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上海大学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社团逐渐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社科类学术型社团不仅成为大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扩宽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更是同学们开展专业学习与研究的第二课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社科类学术型社团可以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锻炼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注社科类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困境,并尝试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找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术型社团是由有志于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的学生,以学科知识为背景、以学术研讨、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而组建的群众性学生自治组织(熊继承,2009;赵露,2013)。以国家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GB/T 13745-2009)为参考依据,本研究所指的“高校社科类学术型社团”,主要是指“校内一群有志于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社科类学科发展、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兴趣自愿组织而成的群众性团体”,该类社团具有开放性、平等性、非功利性等特点。
通过对社科类学术型社团负责人及社团成员、社团指导教师、学校社团管理组织、校院团委负责老师等不同群体开展访谈,综合来看,社团存在以下问题:
就时间而言,由于白天课程安排紧张,大多数社团选择将活动开展的时间调整至当天全部课程结束后。此时社团成员往往较疲惫,社团活动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就场地而言,教室使用流程复杂,场地的位置、容量、使用时间等受到限制。此外,社团活动对场地提出不同要求,很多场地难以满足社团的多重需要。
据了解,社科类学术型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
(1)校内经费来源:
①挂靠学院的拨款。这是社团最主要、最稳定的经费来源。社科类院系规模普遍较小,有限的经费需兼顾诸多方面,对社团的支持常有心无力。
②向社团成员收取的社费。社科类学术型社团极少向成员收社费,即便收缴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少量费用,无异于杯水车薪。
③学校社团管理部门的补贴。学校社团管理部门以社团等级评定作为拨发补贴的依据,等级越高补贴越多。发展较为成熟、规模较为庞大的社团竞争优势明显,而社科类学术型社团一般规模较小,获得补贴的机会较少。
(2)校外经费来源:
①赞助商的合约。校外赞助商质量良莠不齐,社团在与签约时存在隐患,风险较大。
②校友企业的捐赠。校企支持主要源于校友对专业的认同感,可遇难求。
社科类学术型社团的校内活动包括读书、讨论等活动,需购置耗材、图书、打印复印资料,校外活动的交流也需要交通费等开支,仅依靠学院拨款难以填补。此外,随着影响力的扩大,社团会邀请兄弟高校社团前来交流,场地费、设备费等都价格不菲。
创立团队对社团充满热情,首任社长也常常具有突出的领导力。而个别社团后续接任的社长在能力方面仍然有待提升,社团管理经验不足,导致社团松散甚至面临解散的境地。
除此之外,社团的指导教师大多为社科类专业教师,自身往往承担科研和教学压力,时常在参与活动时感到分身乏术。
读书会、讨论会等社团交流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社团多低年级本科生,缺乏深度导引的阅读,使社团成员对文章的剖析力度停留在较浅层次。另外,个别社团活动频率安排欠妥,社团成员没有充足时间阅读思考。由此导致读书讨论常常流于形式,质量有待提升。
社科类学术型社团偏重学术、重视研讨,很多同学在入社后发现与之前的设想相差甚远。没有相关专业基础的同学参加活动时会有“专业词语晦涩难懂”、“跟不上节奏”等感受。流于形式的读书讨论也令部分同学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不断减耗。升入高年级后的学业压力、同辈群体的生活态度、实习就业的生涯规划等因素都对社团成员造成冲击,社团成员参加活动的频率降低乃至最终退社的事例数见不鲜。
在传统活动中,可以引进当下热点,贴近同学们的生活。例如读书会书目可以适当穿插时兴的畅销书;引导大家用专业视角思考社会热点,促进理论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适当引进趣味性强的活动,如学术话剧排演、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积极扩大与其他专业的交流,促进学科交叉。
社团日常活动可尝试借用学生宿舍楼的空置房间,既可丰富社区文化建设,也省去成员长途往返的麻烦。除了现有经费外,可通过承接社会调查等方式获得报酬,也可以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以争取奖励。关于图书资料费用的支出,可尝试与学校图书馆合作,或者组织高年级募捐,促进资源循环使用。
当前,社科类学术型社团的成员多以本科生为主。硕士和博士的加入,不仅可以扩大社团规模,也可将讨论引向更深的层次。邀请研究生分享学术成果,既是低年级成员学习写作最直接的方式,也为研究生提供讨论的空间。社科类学术型社团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可以通过社团成员之间感情的增进,促使社团逐渐形成凝聚力,减少成员流失。
学校与学院可以借助交流互访的平台,助推学术型社团的发展,使其走上更加广阔的平台。诸如在校院举办的大型活动中,提供给社团一定的展示的舞台,积极鼓励社团承办或者协办某些活动与项目。尤其是跨类的学科交流合作过程中,学术型社团要积极把握机会,努力构建多学科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