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司马一民
杭州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目标已经明确,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全市数字经济力争实现“五项第一”,即数字经济限上主营收入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增加值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国第一、互联网工程师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
要实现“五项第一”,就要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这“三化”,就现阶段来看,推进产业数字化更难,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存量经济进行改造,是要让传统产业插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新翅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传统产业实现“互联网+”。
首先要澄清一个思想认识,传统产业的“互联网+”,不仅仅是网络销售,而是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介入,再造企业的营销、研发、生产、管理等流程,说到底是基于“互联网+”改变企业运营的方式。
举个例子,在一次农村调研中,当地有种一家一户用传统酿造法生产的米酒,喝过的都说好,来的人都会买几瓶带走,当地想搞电商。想法是好的,看了他们的现状,我建议他们要实行公司化运作,建立适合网络销售的生产经营流程。提了两个简单的问题:一是如何既能尽可能延长米酒的保质期又能保持原有的口感?二是包装是否适合长途运输?当然还有市场推广等很多问题,但仅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不可能做网络销售,这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运行的流程再造。
阿里巴巴电商2017年“双11”最高交易达到每秒32.5万笔,短短一天,销售1682亿元,覆盖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超1亿人群,2018财年平台成交额达到4.82万亿元。也许人们更多地关注到这些金光灿灿的数字,而不知道在这些数字的背后,传统产业中无数的企业主动接轨网络世界,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介入,再造营销、研发、生产、管理等流程,彻底改变了企业运行的方式,没有这背后的改变,“双十一”的数字不可能那么金光灿灿。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使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买全球、卖全球”变得更快、更好、更便捷,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水平大大提高,杭州中策橡胶公司于2016年引入ET工业大脑,产品合格率提升了6%,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00万元,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这是摆在杭州人面前鲜活的例子。
因此,我们要大力实施“工业互联网”专项行动,加快supET等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打造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面向特定行业、场景的工业APP,推动大中小微企业深度应用。继续深化“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和“企业上云”专项行动,全面推广“互联网+”制造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和eWTP杭州试验区建设,加快移动支付、跨境支付的广领域覆盖和全球化拓展,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普惠金融。加快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全面推进精准农业、设施农业、效益农业。
杭州提出,“到2022年,全市重点产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其中传统产业和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全覆盖。”要达到这个要求,难点在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对于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来说,不可能搞一套完整的配置去做“互联网+”,那样成本太高,因此着力发展“互联网+”的生产性服务是当务之急。通过发展“互联网+”的生产性服务,使得传统产业的中小微企业可以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寻求实现“互联网+”的支持,又不至于承受过高的成本。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发展杭州“互联网+”的生产性服务。
第一,大力支持兴办“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企业。创业在杭州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人才的主要选择之一,杭州集聚了大量信息技术人才,应该制定政策鼓励互联网行业的一些小微技术公司从做产品转变到做服务上来,为传统产业里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帮助这些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尽快融入“互联网+”,并且还可以提供后续服务。
第二,建立“互联网+”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协作联盟。“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企业一般是小微技术公司,很难做到技术门类齐全、具备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如果搞“小而全”就会提高公司运行的成本。因此,可以考虑建立“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企业协作联盟,对服务项目进行分包协作,发挥各自特长,提高各自公司运行的经济性,有利于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
第三,争取建设“互联网+”生产性服务平台。在“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企业具有一定规模、“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企业协作联盟运行顺畅之后,争取建设“互联网+”生产性服务平台,使得传统产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可以非常方便地在网上寻求“互联网+”的市场化服务、获取“互联网+”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① 2017年天猫双11一天销售额
② 杭州转运中心的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启用,一天可分50万单
通过发展“互联网+”生产性服务,进而形成杭州传统产业“互联网+”生态链,给传统产业插上新翅膀,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助力,是一种自我挑战。如果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必将给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杭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