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威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阐释人类学大师、美国人吉尔兹所著《文化的解释》一书,译释地方性的独特而不无神秘的文化形态,以“深描法”来探索人的行为表现意义。其续集《地方性知识》,对地方文化志(个案)进行深层分析,通过比较,论述民族性之间的深层差异。而“地方性”正是达此目的的途径。“Local knowledge”一词在中国大陆社会科学界一般译为“地方性知识”,也有人译为“地方知识”,本文取“地方知识”的译法。
2016年以来,笔者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搜寻资料、整理文献,获得第一手资料。根据笔者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学习运用地方知识的视角、理论和方法,从近代巴渝期刊文献所体现的文化形态入手,建立自己的学术空间。
1.1.1 期刊种类相对齐全。项目组成员历时两年,收集整理近现代在重庆地区出版的期刊2 090种。期刊种类繁多,既包括周报、旬刊、月刊,也包括双月刊、季刊、年刊以及不定期出版的期刊;既包括一般性期刊、学术性期刊,也包括行业期刊和检索期刊等;既包括各种公开的期刊,也包括各种非公开的、“内部发行对外秘密”的期刊;既包括油印的期刊,也包括铅印的期刊;既包括确定出版的期刊,也包括不知是否出版,仅仅申请登记出版的期刊。
1.1.2 期刊涵盖范围较广。巴渝期刊出版地来自重庆各地,以直辖前的重庆区划及现行的重庆行政区划为标准,期刊出版地来自主城各区,还有合川、江津、綦江、万州、涪陵、长寿、南川、永川、大足、黔江、璧山、潼南、荣昌、铜梁、垫江、梁平、奉节、巫山、开县、武隆、丰都、忠县、秀山、酉阳、彭水、石柱、云阳、城口等重庆各地。
1.1.3 期刊收集时间久远。期刊收录时间标准从近代重庆开埠到重庆解放。项目组成员撰写的期刊提要,按时间顺序排列。这2 090种期刊,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以创刊时间先后,按年、月、日顺序排列。只知创刊年,不知月份或日期的,排在该年或该月的最后面。创刊时间无法确定的,能推测出创刊时间的,按推测创刊时间排序;无法推测出创刊时间的,按最早一期的出版时间排列。只知申请登记时间,不知道出版与否,或者没有详细创刊时间的,按申请时间排列。抗战时期,大量期刊迁渝,迁渝期刊以在重庆出版时间排序。
1.2.1 期刊种数搜集完整。期刊种数共计2 090种,数量上超过以往的重庆近代报刊研究,发掘出一些以往未曾涉及的期刊。期刊的搜集是通过查阅《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915—1949》《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联合目录》《四川报刊五十集成》等书,查阅重庆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检索系统、上海图书馆的全国报刊索引、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民国中文期刊资源库等民国期刊网上检索系统,查阅四川省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百度等网络资源,还有查阅“晚晴和民国十一辑全文库刊期统计表”“重庆图书馆馆藏期刊统计表”和相关地方文献等。查阅这些资源后,共搜集到2 090种期刊。据此,再核实,合并改名、变异刊名的同种期刊后,共有期刊2 090种。报刊在出版过程中改名的,原名与改用名之间用“—”表示。同一报刊有其他名称的,在文中加以说明,不再单独列入。
1.2.2 提要撰写主要依据原件。期刊提要撰写主要是查阅期刊数字化原件,依据原件内容进行提要的撰写。通过查阅期刊的封面、扉页、目录页、版权页、封底、题词、发刊词、复刊词、迁渝启事、征稿简则、编后记、刊登的文章等,介绍期刊细节。
1.2.3 图文并茂是该项目的一个特点。在现存各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民国文献的保存难度最大。民国报刊大部分呈酸性,酸化和老化速度非常快。因此数字化保存期刊原貌是有效保护近现代期刊的一个有效方法。期刊提要中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于数字化期刊。插入期刊图片,能让读者一目了然看到期刊原貌,有效地保护了期刊原件,也让读者一饱眼福,为读者研究期刊提供极大便利。在查阅期刊过程中,主要选择期刊创刊号、迁渝那一期和停刊那一期的封面、版权页、题词、封底、发刊词、重要启事等包含重要信息的图片,插入提要中。
1.3.1 近代巴渝期刊可以再现历史,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近代社会作为大众媒体的期刊,面对多年的政治苦难,承担的责任具有多重性,它既是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同时又可能是历史的推动者。1938年内迁重庆出版的《边事研究》,旨在“呼吁民众关注边疆问题,详细调查,确实统计,制成方案,贡献政府,促进边疆事业开发”。该刊载文介绍边地政治、法制、军事、文化、宗教、社会等情况,考察边地实际资料,考证地理历史。并刊有“中英滇缅界务问题专号”“边疆国际关系专号”“抗战特刊”等专号。该刊的发行由政府主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其发行促进了广大仁人志士对边疆的关注。该刊是研究民国时期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研究国民政府推动边疆发展的原始史料。抗战大后方专业期刊,毫无疑问成为记录战争与革命动态的最重要的媒体之一。从本文列举的一些抗战大后方期刊的片段内容,可以窥见这些专业期刊涵盖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邮政、医学等各方面的珍贵内容和宝贵史料。
