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旭昱 曾依依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
近年来,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口号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各高校育人工作的重心。湖南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紧跟时代步伐,科学的将“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致力于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坚实平台,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互联网+”推动了整个社会科技化进程,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大学生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通过网络新媒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迎接挑战。科技与创新是新时代发展的源泉,“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也让学生提高了胆识更好地提前融入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为以后再社会的发展中获取一席之地占得先机。
“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当代大学生独立自主创新创业提供了借鉴方法。“互联网+”经济模式搭建了众多新经济平台,推动了更多新型行业的发展,成为大学生想要打破创业瓶颈的突破口。高校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和信息技术创新创业,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见识,使大学生能够审时度势,认清社会发展现状,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另辟一条创新创业新出路,从而舒展个人抱负,实现自我价值。
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意识均已受到互联网的影响,网络上的各种新发明新型交易娱乐和营销模式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灵感。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是大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高校在培养优秀大学生时不仅限于对其专业书本知识的灌输,更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思维意识,引导大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各种科技竞赛和创业模拟大赛等活动,让网络学习意识深入脑髓。高校更要对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进行教学改革,创造灵活多变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网络APP平台、QQ、微信、微博等网络通讯载体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网络媒介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学校的培养和服务对象是学生,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迎合“互联网+”经济大环境,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尽最大能力为有创新创业兴趣和行动意向的学生打造发展平台。创新创业学院整合学校各二级学院管理下的科技创新实验室,将原有的学生实验基地、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等进行统计整合,发挥学校社团的组织能力,将各二级学院各学科专业对创新创业感兴趣肯专研的同学完集中召集起来,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的不同进行二次组队,根据每个团队的能力与研究方向的不同为他们量身打造创业项目,配备专业指导老师进行辅助,并且提供基地保障和一定的经费补助,确保学生的创新创业无后顾之忧,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刻苦专研的主动性。
如今,创新创业教育课已成为大学生的必须课程,高校更应该注重对该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设定,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以及实践实习相结合综合培养。高校应该不断引进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鼓励学校从事创新创业课程的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参加省内外的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师资队伍,在授课方面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采取启发和引导式教育,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采取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授课的地点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也可以通过邀请国内外创新创业知名学者来学校进行创业大课堂讲座进行经验分享,也可以带同学们进企业与成功企业家进行经验交流,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校园文化活动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整体综合素质与文化软实力。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群体,与学校团委组织合作,发挥社团与学生会的影响力,打造科技文化节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投入,巩固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多维空间的基地建设,将“互联网+”的新模式同大学生各类创新创业课外科技学术竞赛相结合,充分开发学生的网络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
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扶持,学校应该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搭建更广阔的平台。第一,提供政策支持,高校要鼓励学生新创创业,对这类学生应该在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上进行适度倾斜,并且在毕业学分的结业上给予学分认定;第二,针对没个学生每个团队实际能力水平的不同,指派相应的创新创业专业老师进行带队指导,完善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更加自信;最后,学校加强与当地政府的交流推动和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使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实践检验,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创新创业的现实并得到全面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