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郭沫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8-11-13 07:43
郭沫若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乐山郭沫若研究

何 刚

(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四川 乐山 614000)

2018年4月13至14日,由乐山师范学院、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新文学史料》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郭沫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成功举行。在会议开幕式上,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胡丹致欢迎词,中国郭沫若研究会执行会长蔡震,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会长彭邦本,《新文学史料》编辑部主编郭娟,日本郭沫若研究会会长岩佐昌暲先后致辞。开幕式由乐山师范学院副校长杜学元主持。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七十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张恩和教授、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教授、四川大学王锦厚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谭继和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祁和晖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北京大学商金林教授、四川大学曾绍义教授等前辈学者;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岩佐昌暲先生、日本九州中日和平友好会事务局长伊藤友子女士、美国维拉诺瓦大学教授周海林女士、苏丹大学中文系主任巴达伟先生等海外学者也参加了研讨。

大会共收集论文40余篇,涉及郭沫若的生平家族世系研究、思想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历史与考古研究、科技教育研究、翻译研究、书法研究以及研究回顾等多个议题。经过两天的研讨,学者们一致认为:郭沫若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一生与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他爱国爱民的坚贞情怀、推陈出新的开拓魄力、锲而不舍的钻研勇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伟大的民族文化全面复兴时代,郭沫若留下的精神文化财富仍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史料、佚文及生平世系研究

此次会议披露了一批重要史料、佚文、题词等,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岩佐昌暲从郭沫若留学期间的福冈县立图书馆藏书中,探寻对郭沫若的文学活动可能产生影响的著作,同时通过对这些著作的调查,解析了促使郭沫若文学活动展开的触媒及影响;清华大学图书馆何玉老师依据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保钓资料,对1972年郭沫若与美国耶鲁大学保钓会的书信往来进行梳理考察,发现这是保钓运动期间我国领导人给海外保钓运动团体的唯一一封公开信,是中国政府对于保钓运动与保钓团体最直接的书面表态,它对于海外保钓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南科技大学教授袁洪权围绕郭沫若致“×祖平”信做了文史考释,依据信件的内容和复印件判断出收信人“×祖平”为时在重庆大学中文系任教的邵祖平教授,信件的写作时间为1952年2月17日,信件透露了共和国初期有关鲁迅评价的细节。

在生平研究方面,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教授梳理了郭沫若为中国科技事业和高等科学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如郭沫若早年留日学医,受到近代科学观察、实验、实事实证的科学方法的训练,为其日后从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作为中国科学院奠基人,郭沫若对中国科学院的组织建设、学部建立、网络人才、国际交流、特殊时期勇顶逆风、改革开放恢复业务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郭沫若抱病书写会标横幅,坚持出席开幕式,书面的闭幕词“科学的春天”,更成为郭沫若一生最后的绝唱。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龚明德对郭沫若和茅盾在广州出席1937年12月的“文艺座谈会”、郭沫若1946年1月15日的活动、1946年3月9日郭沫若题诗的社大“聚餐会”等五个生平史实进行考证;乐山师范学院廖久明教授针对近日出现的《郭沫若归国抗战始末》一文的多处史实错误,就郁达夫1936年底到日本去的原因和情况、郁达夫1937年为郭沫若归国事所做的努力及所起的作用、王芃生在郭沫若归国问题上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乐山师范学院陈俐教授查阅了福建宁化县和上杭县相关族谱和文献资料,同时实地到乐山沙湾区轸溪乡进行田野调查,确定郭沫若家族确实在清朝乾隆时期从宁化迁来乐山沙湾定居,由于福建郭氏基本都是“汾阳天下”,以上杭为中心的闽西郭氏宗族又基本都是郭子仪的第十四代子孙、上杭开基始祖郭福安的后裔,推断出郭沫若家族是“汾阳世第”,且属于郭福安一支的后裔,应该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乐山市文史专家唐长寿先生对郭沫若乡土著述中关于乐山城地理方位、河流流向、“青衣江”名等的“错讹”进行了解析,认为这源于古代乐山地方文人的认知,是郭沫若就读乐山时乡土教学传授给他的知识。从郭沫若乡土著述中的“错讹”,可知乡土教学对中小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辰对“孤军”到底能不能成“派”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要还原到历史场景之中,在各方对于这一问题的表述里,寻找其来龙去脉。认为从1920年代“孤军”诞生之日起,持不同政治见解的各类人群对“孤军”是不是“派”这一问题的认知就存在着明显差异。而在这种差异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孤军》成员和马克思主义者这两类人在解读中国社会时的不同思路。四川大学周文博士通过重新审视郭沫若的“转向”问题,意图在民国社会历史情态和“大文学”视野下揭示左翼文人内在心灵转变的精神轨迹,呈现文学在文化核心价值建构中的参与路径和方式,以郭沫若的精神变迁来认识一个团体或者一个时代的集体心灵转变。认为与鲁迅的“回心”不同,郭沫若转向的支配法是“回史”,即“以文入史”。“史”在郭沫若思想与创作中具备高度的意义生成性,是“郭沫若”得以确立的基础。“弃医从文”、“以文入史”是郭沫若人生的两次重要选择,其旨归并非是文学或史学,而是改造社会、再造中华文明。

