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2)
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的约一百年中,中国文献辨伪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文献辨伪学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挖掘。其中,有关文献辨伪的一些核心概念,尽管有些讨论,但是各家观点不尽相同,没有比较公认的结论,一些概念尚未展开充分讨论,缺乏比较明确的结论。一个学科的概念可分为核心概念和一般概念,并由此组成了一个学科概念体系。学科的核心概念是学科中最关键、最基础的概念,文献辨伪学的核心概念主要有5个,即伪文献、文献辨伪、文献辨伪方法、文献作伪和文献辨伪学。本文拟对文献辨伪学核心概念进行辨析,明了概念定义、内涵、基本内容,规范概念名称,以期有助于文献辨伪学理论建设。
在文献辨伪学中,伪文献是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最难界定的概念,因为文献类型复杂而众多,文献作伪方法和程度也不尽相同。要想解释伪文献这个概念,还得从伪书的概念谈起,因为伪文献的概念是后起的,是借用了“伪书”这个概念。
“伪书”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西汉《淮南鸿烈·泰族训》:“至其衰也,为奸刻伪书,以解有罪,以杀不辜。”这里的“伪书”指的是伪造文书,“伪”为动词,伪造的意思。《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这里的“伪书”也是伪造文书。《史记·孝武本纪》《史记·封禅书》记载少翁因制作“伪书”被汉武帝诛杀,这里的“伪书”,是伪造的图书,“伪”为形容词,不真实、虚假的意思。《论衡》:“伪书游言,犹太子丹使日再中、天雨粟也。”“俗传蔽惑,伪书放流,贤通之人,疾之无已。”“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这三处“伪书”均指伪造的图书。可见,伪书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最初是指伪造文书或图书,也指伪造的文书或图书。后世文献中所称伪书,主要是伪造的图书。
清代思想家梁启超首先讨论了伪书概念:“伪书者,其书全部分或一部分纯属后人伪作,而以托诸古人也。”这种界定只是说明了伪书的性质。清代学者刘咸炘认为:“伪者,不真之称。伪书者,前人有此书而已亡,或本无此书,后人以意造伪书而冒其名,实非其人之作也。苟于此例有不具,则不在伪书之科。”作者界定伪书的范围有二:一是“前人有此书而已亡”,二是“本无此书”,“后人”对这两类书“以意造伪书而冒其名,实非其人之作”,才会产生伪书。
古典文学家罗根泽认为:“中国古书里边有许多挂名某人而不是某人的著作,诸书皆然,子书尤甚,无以称之,称之曰伪书。”学者张君炎认为:“所谓‘伪书’,就是指有的古书虽然署有作者,但却不是此书的真正作者,是他人冒名伪造的古代文献。也可以说,凡作者姓名或著作时代不可靠的古代文献都可以称之为伪书。”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认为:“所谓伪书,就是一书的公认著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著者及时代,这书即被称为伪书。”古文学大家陶敏等认为:“一般来说,凡是所署责任者与实际责任者不相符的文献,都可称为伪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三夕等认为:“伪书就是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及内容假造的古典文献……所谓‘作者不真’,即在书名页、作者项、序跋等文献形态上明确标明的作者姓名是不真实的。所谓‘年代不实’,即在文献形态上明确体现出的文献产生的年代是不真实的……所谓‘内容假造’,即在具有特定作者、年代的图书文献中加入某些非故有或应有的内容,或借助某些故有图书文献(大都是亡佚的古典文献)的名称而编造新的内容。”
上述各家关于伪书概念的界定,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也都有涵盖不周、相互重叠甚至逻辑不清的地方。“内容假造”与“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基本上是重叠的,而且内容假造,属于“伪事”,不一定是伪书。伪书经辨别后,有的可作真书使用,即当做实际创作年代的图书使用,而伪事无论怎样辨别,其本身都是伪的。“借助某些固有图书文献的名称而编造新的内容”基本上属于“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凡作者姓名或著作年代不可考的古代文献,都是伪书”这个界定中的“不可考”扩大了伪书的范围,从逻辑上说,不可考的古代文献只是不能确定为真文献,但是不能认作伪文献,否则就是“有罪推定”。同时,这两个表述都把图书和文献画上了等号,显然是不恰当的。至于伪文献,不能简单地把上述关于伪书的界定中的“书”换成“文献”,因为古今中外文献类型很多,图书只是文献的一种类型,伪文献的情况远比伪书更复杂。
