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少数民族城镇发展初探

2018-11-13 08:08
山西建筑 2018年30期
关键词:若尔盖藏区城镇

牛 晓 宇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0 引言

四川藏区地处川、藏、青、甘、滇五省(区)结合部,其主体部分主要包括甘孜、阿坝两州。受大陆地块运动影响,四川藏区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呈现出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近4 000 m、地形崎岖不平且落差明显等特点,区域整体西北高、东南低,交通十分不便。在综合考虑交通、用水、安全等因素下,四川藏区整体城镇分布体现出靠近道路(河流)分布、靠近川中发达城市地区分布等特征[1]。

若尔盖县位于四川藏区北部,牧场辽阔,群山连绵,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独特的地域性与民族特征使其城镇发展、自然环境均面临着巨大挑战。以若尔盖县为例,并以时间为线索,针对其经济、产业作深入研究,并结合其县政府所在地——达扎寺镇的城镇发展为例,为今后四川藏区少数民族地区及高原型地区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若尔盖地区发展历程研究

1.1 历史沿革

今若尔盖地区古时属西戎范围,先秦时为析支河曲羌戎辖地,南北朝属吐谷浑,唐朝初年为松洲属,贞观十二年为吐蕃所据,宋崇宁三年(1104年),于今求吉乡境内设置潘州,为吐蕃首领潘罗支所领,后被忽必烈率军征服。明代受松潘卫管辖,清朝受松潘厅漳腊营管辖,民国时期属松潘县。1953年6月,建立过渡性县级行政机构若尔盖包座行政委员会。1956年7月正式建县,隶属阿坝藏族自治州。

若尔盖地区自古以来兵伐不断,各部落之间多有冲突,直至清代才归顺中央政权,但因天高地远,基本处于各土司自治而为的管理之下。1958年民改前,若尔盖地区仍处于封建农奴社会,土官老爷与宗教寺院政教合一的势力拥有对森林及草场的各种特权,占有大量牲畜和土地,使得社会进步、民族繁荣、经济发展均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中。直至1958年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后,各行各业才开始恢复发展[2]。

1.2 产业与经济发展

若尔盖地区在民改前受社会制度所限,生产能力十分低下,全县范围仅有求吉、纳摩等地有初级市场,商业活动停留在以物易物的初级阶段。民改完成后,农业特别是牧业成为若尔盖的主导行业,服务于农牧业生产的新兴工业开始起步,并逐渐加快发展速度,至1988年陆续建成各类工业企业40余个,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了一定比例。据统计,1950年—1988年期间,若尔盖工农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高速、两个低速与三个比较平稳的发展时期,具体增长情况见图1。

1950年—1958年,各项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1958年—1965年,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广大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虽受“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运动的影响,但全县工农业发展仍然比较顺利,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4%。1965年—1975年,处于国家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同时也是10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5年—1970年,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下,工农业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总产值年均仅增长1.2%,其中农牧业收入不增反减。“四五”计划时期,政府着重抓农村经济工作,对各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整治,工农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秩序,产值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1975年后,全面经济建设成为党的工作重点,开始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初步改革,并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工业的投资亦逐年增加,全县经济进入稳步发展期。

民改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商业体制僵化,商品流通渠道单一,全县商业发展缓慢。至1980年,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农村代销代购店全部撤销,个体商户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全县商业开始快速发展。

总体来说,自民改后至1988年,若尔盖全县经济与产业都产生了较大变化:全县经济虽有波动但仍缓慢上涨,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中,以第一产业即农牧产业所占比重为主,其所占比重由90%逐渐降至58%;第二产业即工业,在1975年之前一般在10%以下,之后逐步上升,并于1980年达到最高水平,达33.8%,在此后又有所下降,到1988年,仅占17%;第三产业即商业,自1958年—1980年,比重均在10%以内,此后开始上升,1985年为18.7%,1988年达23.1%。

1988年—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若尔盖地区农牧产业发展迅速,商业发展逐步加速,工业发展速度相对减缓。2000年之后,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三大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其中,第一产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其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虽有所发展,但其比重自2000年起,被第三产业所超越;第三产业因商品经济的繁荣与旅游业兴起,实现了飞速发展,仅2011年一年,接待游客达41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近3.5万元。至2017年三大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第一产业45.7%,第二产业18.8%,第三产业35.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远超第二产业,逐步向第一产业靠近(见表1)。

