到哪些其它环节?
(4)尝试用思维链的方式表达受人类影响的水循环发生变化的逻辑关系。
通过逐层递进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亮出分析结论,阐释自己的想法,学生间相互评价补充,教师给予点评引导,师生共同完善并归纳总结形成如下知识体系:(见图1)
图1
通过这种建构微专题的方式进行复习,改变了复习只是知识的简单重现,学生只是以记忆为主的弊端。建构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既盘活了知识点,也能善用知识点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以河岸、湖岸上的沙丘堆积地貌和风沙活动为例。
例1 2013年文综Ⅱ卷的36(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例2 2014年文综I卷的36(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这两道题考查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题中的沙丘堆积或风沙活动区域附近并没有显性的沙源,那么这些区域为何有沙丘堆积或风沙活动,沙源在哪里?
这两题中的情境属于局部地区的特殊现象,题目都提供了局部区域图和文字材料,仔细读题审题,会发现图中都有河流、湖泊或水库的存在,其中2013年课标Ⅱ卷的36题的文字材料还提供“风口”“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等。据图文材料并调动已有的储备知识——外力作用,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由果探因,学生还是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且归纳总结、构建该问题的微专题知识体系:(图2)
图2
经过这样推理和构建,既突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又提升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演绎推理能力,能够很好地应对那些意料外的情境题目,实现了从一般情境到特殊情境分析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把该微专题稍做改造而运用到其他情境中去,如分析内陆三角洲发育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解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复习效果。
微专题像放大镜聚焦于某一处,从细微处入手,微观看问题、分析问题,但如果过于强调微专题的应用,则容易造成知识点过细,数量庞大,系统性不足,耗时多、学习量大,学生疲于奔命,反而使复习效果打折扣。[2]更合理有的法应该是把微专题与大专题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细研《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以大专题为经纬搭建总体的知识框架体系,然后研究近几年高考试卷,以一些常考点、易错点为依据构建微专题知识体系,[3]对大专题进行细化和补充,达到纲举目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地理微专题的不同构建方式,其效果大不相同,这就要看学生能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因为在有限的高考复习时间中,师生无法面面俱到地对每个专题进行深入分析,这时学生自我构建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从课堂培养过程看,训练学生掌握微专题的建构方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师搭台唱戏,引领示范微专题的建构,学生进行观察、揣摩,适度参与;第二阶段过渡为学生演主角,教师演配角,师生合作构建微专题;第三阶段学生自导自演,自主选择一些常考点、社会热点等,生生合作构建微专题,教师及时给予点评补充,从而使学生学会微专题的构建方法。从实际操作看,可以围绕重要知识点、易错点和热点等,提供多种资料:如文字材料、地理图表及景观图等创设情境,或选择某些典型例题进行改造,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综合归纳,用导图方式构建微专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激活了课堂,避免陷入常态复习的枯燥无味、简单重复、效果不佳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