1.3.2 近代巴渝期刊可以挖掘历史,具有重要的档案价值。在抗战时期,有些期刊的内容在当时具有保密性质。《敌情研究》原名《敌情研究资料》,1939年3月创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三科编印,计划每十日出版一期。该刊由于内容与性质关系,专送各高级机关及各级政治部,作为研究敌情之参考资料,包括不少机密内容。《宣传通讯》1939年创刊,俞仲萱编印。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指导宣传工作的内部通讯,属于密件。其栏目有总纲,关于一般宣传,关于新闻宣传,关于电影戏剧宣传等。有些期刊还属于不对外发行的内参、内刊。在重庆的国民党中央工业试验所编行的《中工所通讯》,是国民党的科研机构油印的内部刊物。这些为后人挖掘历史、研究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档案价值。
1.3.3 近代巴渝期刊可以保存历史,具有不可再生的文物价值。近代巴渝期刊的创刊地,尤其是区县地区,由于缺少铅印的环境和条件,油印则成为了期刊出版、文字宣传的重要方法。该模式不仅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更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史实。文史学家郑逸梅曾提出:“油印本也是一种版本”。1939年1月在重庆创刊的《农放月报》、1938年2月迁重庆出版的《农情报告》,因蜡纸有磨损,印量太多就会模糊不清,所以油印的印量不大,一般就几十册,最多不超过二百册。油印本与其他印刷品相比,不易保存,具有不可再生性。加之出版发行的单本数量非常少,因而具有弥足珍贵的版本价值、艺术价值及文物价值。
1.3.4 近代巴渝期刊可以传播信息,具有多元社会文化价值。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看,期刊具有多元社会文化价值。如舆论阵地价值。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几次思想解放潮流,各派的思想观点、阶级立场、舆论斗争都是通过报刊这一媒体开展的。如1905在重庆创刊的《重庆商务公报》宣扬改良主义。
文学艺术价值,近现代文学、艺术史上的许多经典作品大多数都是通过报刊公之于世的。如1945年3月《突兀文艺》第3期发表了老舍的在复旦大学的讲演《关于文艺诸问题》,论述了老舍对写作、今后文学的趋向、文艺界近况的观点。中共地下党支持的刊物《春云》,1936年12月在重庆出版,邓友民、梁实秋、老舍、谢冰莹、方殷等名家在该刊发表文学评论,从文学的角度反映四川现实问题,深刻描绘农村实景,开展戏剧运动的报道,宣传抗战。期刊不仅是思想舆论阵地、文学艺术阵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报刊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学术价值。
本文是在此项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试着运用吉尔兹“地方知识”理论,尽量简洁地探索作为重庆文化载体的巴渝期刊所呈现的地方知识的特质和架构提出笔者的观点和看法。
与“地方知识”相关的术语无疑就是“知识”。对于“知识”这一概念,有学者在梳理了传统观点后提出:“经过证实了的真的信念才是知识。”有学者用实践的观点来解读知识,认为知识是人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某一事物的相对稳定的理解和领悟。这种观点肯定了知识在形式和类型上的多样性,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进而总结出:“知识的形式有两种:一、可编撰的知识,即在书本和各种媒体中都可以看到的知识;二、不可编撰的知识,即可意会的或缄默的知识,是在思考中得到的,一旦获得便具有了理解、管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巴渝期刊文献中所呈现的“地方知识”属于可编辑的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巴渝期刊文献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的优势,即“一种脉络化的文化媒介”,体现了任何文化和知识都不可能脱离“脉络”而独立存在。
地方知识是在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存在的,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离开人这个传播的社会主体,地方知识传播活动就不能进行。地方知识传播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有目的、有指向的活动。地方知识创新与发展的动力系统,在文化传播活动中,人类对信息的搜集、选择、加工和处理,处处都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彰显着人类文化的创新。地方知识的传播是双向的,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信息共享和双向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地方知识生生不息,延绵不断,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地方知识是人类独有的文化要素扩散传承的现象,是人类生存社会化和符号化的过程,是人类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精神创造活动,是传播者进行编码与解读读者进行解码的互动过程。
