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华
作者:叶小华,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1955年,美国的迪士尼乐园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替自身产品做宣传,让员工穿上米老鼠服装供游客赏玩或拍照留念,此后米老鼠、巫妖王、高达等角色开始从动漫中走了出来,出现在广大人们面前。最早意义的Cosplay由此诞生。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世界科幻年会上,日本著名动画家高桥伸之受到身穿戏服的科幻爱好者的启发,最早创造并使用了“ Cosplay”这一词。其后Cosplay文化在日本广泛流行起来。
Cosplay 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称,是一个合成词。“Costume ”是指“(某地或某历史时期的)服装”以及“(戏剧或电影的)戏装”,而“Play”是指“扮演,表演”。因此,Cosplay经常被译作“服装扮演”或“扮装游戏”,是指利用服装、道具、饰品以及化妆等各种先进手段进行角色模仿和表演的活动。后来人们就习惯了将Cosplay简称为Cos,从事Cosplay 活动的表演者则被称之为 Cosplayer或Coser。
最开始接触Cosplay的人往往会被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吸引,在Cosplay文化的不断发展中,不少青少年开始越来越追求华美的画面,除了服饰和道具上特别精美外,照片的后期制作也是精益求精,耗资巨大。一些青少年在Cos中喜欢把照片中的自己加工成漫画人物一样尖尖的下巴和修长的身形。
Cosplay最早面世的时候,其扮演对象的主要来源是动画和漫画,现在已经发展到文学作品、游戏、视觉系乐团、影视作品、原创人物等等。由于我国的ACG产业尚未完全成型,动画、漫画和游戏市场的规范尚未完全定型,使得许多境外的动漫和电子游戏作品通过非正规的渠道进入我国。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普及度的提高,青少年可以越来越方便地从网络上得到各种最新的ACG作品资源。
综上所述,Cosplay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必须关注他们所推崇的文化。因此,我们应该正视Cosplay文化,要在正确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促进Cosplay文化的健康发展。
1.1 加强对扮演对象来源和相关社团、活动的监管
由于青少年在选择角色扮演的来源时,国外的ACG作品占据了非常大份额,所以对国外的ACG作品要实行严格审查,要制定国家统一审查的标准,设定较高标准,并不断完善流通渠道等。另外,我国也应该特别重视并鼓励支持引导本土ACG产业的快速发展,制作更多优良的国产ACG作品来带动我国Cosplay文化的不断前进与发展。
1.2 通过舆论宣传用主流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我国现阶段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加强和巩固这一价值体系对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平衡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因为青少年身上存在的不成熟性和较强的可塑性,所以我们在给予青少年文化选择自由的同时,应该为他们确立基本的价值观和指导思想。不断强化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是青少年流行文化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也是Cosplay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前文已经提到,国家应该鼓励支持引导本土ACG作品的健康发展,但是最需要关注的还应该是创新这一环节。自20世纪80年代之来,中国的动漫作品虽有一些具有探索性的成果问世,但还是缺少有反映强烈的作品,因此不得不将Cosplay的大片天空拱手让给外国动漫。在Cos界有名的岚陵萧萧声就曾对记者说过:“我也想要cos中国自己的动漫,可产品太少,而且没有思想。”这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许多国内Coser的心声。
参考文献
:[1]Kinko Ito,Paul A. Crutcher.Popular Mass Entertainment in Japan:Manga,Pachinko, and Cosplay[J].Society,2014(1)
[2]成実弘至.コスプレXIIItf社会 :サ(Ⅴ)カFIチャーの身体文化[M].RAりfk房,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