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志美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6
有幸参加2018年8月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举办的第一届暑期学校培训聆听我们举办方邀请的各大高校老师的科研盛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陈国权教授专题“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高闯教授“企业家创新的偏好于信念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群慧教授“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杨俊青教授“转变企业管理方式、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与“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与实践”。
陈国权老师带领我们一起穿越了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用他的三维理论(时间和空间,而空间分为多个层和数个维度)对领导者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是马论的核心思想,而领导者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必须时刻把握组织的环境,则对其人力资本的要求也在提升。作为时空的领导者,必须应环境的变化而给予一定的刺激,过度的刺激一方面会打击企业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会犹如绳子被绷断,适得其反;不足刺激则犹如一潭死水,毫无发展和竞争而言。应发展需要,一是“双S”型(一个阶段的发展还未发展到顶峰,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已经开始)发展型人才也应运而生;二是T型人才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跨领域的技能拓宽,多元技能武装自己提升自己;其次是核心技能的深入发展都是人力资本的提升。知微知彰、知柔知刚,知常知变。作为领导者既要有宏观的大局意识,也要有微观的细节把握;既要重视软实力精神文明,也要把握硬实力物质文明;既要观察日常规律的变化,也要洞悉异于寻常突发性的改变,在不同的时间、环境角度下自如切换,达到天人合一,共建社会和谐。
跟着高闯老师剖析雷军的小米(Internet mobile)路演:雷军先生对小米的定位经历了手机-全能型公司-新物种;而商业模式的发展也经历了互联网-线上线下零售。虽然手机市场已经几乎极致,但是只要标杆企业“苹果”还在更新还在盈利,就说明还有发展和创新的空间。作为以芯片为核心的产品,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产品质量不断升级,才能使自己的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摩托罗拉被吞并,是大势所趋,它没有应大势所趋,知常知变,也没有应人民的需求而满足人民的需要。其次是商业模式的转变,最近习知苹果公司的CEO库里说“苹果公司还是一家小公司”,这种谦卑的态度也是致胜法宝!高闯老师还提到了两个名词,一个是抢占"新风口"的隐忧,"只要站上新风口,猪都能飞天""与其在盐碱地种庄稼,不如在台风口放风筝"对于这些投机取巧的行为,不免是一种赌徒行为,而对于这种风险偏好,就需要企业家的智慧和破解方式。另一个是"独角兽"公司的隐患,作为行业的领先者和标杆企业,他目前的竞争力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要想在长期的变化环境中仍然保持其先进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必须站在创新的风口上,而凡事追逐新封口的行为都很难维持。
黄群慧老师引领我们认识了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此时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提上了战略位置。美国对化贸易政策的变化,主要是中国威胁论,而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并没有任何威胁论的表现和心智,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中国,并不是要画自己的圈子,而是进行新一轮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周边国家进行新的全球性发展,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靠人力物力资源投资发展的局限,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众多弊端-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创新枯竭,尤其是称为资源型发展的山西,资源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所以黄群慧老师提出了高质量的发展-全要素生产率、GDP增长、劳动生产率等。产业结构的失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失衡,造成的服务性产业失衡,导制造业供需失衡,使得供给外流,出现大量的海外代购,中国制造业空心话,一方面导致实体经济利润下降,产能过剩,结构化失衡,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利润扩大,大量的劳动力涌入虚拟经济,出现产业泡沫化,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失衡。但是实体经济始终是经济发展的脊梁和核心,尤其是高质量的发展,实体经济更是重中之重。杨俊青老师,则带领我们"转变企业管理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在瞬息万变宏观市场和微观市场中,保持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要肩负起增长换挡,粗放型的企业是靠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得以发展,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黑色GDP,遏制了长期发展的步伐!所以由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高速发展。动力转变,由过去的要素投入到创新驱动,作为社会核心的企业家,他们拥有创新的能力或者是拥有激励科研人员创新的能力。结构优化,现阶段国家强调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的结构转变中,我们要着力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换,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转换,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是他发展。效益提升,资源是稀缺的,需求是无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性,使得看得见得手政府和看不见得手市场以及道德三者进行协同调节,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最后实现新的发展进入发展新常态: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而作为人口红利的中国也随着国家的计划生育也走上了人口诅咒之路,此时刘易斯拐点的遗失,使得人力资本的提升成为了突破口,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劳动力的补充也是破解之一。
在此次的学习中,获悉国家的各种政策变化、改革的宏观环境和微观背景,作为人力资源的一名学生,深知人工智能的影响,其并没有构成威胁,反而是一种分担。人工智能只能代替程序性和冰凉性的行业,而人作为食物链的最高端,仍然是主宰者,应大势所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拓展自己的技能,向全能型人才转变,随着工作的变化,随时自如切换自己的能力。在企业组织中,始终要以人为核心,为员工设计合理的职业计划生涯,实现其的自我价值,不被企业重组,产业升级淘汰。而在这个网状的企业发展中,必须时刻洞悉外部竞争力和内部一致性,注重员工的在职培训,激励员工在动荡的环境下发挥自己的最大效能。知微知彰、知柔知刚、知常知变,牢牢把握企业发展命脉-人,在时代变化和改革的浪潮中,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实现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为组织创造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