总之,就其特质而言,地方知识体现了文化媒介的社会性、目的性、创造性、互动性和永恒性,它是一种脉络化的文化媒介,它提供了了解及引导人类行为的规则,也规范着人类的传播行为。
不同的时空使人们对重庆有着不同的认知。重庆因战时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指挥中心,成为抗战大后方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而闻名世界。重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特个性文化,更有光辉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民主主义传统,是一个在历史和现实中多次改变历史进程的城市。
巴渝期刊(1895—1949)是笔者在两年时间里整理的近代重庆地区出版发行的期刊文献(1895—1949),它在巴渝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代表性。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巴渝期刊文献发生了多面向的变化:从媒介主体的角度而言,巴渝期刊文献的主要内容以地方各项事业为主转化为以抗战建国为最终旨归;从媒介旋律的角度而言,它从以媒体萌芽阶段宣传改良主义为主体到探索阶段以倡导改造社会、宣传新思想为主体进而转变为以爱国主义、自由民主为主体;从关注边疆的角度而言,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边疆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对西南边疆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给这一时期的专业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受众群体的角度而言,受众面由以面向机构、学校、学术机构为主转变为以大众为主。
依据笔者的整理与观察,就巴渝期刊文献的整理情况而言,地方知识由三个部分组成。
官方知识是主要由国家机器在社会持有、传播、解释和实践的知识。辛亥革命到抗战全面爆发的这一时期,巴渝期刊的内容多以地方各项事业的建设为主。不仅有重庆各地区的政务建设、党务建设、团务建设,还有各地区的医务、账务、市政、经济建设等。这些期刊刊载了各地区的命令、公牍、法规、政务、建设状况等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对本地“政务之进行,加以批评,或指陈得失,华当虚心采纳,随时改良”,“俾知夫取之于市民者,还用于之市民,庶几群策群力,一致赞襄,而本署之各项事业,乃得以次第兴举,使恶劣污浊之渝埠,一变而为繁华精洁之市场,足与沪汉并驾而齐驱”。
大众知识是主要由活跃在传媒舞台上的出版发行机构收集、持有、传播和实践的,有明显的追求主流文化价值的倾向,巴渝期刊中大众传播媒体是这种知识的重要来源。由于有专门出版机构的支持和专业制度的保证,刊物发行量大,影响范围广,这在当时算得上是期刊界的主流。出版机构不仅出书,期刊的编辑出版也是不可缺少的业务,如正中书局编发的《青年月刊》,黎明书局的《文摘战时旬刊》,生活书店的《全民抗战》。生活书店总经理徐伯昕说过:“凡是要自己经营出版的,至少须有个定期刊物,配合着它的出版方针,才能推广它的读物。”如《时事月报》在时局纷乱的情况下连续发行时间达15年之久,在国内40余个城市设有发行点,是民国时期一种大型时政类期刊,这些期刊办得好,深受读者喜爱,发行量大。
专业知识是主要由学术机构持有、传播、解释和实践的,涉及社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术传播和实践过程。《时事月报》的宗旨为:“以超然之态度,学术之立场,记载与研究中外大事,举凡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事件,无分中外,无不逐期敦请国内专家,作忠实之评述,学理之探讨,以供全国人士参考。”《新闻记者》是研究新闻学和新闻业务的园地,传播国内外新闻界信息,交流经验,提高青年记者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巴渝期刊文献所呈现的作为脉络化文化媒介的地方知识,实际上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尽管直到整理范围的下限为止的各种变化,根本上都在积极地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审时度势,慎终追远地发扬了巴渝文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知识。
以地方知识为视角针对巴渝期刊文献进行个案研究,在重庆尚不多见。它对地域社群和文化社群的经验、知识、文化的整合演变过程;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人伦规范意识、民间生产生活和文化现象及特点等,做出了一些新的记录、描述和分析、阐发,是对巴渝文化研究的一个小小开拓和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