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肃止咳汤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的临床观察

2018-11-13 08:28钟云青许光兰王秀峰
中医药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风邪西医证候

钟云青,许光兰,王秀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特殊类型哮喘,以咳嗽作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的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1]。CVA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国内一项来自5大地区8大城市9所综合医院的前瞻性多中心调查研究显示,2009年3月—2010年2月纳入的704例慢性咳嗽患者中CVA所占的比例为32.6%[2]。一部分CVA可发展为典型哮喘,CVA与典型哮喘有相似的病理生理特征,如嗜酸性粒细胞性浸润为主的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CVA的治疗目标为控制气道炎症反应及减轻气道痉挛,相关指南推荐在避免过敏原暴露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治疗[3]。

CVA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咳嗽”范畴。中医学认为,风为六淫之首,风是春天的主气,但终年皆有,四季皆可伤人。人体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阳不固,易为风邪所袭。《锦囊秘录》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主皮毛,风邪侵入皮毛,肺先受邪,风犯肺金,阻碍肺气宣降为发病的根本原因。风邪犯肺证为CVA常见中医证型,伏风贯穿于病程的始终,主导疾病的发生发展,表现为干咳无痰或少痰,遇外风咳剧;痒自风来,故常伴咽痒,治疗以疏风散邪,祛风外达为原则[4]。宣肃止咳汤出自《常见病症主证效方应用》,药物组成包括桑叶、前胡、桔梗、杏仁、紫菀、百部、甘草,具有疏风止咳之功,用于风邪犯肺引起的咳嗽[5]。本研究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宣肃止咳汤对CVA风邪犯肺证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风邪犯肺型CVA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无脱落病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3~44(32.93±6.95)岁,病程8~23(12.97±3.85)周;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3~46(34.70±8.24)岁,病程8~22(13.53±4.25)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2015年《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慢性咳嗽,夜间常有明显刺激性干咳;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平均变异率大于10%;3)抗哮喘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6]。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相关标准,证候: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遇风咳剧,咽痒,舌苔薄白,脉浮,或紧,或弦[7]。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2)年龄18~50岁;3)愿意接受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1)近1个月内因高血压病、肾脏疾病等疾患使用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2)长期吸烟且未戒烟者;3)合并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部肿瘤、间质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4)伴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或精神病患者;5)同时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6)对试验药物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都保,160/4.5 μg/吸,批号XDMN),每次1吸,每日2次。合并过敏性鼻炎者,加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内舒拿,50 μg/揿,批号H20140100),每侧鼻孔2揿,每日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宣肃止咳汤治疗,组方:桑叶15 g,前胡10 g,桔梗10 g,杏仁10 g,紫菀10 g,百部10 g,甘草片5 g。药材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房,在中药煎药室煎煮,水煎200 mL,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疗程均为7天。

1.6 观察指标

1.6.1 中医症候疗效

采用线性量法,患者无咳嗽、咽痒、气急症状记0分,轻度记2分,中度记4分,重度记6分。患者无遇风加剧、咯痰黏少症状记0分,有症状记1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疗效标准。临床控制为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为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为临床症状、体征部分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为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30%[8]。

1.6.2 咳嗽症状总积分

根据患者的咳嗽严重程度进行量化,咳嗽症状总积分为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积分之和[9]。

1.6.3 咳嗽视觉模拟评分

患者根据咳嗽的严重程度在0~100 mm的直线上作相应标记,再测起点至标记点间的距离,为咳嗽视

觉模拟评分值[10]。

1.6.4 莱切斯特咳嗽问卷量表评分

采用斯特咳嗽问卷量表(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进行评分,包含生理状况、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3个领域,共19个条目,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健康状态越好[11]。

1.6.5 安全性评价

观察不良反应,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肝肾功能。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总积分均有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症状总积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总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值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值均有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值降低更明显(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值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CQ量表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各个领域积分及总分均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各个领域积分及总分上升更明显(P<0.05),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CQ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5 安全性评价

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轻微腹泻,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对照组患者有1例出现声音嘶哑及念珠菌性口腔炎。所有受试者的肝肾功能均未受影响。

3 讨论

据报道未经治疗的CVA患者约有30%可进一步发展成典型哮喘,因此,对CVA进行早期诊断、正确干预尤为重要。CVA以夜间咳嗽为主,通常表现为干咳,而且咳嗽程度一般比较剧烈,接触过敏原、感冒等因素容易诱发加重。指南推荐联合使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临床上常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但部分患者咳嗽缓解不明显,且吸入药物本身也可引起部分患者咳嗽加重,需加用口服糖皮质激素以缓解症状,且口服激素可抑制免疫诱发或加重细菌或真菌感染,造成消化道溃疡、出血等不良反应[12]。

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中药干预CVA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13-16]。《医学三字经》曰:“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风为百病之长,在咳嗽诸证中,多以风为先导,伤于肺系而为咳嗽。风邪犯肺证为CVA常见中医证型,治疗咳嗽多采用疏散外邪,宣通肺气,因势利导,不可早用收涩之剂,以免闭门留寇,当以疏风宣肺,化痰止咳为法。宣肃止咳汤方中桑叶用于表证不重但咳者;前胡善于解表祛痰降气;桔梗利咽宣肺化痰;杏仁平喘止咳;紫菀祛痰止咳;百部止咳作用强,用于新久多种咳嗽;甘草祛痰止咳。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叶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作用[17];前胡有祛痰、镇咳、平喘、解痉等药理作用[18];桔梗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祛痰作用[19];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在人体内水解成微量氢氰酸,有镇咳、平喘功效[20];紫菀具有祛痰、止咳、消炎作用[21];百部含有百部生物碱,具有镇咳、祛痰等药理作用[22];甘草的活性成分具有祛痰作用[23]。

前期研究发现,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宣肃止咳汤有助于改善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咳嗽症状总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值[24]。本研究发现,对于CVA风邪犯肺证患者,规律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基础上配合内服宣肃止咳汤较单纯西医治疗组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咳嗽症状总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值及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轻微腹泻,对照组患者有1例出现声音嘶哑及念珠菌性口腔炎,两组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综上所述,标准西医治疗配合宣肃止咳汤内服对于风邪犯肺型CVA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风邪西医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