二、文学研究

首先在郭沫若旧体诗词研究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蔡震指出,在郭沫若的文学生涯中,前后延续了七十余年的旧体诗词写作,是哪一种文体形式的写作活动都无法相比的。对于郭沫若的旧体诗词创作活动与作品,要有整体的考察、认知和了解,需要“全览”,全面阅读。随机选取一些作品篇目,或者仅依某一时间段的作品,不好来评说所谓郭沫若的旧体诗词创作。这是一个需要郭沫若研究大力关注的领域。郭沫若旧体诗词的研究,有大片待开垦的处女地。我们在这个研究领域去耕耘了,收获了,我们或者才能说真正认识了诗人郭沫若。四川理工学院教授唐瑛从文化碰撞的视角审视郭沫若旧体诗,认为现在再返过来细观郭沫若全部的旧体诗创作,不难发现蕴藏在这些诗词创作背后的经验、教训乃至于人生得失等。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邓利对郭沫若文学活动中的疾病书写进行专门论述,认为郭沫若是一位作家,也曾是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的留学生,同时还是一个疾病缠身的病人。郭沫若的三重身份构成了他创作的三重维度——文学、医学、疾病,郭沫若的疾病书写丰富了疾病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同时也丰富了文学批评的内容,是近代科学方法的文学实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较高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斌认为,在郭沫若《反正前后》《黑猫》中,比起“我”的性格心理和成长经历,叙述者的声音在自传中占了更重要的地位,也更值得分析。而叙述者的声音,代表的是1929年写作这两部自传时的郭沫若的思想观念。事实上,郭沫若写作这两部自传的主要意图,是为了表达他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认识。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涂鸿提出,“创造”与“毁灭”在郭沫若的早期诗作中极具时代意义与象征色彩的意象,包含了多重的含义,有诗人对旧时代、旧自我的否定,也有诗人不满现实,寻求再生的情绪传递,诗人以此来传达自己的生命体验。郭沫若早期诗作中反复出现的“创造”与“毁灭”的诗歌意象,实际上是诗人早期诗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具有深刻寓意的符号,这是郭沫若的早期诗歌创作一个重要的精神载体与五四革命精神的显现,同时也是诗人独特的人格精神与独特的诗歌艺术得以充分显示的重要原因。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咸立强认为《女神》文学史经典地位的确立,首先源于诗集文本自身的经典性,其次则与《女神》的相关阐释与评价密不可分。《女神》的原创性及其多次版本修订显示了《女神》自身经典化的发展轨迹,而相关的阐释与评价彰显的则是《女神》的外部经典化情况。

在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在读博士唐文娟提出,围绕《孔雀胆》的评价,牵引出了城市商业演剧空间中两种相互角逐的力量,即在量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市民观众与少数由剧作家、导演、演员、批评家等组成的戏剧从业人员。《孔雀胆》评价的反差标志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问题的存在。而郭沫若站在民众的立场,将看似戏剧审美层面的问题给以了政治性的转换,从而为思考市民观众“趣味”及城市文化形态提供了另一种路径。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高明认为,随着《甲申三百年祭》在各根据地的流传,引发了“甲申史剧”上演的热潮。这些剧作虽然基于主题和题材的类似性,但在转变为戏剧艺术的过程中,从编剧、导演、表演和接受等各个环节,都衍生出新的含义。其既是政治的形象化、形式化,同时,在艺术上又获得了升华。

三、翻译研究

郭沫若的翻译研究也是此次会议研讨的内容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何俊搜集整理了郭沫若的散佚德语译诗,比如余文炳翻译的歌德小说《迷娘》、郭沫若诗剧《女神之再生》、田汉翻译的日本学者论文《歌德诗中所表现的思想》以及郭沫若、宗白华和田汉三人通信集《三叶集》中的译诗等,以期较为全面地再现郭沫若德语译诗的本来面目。同时在对比分析不同译本的基础上,探究了郭沫若《给迷娘》和《弹琴者之歌》两首诗的翻译得失。同时指出,根据现有资料可以考证出郭沫若译有56首德语诗歌(或片段)。这些都是翻译家郭沫若译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篇目还引起了众位翻译名家的重译,甚至持续至今,殊当重视。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彭建华对郭沫若对海涅的翻译与接受进行研究,指出郭沫若翻译了4首海涅诗歌,曾试图翻译《海涅诗集》而未果。郭沫若积极评价了海涅的诗歌,并持久而深远地接受了海涅的启发。郭沫若对海涅的阅读和翻译显然受到了日本学界的影响,郭沫若的阅读包括海涅的英译诗集和德语诗集,个人的选择与时代的风潮决定了郭沫若对海涅诗歌的接受,海涅持续并深入地影响了郭沫若的白话新诗创作,但更多是启发而不是“误读”。乐山师范学院教授张慧通过对比分析郭沫若翻译的两节惠特曼自由诗Song of Open Road(《大路之歌》)(郭译《坦道行》),揭示郭氏英语诗歌翻译未被人们发现的亮点与不足。郭沫若汉译的惠特曼自由诗《坦道行》体现了译诗的时代特征,从内容到形式都贴近原诗,做到了神形兼备,突出气韵;译文显豁,意象鲜明;用词虽文白杂糅,但并不影响译诗整体风格,且使译诗简洁凝练,更好地传达出原诗气韵。