表1 若尔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

1.3 城镇建设——以达扎寺镇为例

县城达扎寺镇位于若尔盖县中部,地处班佑(热曲)河下游北岸,总面积约3 km2。1963年,经阿坝州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达扎寺镇,并于1980年建立达扎寺镇人民政府。

1953年前,达扎寺镇只有一个寺院和一个塔哇部落,除达扎寺主体建筑外,其余均为当地牧民用灌木条自行搭建的矮房。1956年,正式成立若尔盖县,并将县城定于达扎寺。出于对地质的考虑,沿达扎寺俄尼山麓进行修筑单位用房,并初步形成一条弧形街道,后形成一条500 m长的主要道路(今商业街)。1958年,唐郎公路修至达扎寺镇,时建设科修筑供销社至曙光街的路基,并逐渐延伸至达求公路,形成主要对外通道,城镇建设开始向南拓展。自1960年县城东侧修建农机场开始,新建工业产房集中于镇东南部,至1970年已形成一定规模。1982年,县政府决定彻底改造街道,并对县城街道进行全面规划,后于县城以西修筑一条政府路,沿路设置部分机关单位及寄宿制小学,延伸至今幸福路居民点,带动城镇向西拓展(如图2所示)。

2005年,国道213线绕开城镇中心,改从南侧通过县城,城镇建设进一步向南、向西发展。随着阿坝州旅游产业发展,达扎寺镇逐渐成为九寨旅游环线中的综合旅游枢纽城镇,当地酒店、餐饮等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相关服务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占据了城镇各处,形成了较强的旅游接待与服务能力。

2 影响若尔盖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宗教因素

自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本教三圣化身之一的象帕在苟哇创建“唐亨雍忠林庙”以来,诸教派兴建寺庙以争取信徒,扩大势力,到20世纪50年代,县内共有寺庙32座,宗教信仰已深入民心,当地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教,大到部落冲突,小到牧民纠纷,儿童教育,医疗祈祷,婚嫁葬礼,都离不开喇嘛与僧人,宗教一度高于政权,具有绝对话语权。游牧时代,各寺庙周边均有部落驻扎,早期商业活动也处于寺庙所在范围,寺庙往往是当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中心。直至民改初期,宗教对若尔盖地区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2.2 自然条件因素

因受自然环境影响,若尔盖地区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其中以地形、地貌、水、气候、日照因素对其影响最为突出。在城镇建设方面,其发展用地极为有限,为了在争取日照的同时避免太阳直射,对建筑布局及朝向的要求较高,进一步限制了城镇发展;在经济产业方面,受交通区位所限,过度依靠第一产业,对湿地、森林资源产生了巨大的破坏[3],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兴起,第三产业收入增长势头明显,但受气候所限,夏末至春初游客数量较少,城镇活力明显不足。

2.3 中央政权因素

民主改革后,中央政权逐渐介入到若尔盖地区的农业、工业、城镇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当中。先后筹建了农牧试验站、卫生院、外贸组、初级农业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税务所等机构以协助地区生产生活顺利开展;创办小学、中学、文化学校、影剧院等,帮助当地藏民提高文化水平;1958年,国家从内地调集民工三千余人,帮助修建唐克经达扎寺至郎木寺的公路,并多次向若尔盖地区发放救济款。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前,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的重视与扶持成为若尔盖地区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4 社会经济因素

随着社会生产逐步加速,城镇逐渐摆脱了过去以寺庙为核心的建设模式,更为考虑各行业生产、运输等要求,城市中心逐渐向政府与商业集聚地转移。以达扎寺镇为例,至1970年,城镇中心已从镇东北达扎寺转移至镇政府,位于商业街与曙光街两条主要街道中段。

随着巴西会议会址、热尔大草原、黄河九曲第一湾等旅游景点的开发,如今的若尔盖,已经成为川藏旅游环线上重要的一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当地政府与居民的共同意愿,不少牧民做起农家乐、酒店、餐饮、特色商品贩卖等,为旅游行业服务。旅游业的兴起吸引了部分外来投资,使城镇建设加速,全县产业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

3 结语

通过大量资料收集与整理,本文对若尔盖地区的产业与经济、城镇建设发展两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进一步的规划与发展做了基础性工作。

猜你喜欢
若尔盖藏区城镇
近30年来若尔盖高寒湿地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绿龟
在若尔盖草原(外一首〕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基于SPI指数的若尔盖及其临近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