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晔
厦门市江头中心小学
笔者多年从事四、五年级科学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苏教版科学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空气中有什么》中的实验,学生很难自主根据此实验的现象得出实验目标所指出的结论。究竟是何原因?本文针对该实验在课堂教学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这个实验的方法是:(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饮料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2)先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的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1]
实验的现象是:(1)蜡烛燃烧一会后熄灭,瓶内水位上升。(2)燃烧的火柴立即熄灭。
实验的结论是:空气至少有两种成分,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实验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发现空气的成分并不是只有一种,而是至少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两种。也有教师会让孩子在瓶子上画线,把瓶子的容量五等分,再根据水位上升五分之一的现象,让学生知道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成分约占五分之一,不支持燃烧的约占五分之四。
实验过后,四年级学生第一反应会根据“蜡烛熄灭”这一现象说出“瓶中没有空气了”这一观点。但瓶中水位是上升五分之一,不难得出是瓶中的气体少掉了五分之一,学生继而提出新的观点,主要有几种具体表述:“瓶中的空气变成了热空气”、“瓶中的某种气体被烧掉了”、“瓶中的气体变成了另一种气体”。
之后的燃着火柴验证,火柴的火立即熄灭。部分学生认为这说明此时瓶内气体“不能够让火燃烧了”,也有学生认为,是因为瓶子密闭不通风导致火熄灭,甚至有学生认为,“火柴可能有问题,应该用蜡烛试一下”。
实验针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还很有限,所以此处的分析都是抛开成人已有的科学认知,建立在尽可能接近四年级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同时以成人的思维确保了科学的严谨性。
有学生认为这是因为“瓶中的空气变成了热空气”,这样理解的学生认为,瓶中因为蜡烛燃烧,使得冷空气变化为热空气,而热空气不支持燃烧,所以蜡烛、火柴的火熄灭了。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笔者带着学生等到瓶中的空气冷却之后再验证,火柴的火依然熄灭,有学生仍会认为,“加热过的空气,即使冷却,也不能用了”。概括起来就是瓶内空气因为蜡烛的高温而变质了,所以不再能使蜡烛燃烧。
“热空气”的观点站不住脚,但“变质”的观点也并非没有道理,且以小学实验室的条件无法验证。
有学生认为这是因为加热使空气收缩了,也就是热空气的体积比冷空气要小,“腾出”了空间,使水位上升。
根据教材的编排,热胀冷缩是下一单元的内容。虽说热胀冷缩可以认为是生活常识,但现实也确实存在热缩冷涨的例外。若验证,则需要引入一个新的实验。
如果基于这个观点,瓶中空气被消耗掉一部分的结论将不成立。
学生除了提出此时瓶中空气不支持燃烧之外,还提出了另外两种观点。不支持火燃烧的观点是正确的,但能够自主理解到其意义的学生不超过半数。
(1)“瓶子密闭不通风”导致火熄灭。笔者让学生不点燃蜡烛,重复相同的实验步骤,发现火柴的火并不会立即熄灭,这种说法很容易击破,不加赘述。
(2)“火柴可能有问题,应该用蜡烛试一下”。四年级学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2],思维灵活,会认为蜡烛的火和火柴的火不是一种火。其次这也是一种严谨的看法,就如同纸张的火可以被水扑灭,金属钠却会因接触水而着火一样,蜡烛和火柴不是一类物质,燃烧的条件不一定相同。用蜡烛来验证是可行的,但提高了实验的操作难度。
两者都关注到了瓶中的空气被消耗这一点,但它们是有很大不同的。这是实验的一个核心问题所在。
前者只关注了消耗。这样理解的学生认为蜡烛燃烧消耗了一部分空气,其余的空气由于“浓度不够”,不能再被消耗,所以不支持燃烧了,这部分被消耗了,所以水位上升。这样的理解没有错误。
后者侧重消耗之后又有新的成分出现,这样理解的学生认为,瓶中原有的气体是被完全消耗掉了,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气体,而新的气体被燃烧过了,不能再次燃烧,所以蜡烛、火柴的火熄灭了。至于水位上升,是因为新气体的体积比原有的空气小,“腾出”了空间,使水位上升。这样的理解也没有错误。
前者关注了消耗,却忽略了生成,蜡烛燃烧是一个化学反应,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事实是消耗1份氧气,将生成约0.7份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有些学生会知道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但不一定知道氧气的消耗,不论知道与否,不消耗只生成,和有消耗也有生成,就与水位上升瓶内空气变少的事实不符了,学生的前概念[3]反而成为了探究的障碍,看到现象时显得茫然。
后者关注了瓶中原有空气被消耗,之后又有新的成分出现。事实是约五分之一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剩下了约五分之四的空气(氮气),但实验现象是无法看出来的。因此学生理解为五份的空气被全部燃烧掉,产生了四份的“废气”,也是有道理的。
综合上述分析:
蜡烛熄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空气中支持燃烧的部分被耗尽,剩不支持燃烧的;
②空气被全部消耗,生成了不支持燃烧的新气体;
③空气高温变质。
水位上升五分之一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空气被消耗掉五分之一;
②空气被全部消耗,生成的新气体体积是原来的五分之四;
③空气热缩冷涨。
插入燃着的火柴或蜡烛,火立即熄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瓶内剩余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②瓶内的是新产生的气体,新气体不支持燃烧;
③空气高温变质。
同样的现象能得出不同结论,其中第①个是正确结论,其它是错误但无法通过实验验证的结论。这些现象贯穿了整个实验,包含了实验的所有重要操作和现象。据此笔者认为实验设计不严谨。
针对上述分析指出实验的不足,以下提出新实验方案:
实验方法是:(1)把去掉底的饮料瓶放进有水的水槽中,将燃烧匙固定在饮料瓶盖上,放入红磷,点燃,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让红磷在瓶中燃烧,观察现象。(2)先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待实验装置稍冷却后,再拧开饮料瓶的盖子取出燃烧匙,再次把红磷点燃并迅速插入瓶内,观察现象。(3)先盖好瓶盖,把镁条点燃,观察其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然后迅速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本实验方案优点在于:(1)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并且只产生五氧化二磷固体,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干扰。中学化学教材亦是采用这种方法[4]。(2)红磷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镁条不仅能和氧气反应,还能和氮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物都是固体,燃烧时现象明显(发出强光),容易区分现象;并且镁条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外观不同,容易辨认。
缺点在于:(1)红磷、镁条并非小学生日常接触的物品。(2)红磷燃烧时异味略大于蜡烛。
综合起来,这种的方案(1)降低了化学反应生成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从实验现象上更易区分;(3)实验步骤虽然增多,但多是简单重复,没有使实验更复杂;(4)提高了实验的探究性和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