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品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楹联习俗”榜上有名。12年过去了,各级楹联学会似乎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收益。个别视对联为纯文学的人士甚至还因之使“楹联”沾上了“习俗”二字而耿耿于怀。其实这都是因为没有弄清对联文体与对联文化的概念而造成的偏差。对联,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更是一门包罗宏富的社会文化。要客观地认识对联,首先应该从宏观上厘清楹联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以至人类主流文化的关系。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现代文明以极大的加速度迅猛发展。“全球化”的大趋势,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个体和族群生活方式同质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正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于是,如何在融入人类主流文明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便成为考验各个民族和国家生存智慧的一大课题。在这个大背景下,国院务分四批公布了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首批便进入这一名录,说明了对联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弘扬对联文化指明了一个方向,即努力推动楹联进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在宣传上造成声势,形成影响,不论最后的成功何时到来,单是这种宣传的效应,就已经让对联文化进入了更多国人的视野之中。在这种自我宣传和自我推介工作中,作为国内唯一有正式刊号的《对联》杂志,理当担负起更多的职责。因为《对联》杂志有着与国内外论文数据库和检索系统联网的独特优势,是对联界面向国内学术界乃至面向世界的唯一窗口。
1984年11月的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和1985年元月的《对联》杂志创刊,是中国当代对联文化史的两个实质性的起点,34年来,《对联》杂志的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但这份刊物对于当代对联文化的卓越贡献,是有口皆碑的。对于对联文化未来的发展来说,申请进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大范围内保护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远的工作目标。从更基本的层面来说,努力发掘对联文化自身的内生动力,促进对联文化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客观条件,让对联文化赢得更多更广泛的关注,以争取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都是更为实际、更为具体的任务。《对联》杂志多年来致力于对联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在提高当代对联的创作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方面,做了大量的扎实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此杂志扩版的历史关键期,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联》杂志必将取得更大的辉煌。
近年来,中国楹联学会蒋有泉会长大力倡导“大楹联”的理念,提出“对联文化应该是社会的基础文化和全民文化”的观点。要恢复对联文化“基础文化”的地位,需要《对联》杂志以严谨的学风做更多扎实有效的工作;要恢复对联文化“全民文化”的地位,更需要《对联》杂志再次成为全国的明星期刊,在最广泛的社会大众中找到自己扎根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