历史学家任继愈曾提及“伪文献”一词:“有幸生为近代人,可以不受古人旧传统的局限,有可能从文化整体的高度来看待一切‘伪书’‘伪文献’。”其首先举出伪书,再举出伪文献,可知其心目中伪书和伪文献两者并不是并列关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佟大群认为伪文献是指“经过各种手段伪造的文献”,“主要包括窃取并掩为己有,将已有或已著文献托名他人,改书版冒充旧本(多是书商行为)三方面内容”,似乎把伪文献的范围扩大了,因为伪本是版本问题,与伪文献不在同一个范畴。伪书不是伪本,也不包括伪本,伪文献也不包括伪本。
考虑到古今中外文献产生过程的差异和文献种类的多样,笔者尝试着给伪文献下一个定义:伪文献是标注书写年代与实际创作年代或署名著者与实际著者不符的文献。
这里所列的两种情况,主要是考虑到伪文献的复杂性,试图涵盖所有的伪文献。不同类型的伪文献有其共性,但是也确实有些类型的伪文献有其特殊性。
关于这个定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笔者以为,这样的界定不仅可以描述宋代以后的文献,也可以回答有些学者可能会提出的关于先秦汉魏文献的复杂性问题。文学博士管宗昌认为杜泽逊的界说“在许多文献特别是先秦诸子书处本标准并不完全适用。先秦诸子书的著作权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先秦诸子书多为门派之作,显然用机械的方式断定其著者与时代就很难看清其本来面目”。这种批评不无道理,因为先秦诸子书著作权问题确实比较复杂,比较适用于从标注书写年代与实际创作年代是否相符来衡量。不过,先秦诸子书又没有标注书写年代,也难以明确显示实际创作年代,我们只能大致考定其中一部分文献的写作或形成年代。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先秦诸子书也可以从署名著者与实际著者是否相符来考察,下面笔者尝试着做个解释。
先秦诸子书的著作权问题自然很复杂,但是这种复杂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因为先秦诸子书的编撰和流传的复杂性。先秦诸子书的编撰和流传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先秦诸子自己不著书,多是门人宾客弟子或后学把诸子的言论和该诸子后学的有关文献汇编而成,著作权难以确定,但是这种复杂在明了古书著作体例后,并不会造成多少误解,也就是说,知道了这种复杂,而这种所谓的复杂在当时却是常态,我们也只需视为常态即可。其二是对先秦诸子书的误解缘于后世的失误。后人不知先秦诸子书编撰和流传的复杂性,而对著者进行简单化处理,这是后人误认的结果,与先秦诸子书无关。先秦诸子书本身很少存在真实作者和署名作者不符的情况,我们不能把后人由于对先秦诸子书作者署名简单化而造成的真实作者和署名作者不符的失误归罪于先秦,先秦诸子书也不应承担后人失误的责任。张舜徽称:“古书例无作者姓字,后人一一为之补题。”很多先秦诸子书不署作者姓名是正确的,因为确实很难说谁是真正的作者,因此补题作者本身就是错误,补题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失误。张舜徽举出了几种误题情况,例如有误以传学之人为著书之人者、有误以后世之书为古人之书者、有误以注述为著作、有误以承学为先师,正是这种补题造成了部分先秦诸子文献署名著者和实际著者的不符。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书籍体例发生了一些变化,初唐魏徵等人在不知古书体例的情况下,为了与后世书籍的著者著录整齐划一,《隋书·经籍志》把本未题写实际作者的古书按照书名中的诸子(学派代表人物)题写为实际作者,造成了先秦诸子书署名著者和实际著者的混乱,导致诸多文献蒙受不白之冤。
第二,伪文献的范围与伪书不同。伪书只是伪文献的一种类型。所有类型的文献都存在作伪问题。文献除图书以外,其他形式如公文、契约、书画,只要署名作者或标注书写(签署)年代与实际作者或创作年代不符,就是伪造的。
第三,伪文献和伪本、盗版不同。伪本是标注出版年代与实际出版年代不符的文献的版本,但是伪本不会改变作者和内容,不属于伪文献。无论采取何种方法作伪,伪本都是在版本上造假,伪文献则是署名作者与实际作者或标注书写年代与创作年代不相符合。任何伪本的制作都是在文献(包括伪文献)产生之后。盗版是版本作伪的一种情况,是以低成本仿造真版本,以伪造冒充真实,属于伪本,是一种侵犯版权的行为。
第四,有些文献中掺入部分造假的内容,这些文献不是伪文献。传世文献,尤其是早期文献,在流传过程中被改动,包括窜改文字,增删内容,颠倒篇章或段落、句子次序,在古代是常态。抄写者和编辑者,都可能是改编者。后世出版的文献,因为版本的不同,同一种文献在文字或内容上也都有一定的差异,也是常态。所以一些古文献,出现一些错讹,颠倒,甚至出现现代才有的文字、典章制度、语法,这是校勘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一定是伪文献。
文献作伪就是有意或无意制造伪文献的过程,其结果是产生伪文献。文献作伪是跟随着文献的产生而产生的。“文学中的赝造行为,几乎同文学本身一样的古老。也许它们彼此之间仅有一小时的距离。在创造的脚跟之后,紧跟着就出现了模仿,然后便是赝造。而每一个莎士比亚都有他的捉刀人。”
