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园暴力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2018-11-13 22:41唐毓韩
新生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施暴道德观暴力事件

唐毓韩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618500

校园暴力是每一个阶段均存在的校园欺凌现象,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者多次恶意的向另一方通过网络、肢体及语言上实施暴力欺负及侮辱行为,造成另一方的身体心理或者财产受到损损害的事件。青少年阶段,学生的心身发育还未成熟,解决事情的能力欠佳,因此极易出现校园暴力事件,对对青少年身心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1、我国青少年校园暴力的现状

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整体的教育质量,同时还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2015 年 6 月我国法制舆情监测中心发布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共计媒体报告的数十起校园暴力事件中,青少年参与者占整体参与人数的32.8%,而初中生的占比则大42.9%,校园暴力频发且呈现出低龄化,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常情况下采取学校采取的是教育管理及道德教育,同时对施暴学生进行相关的惩罚教育,以抑制校园暴力的发生,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这些行为进行惩治。

2、校园暴力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2.1 影响正确道德观的养成

在校园暴力事件中,无论是暴力实施的青少年还是被欺凌的青少年,均可能因为暴力事件影响其正确道德观的形成,首先暴力实施的青少年中,多数青少年出现暴力倾向或者暴力行为均与其家庭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发现,在使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家庭中,青少年施暴的占比仅为15%,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家庭,其青少年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概率达35.2%,表明了家庭暴力对青少年解决问题方面的错误引导作用,在校园生活中,当与同学发生摩擦与矛盾时,其受到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极易采取过激的方式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增加校园暴力的发生。同时很多家长存在“护短”现象,当青少年出现施暴行为时,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青少年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对其进行正面的引导与教育,而是帮其找借口为其开脱,使其道德观出现变差,不仅严重伤害被害人的心理健康,同时对施暴青少年的正确道德观建立造成严重的影响。被欺凌的青少年方面,如果被同学欺凌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安抚与公平的对待,则极易诱发了报复心理,同时造成其道德观的扭曲,因此需要学校与家长在及时处理其身体伤害时,及时安抚被欺凌青少年的心理。

2.2 对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影响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阶段,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均还处于逐步形成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发生的事情对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具体重要的影响,这个阶段出现的暴力现象,无论是网络、肢体及语言上实施暴力欺负及侮辱行为,其中存在的奢靡之风及腐败风气均对青少年的“三观”形成产生冲击。相关调查报道指出,近几年我国各地青少年的自杀率与过去相比逐年上升,自杀人群的年龄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发生率上升,心理研究者指出这与青少年受到的心身压力、学习压力的不正确的“三观”有关,校园暴力事件同时受到社会风气和青少年自身特点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需要社会、学校及青少年自身的共同纠正,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2.3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属于一个较为突出的叛逆时期,这个阶段普遍存在心理承受力差、心理状态波动大等现象。且青少年阶段的处理事情与解决事情是能力欠缺,其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热衷于独立思考。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加上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高期望,很容易出现片面甚至极端的思想与行为。同时青少年在遇到事情时,缺乏理性的思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爱模仿、易冲动且充满好奇心,极易容易情绪化,将朋友义气作为道德准则,因此在遇到问题时,盲目追求刺激而引发群体冲突。还有部分青年人生理发展特点突出,同时法律意识及生命意识薄弱,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不承担法律责任,这种不正确认知的存在敦促一些青少年在处理问题时,变得极端化与情绪化,使小矛盾得不到妥善处理,最终导致严重的不良学校暴力。

3、小结

青少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社会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又处于特殊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阶段。他们的文化消费能力弱,自我保护意识差,但是在现今信息量大爆炸社会环境中,他们接触高碳艺术作品的机会大大增加。大多数艺术生产者都将消费能力强、有经济基础的群体作为自己影视作品的假想受众,而长时间不考虑对于青少年群体的负面作用。所以,高碳化影视作品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却又十分棘手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施暴道德观暴力事件
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谐图趣语
许鞍华的三次“施暴”
试论劳动法的道德观
创新理念下大学生道德观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