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七”是个十分流行的神秘数。宇宙万物所遵循的变化,几乎都是以“七日”为周期而往复循环。
首先,很多文学作品以“七”数为创作的母题。在两汉魏晋时期,“七”还是一种文体的名称,主要指赋骚中的一种,如《七发》《七启》《七讽》等,还有许多以“七”命名的作家诗文集及著作。历史上还有许多“七贤”“七子”之称,道教、佛教也有“七宗”“七祖”的派别。中国古代还有重视“七”而兼及由七的倍数组成的等比数列。特别令我们关注的,则是由“七”而引发的种种民俗事象,似乎在它们背后潜伏着一个数字之外的深层原因。
其次,在民俗中,“七”的意义也非常特别。除了中国传统的“七七”丧礼,还有岁时节令中的“七夕”“乞巧”。这个日期的设定明显基于数“七”的象征性蕴含。乞巧习俗,在汉代已有明确记载,《西京杂记》载,汉代女子在七夕这天“穿七孔针于开襟”。到南北朝时期,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到了唐代,这种习俗不仅在民间流行,宫廷中也广为流传。《天宝遗事》记载:“宫廷中过七夕,会用精美的锦缎做出百丈高楼,这高楼可容纳几十人。只见七夕当天,这高楼内陈列着瓜果、美酒和烤肉,而且还特意摆好坐具,专门供宫中女子祭拜牛郎星和织女星。嫔妃们穿针乞巧,旁边乐师拨弹着清商乐,就这样饮宴作乐,直到天亮。”
此外,在宗教中,“七”也总是具有特别的内涵。在道教的祭祀中,还有“七夕”作“七星祭”的仪式。《帝京岁时纪胜》:“七月朔至七夕,各道院立坛,星祀,名曰七星斗坛,盖祭北斗七星也。天坛之南北廊及斗母宫尤胜。”这里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表明七星祭的时间不只是七月七日,而是七月朔至七月七日。除此而外,古人还以北斗七星为定季节的尺度,即所谓十二斗建。斗柄初昏时的指向可确定月序,正月北指,七月南指,按顺时针方向,月移一辰。所以道教在七月初祭北斗七星,不是没有来由的。
虽然中国原来没有“七日一休息”的礼拜日制度,但对“七”的顶礼膜拜心理却十分强烈,大有非“七”无以成贤、成美之势,这是什么缘故呢?
根据文献的记载,可知在我国古代,“七”这个数是被视为一种生成变化的基本单位的,并且由此而引发出或多或少的七倍数字来。在《周易·彖辞》中,这种普遍性的规律已得到暗示:“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可见这里讲的不是个别具体的事物,而是天道,即宇宙万物所遵循的变化规则。
显然,古往今来很多场合都是以“七日”为一个周期。为什么会以此来往复循环呢?这就得从数五和数六的神秘意蕴说起。我们知道,这两个数都直接从五方观念和六合观念获得各自的神圣价值和象征功能。现在我们所考察的“七”也不例外地受惠于空间方位划分的意识。不过,“五”代表的是二维的平面空间,“六”代表的是三维的立体空间,“七”则是在“六合”方位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中”这个方位的结果。至此,空间上可以划分的所有基本方位都已穷尽了,除了“东南西北上下中”之外再无新的标准维度可求,所以“七”方也就成了极限方位,无以复加的象征。“七”的无限之意和循环基数之意均由此而得以产生。按照物极必反的通则,“七日来复”的循环规律只不过是把空间划分上的极限尺度转用到时间上的结果。
创世神话讲述天地开辟和世界的产生,从哲学意义上看,也就是空间程序的生成过程。由于平面的五方位空间和主体的六合空间相结合而有了“七方”全方位空间秩序,所以创世神话往往用“七”这样的圣数来象征宇宙空间的完成,或者说混沌被日开一窍,七日开了七窍……或者说上帝在七日内完成创世工作,并将第七日定为休息日,等等。其深层的象征意义就是“七”代表了宇宙的空间程序。为何会有这种“人日”的风俗?董勋《问礼俗》有个解释,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这也是从“七方空间”而来的。以鸡、犬、羊、猪四动物配合东、西、南、北四方,这是殷商时期传承下来的隐喻模式。
对“七”的崇拜不仅是汉民族范围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华周边多民族文化的普遍现象。我国突厥语系民族就有一系列与“七”有关的习俗和禁忌。作为宇宙空间的标志,“七”具有一种神圣和神秘的性质,即使后来它成为一个纯粹的数字概念,但仍积淀着这种神秘现象的无意识原型,所以“七”数现象始终目不暇给,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