伪文献是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世界上凡有文献存在的民族都有文献作伪现象,伪文献数量和类型繁多。伪文献和伪本不同,文献的伪版本,尽管方法层出不穷,但都是有意作伪,而且作伪目的单纯,即纯粹出于射利的目的,就是王重民所称的“作伪心劳益拙”。而文献作伪动机复杂,大致分为有意作伪和无意作伪。有意作伪,例如托古自重,政治或学派之争,炫名,当然也有牟利,尤其是政治利益。中国古代文献作伪在邀赏或射利方面,大多只是蝇头小利,但是,一些矫诏或编撰伪文献陷害政敌,却有很大的政治利益,不过陷害者自身往往地位很高,旁人也是心知肚明,这样做的风险太大,并不常见。无意作伪也有很多表现,例如误题作者造成署名作者和实际作者的不符、某文献因后人续写部分不详而与原作相混淆、某文献因后人编辑之误而掺入他人作品。
关于文献辨伪,前人和时贤给出的界定并不多。张三夕等认为:“把古典文献中那些有伪的图书文献,或某部图书文献中有伪的内容、篇章揭示出来,这就是‘辨伪’。”文献辨伪“主要是辨识古典文献的真伪,其任务是认定图书文献的真实作者、年代,体现其原本的文献归属,而考证认定图书文献形成的真实年代则是文献辨伪的核心内容。每一个人都是特定历史年代的人,所以图书文献真实作者的认定也就具有了年代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献辨伪也可称为文献年代学”。张大可认为:“辨伪,指对典籍文献真伪的鉴别考察。”黄爱平等认为:“辨伪,就是运用相关的知识与方法考辨历史文献中的伪书和伪文。”
这些界定已经基本明确了文献辨伪的内涵(张三夕等把图书文献并列,张大可把典籍文献并列,不当。图书或典籍是文献的一部分,文献包括了图书或典籍)。
笔者尝试着给文献辨伪更明确的界定:文献辨伪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辨别文献真伪的过程,其目的是考辨出文献形成的真实年代和真实作者。
文献辨伪不仅仅是辨伪,即把过去认为的真文献或疑伪文献考定为伪文献,也有辨真,即把过去认为的伪文献或疑伪文献考定为真文献,所以文献辨伪就是文献“真伪”的双向考辨过程。在文献辨伪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如此。具体来讲,张三夕等人所谈辨别古书真伪会产生五种结果,基本上还是符合实际的:第一,一部被认为是真的古籍,经过考证可能被判定为伪书;第二,一部被认为是伪的古籍,经过考证可能被恢复全真的身份;第三,一部被认为是伪的古籍,经过考证虽然被恢复了全真的身份,但是其中夹杂着某些伪的文段;第四,一部被认为是伪的古籍,经过考证可能被恢复半真的身份,即其中某些篇章有伪;第五,一部被认为是全伪的古籍,经过考证可能被发现某些真的文段。
文献辨伪的核心是考定作品的年代。作品年代确定了,真伪也就确定了,这与其他类型的古物的真伪鉴别是一样的。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的书名以及第四章《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的章名,都着眼于年代考证,但是在具体辨伪方法上,梁启超却很少涉及年代考证。罗根泽《〈管子〉探源》(中华书局,1934)对《管子》76篇的成书年代进行逐一考察,并称:“余以为与其辨真伪,无宁考年代,始为有功于古人,有裨于今后之学术界也……考年代与辨真伪不同,辨真伪,迹追依伪,摈斥不使厕于学术界,义主破坏;考年代,稽考作书时期,以还学术史上之时代价值,义主建设。考年代,则真伪亦因之而显;辨真伪,而年代或仍不得定。”这已经说得很透彻。李零认为,通过对出土简帛书籍的研究,“辨伪”学在方法上就有问题,“前人所论真伪,不但标准难以成立,作伪动机、诱因和手段的分析也多属误解”,这门学问应该更名为古书年代学。郑良树也主张这门学问称为“古籍时代学”,这方面的研究则称作“古籍时代考”,他认为只有就篇章的作成时代、流传时代和传播情况加以考订,学术界才能将古籍的真实情况说得准确,郑氏的古文献辨伪的论文集称作《诸子著作年代考》,内容都是有关诸子作品真伪考。笔者认为,从文献辨伪学的角度,如果把“古书年代学”或“古籍时代学”称作文献年代学,也是成立的,甚至更规范。文献辨伪中,考定文献形成的真实年代是文献辨伪的核心内容,文献真实作者的认定也就具有了年代意义,因此,所谓文献辨伪,可以称为文献年代考,而文献辨伪学,可以称作文献年代学。
文献辨伪方法是指在文献辨伪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文献辨伪是一种复杂的学术考证实践,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才能完成。古今中外,不同时期都有文献辨伪方法,文献辨伪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文献辨伪方法是一个体系,既有学理方法,也有技术方法。学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文献的内容进行辨伪,技术方法是利用仪器设备等技术手段完成的,例如纸张、笔迹、墨水、印泥的鉴定技术,在最近数十年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较快,为文献辨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文献辨伪方法既有适合于所有类型文献的一般方法,也有适合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别文献特点的特殊方法。一个时期、一种类型文献的特殊性越多,文献辨伪方法就越特殊,例如先秦汉魏时期文献与宋元时期以后文献的辨伪方法就有差别,书籍与书法作品的辨伪方法也有差别。不能指望所有文献辨伪方法适合于所有时期的或所有类型的文献,既然文献类型存在差异,就必然存在不同的文献辨伪方法,试图把适合于一个特殊时期或特殊类型文献的文献辨伪方法作为一般文献辨伪方法,或者作为其他不同时期或类型的文献的辨伪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这样,我们庶几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献辨伪方法方面的纷争。
辨伪学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举凡科学、文献、史实、文物、器物等等,都牵涉辨伪,因此,不能笼统地把辨伪学等同于文献辨伪学。从学科范围来讲,如果辨伪学得以成立,文献辨伪学也只是辨伪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当然,文献辨伪学也是文献学的分支学科。
关于文献辨伪学,学界所给出的界定也不多。孙钦善称:“辨伪学是古文献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内容是研究考辨古书真伪的方法和问题。辨伪是一项鉴别史料的基础工作,对于整理古籍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张大可认为:“辨伪学以辨伪工作和辨伪成果为研究对象,包括对辨伪理论、辨伪方法、辨伪历史的研究。”黄爱平等认为:“辨伪学,是关于古书辨伪的系统的知识、理论与方法。”这里只是指出了文献辨伪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且把辨伪学局限于古书,似乎没有揭示文献辨伪学的真正内涵。
笔者认为,文献辨伪学是研究文献辨伪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文献辨伪学研究的对象不是伪文献,而是文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文献只有经过辨别,才能知道何者为真,何者为伪,既包括文献的辨伪,也包括伪文献的辨真。伪文献只是文献辨伪的结果。
古今中外文献都有作伪问题,因此文献辨伪学是国际性的学术领域,我们不能把文献辨伪学限定在中国,更不能限定在中国古代,而是应该立足世界。文献辨伪学历史悠久,流派众多,辨伪方法多样,与社会和学术关系密切。文献辨伪学的研究内容丰富,领域广泛,主要有:1)文献辨伪学理论研究:包括概念术语、文献辨伪学研究对象、文献辨伪学研究内容、文献辨伪学研究任务、文献辨伪学学科体系、文献辨伪学学科属性、文献辨伪的目的、文献辨伪的意义、文献辨伪学学科地位和文献辨伪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2)伪文献研究:包括伪文献的类型、伪文献的样态、伪文献的危害和伪文献的价值等。3)文献作伪研究:包括文献作伪目的、文献作伪历史、伪文献的产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和文献作伪的手段与方法等。4)文献辨伪学史研究:包括文献辨伪学源流、文献辨伪方法的演进、文献辨伪学家、文献辨伪学著作、文献辨伪学流派、文献辨伪学发展规律和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文献辨伪学的特点等。5)文献辨伪方法研究:包括中国文献辨伪方法、异域文献辨伪方法、文献辨伪一般方法和文献辨伪特殊方法等。6)文献辨伪学研究方法研究:包括文献辨伪学研究哲学方法、文献辨伪学研究一般方法和文献辨伪学研究专门方法等。
文献辨伪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文献辨伪学研究的主体内容。
文献辨伪学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文献学分支学科,除了文献辨伪方法不断完善外,文献辨伪学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历史上的文献造伪和辨伪留给我们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文献造伪呈愈演愈烈之势,文献作伪方法层出不穷,甚至形成了文献造伪的链条,谋利成为当代文献作伪的主要动机。而今后仍然会有大量的文献造伪,这给文献辨伪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文献辨伪学的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文献辨伪学概念的讨论,有利于文献辨伪学学科建设。但是,一方面,文献辨伪学概念的讨论目前还比较薄弱,另一方面,由于文献自身的复杂性,也给我们讨论文献辨伪概念带来一些困难。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引起文献学界对文献辨伪学理论研究的重视,使文献辨伪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