四、学术研究

在郭沫若的学术研究方面,乐山师范学院教授杨胜宽对郭沫若论“易”的观点变化及其时代关联性进行研究,指出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中叶,二十余年间郭沫若对《易》的研究经历了感性直观认知到科学辩证评价的发展演进过程,其观点随时代形势变化和自身思想转变而发生改变,总体上先高后低、先感性后理性,成为其认识和评价《易》的突出特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小平提出:郭沫若在继承郑玄、吴大澂、王国维的观点基础上,尊重原始文化的规律,将对甲骨文字形的考察与“植物崇拜”、“生殖崇拜”理论结合起来,以文学家的想象能力,对甲骨文的“帝”字进行了创造性阐释,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跨学科研究的视野,严谨求实和自我反省的科学态度,以及他践行的“多重证据法”,为20世纪以来当代中国的历史研究和学术发展开了风气之先。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郭士礼从“人民本位”的视野考察了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的写作,认为“人民本位”是郭沫若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其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不论是抗战时期的屈原研究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翻案之作,均是立足于此。作者的人民思想、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人民性、推动社会进步是“人民本位”的主要内涵。只有将《李白与杜甫》纳入到“人民本位”视野下进行考量,方能对其有一个相对客观而又精准的认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李晓宇对郭沫若的“显微镜”观察法进行专门考察,认为郭沫若的“显微镜”观察法将自然科学方法带入社会科学领域,既是郭沫若学术思想形成、演变的关键环节,又是中国现代唯科学主义的重要构成部分。“显微镜”观察法从郭沫若早年在日本接受系统的医科教育开始萌芽,到二十世纪30年代正式提出,并成功运用到甲骨文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抗战时期政治经济研究,形成了一套具有郭沫若特色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五、研究评述

此次研讨会上,多位学者对以往多个领域的郭沫若研究成就进行回顾和评述。四川大学教授曾绍义对王锦厚教授的《在郭沫若研究的路途上》及其数十年对郭沫若研究的坚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著是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学术著作,其理由是它集史料性、论辩性、真理性于一书,既是一位年逾八旬的前辈著名学者数十年研究郭沫若所经所遇、所思所得的回顾和总结,也是郭沫若研究的一份新贡献,对于年轻学人校正学风、探求真理更是具有启示意义和效仿作用的!曾教授最后提出:郭沫若是文化巨人、“球形”天才,郭沫若研究是无止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郭沫若的认识会更加深入、更加准确,只要我们像王锦厚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正确方向,毫无懈怠地行进在郭沫若研究的路途,更充分地占有资料、深入地开展论辩、更勇敢地探求真理,我们就一定会为郭沫若研究做出更多贡献!西华大学副教授王学东就海外郭沫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蔡震。他们指出:在海外汉学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郭沫若无疑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作家。日本是海外郭沫若研究的重镇,不仅研究郭沫若的学者比较多,而且持续、扎实地进行郭沫若研究,并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出版会刊,研究水平总体上比较高。中日两国的学者在做学问的路数上有所不同,当然也就各有长短。不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不同,两国的郭沫若研究可以有很好的交流和互补。西南交通大学在读研究生孙泽仙对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在郭沫若古文字研究方面,主要是从宏观上阐述郭沫若甲骨文研究的成就、特点和方法,真正将其甲骨文研究成果整合成独立专题来进行研究的情况较少。认为郭沫若古文字研究成果不少,但从语言学、词汇学角度研究出发的研究较少,这将是郭沫若古文字研究的发力点。乐山师范学院副研究员何刚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甲申三百年祭》研究进行了评述,认为在新的时代和学术环境中,针对该文的研究既有在政治解读方面承续以往的一面,也有在学术研究上由热烈论辩到逐渐回归冷静分析的一面。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官方政治解读与学术研究的深入拓展仍会是针对《甲申三百年祭》的两种阅读接受方式。其中,相关明末历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围绕《甲申三百年祭》相关史料的继续发掘、在思想文化史及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大框架下审视《甲申三百年祭》写作等,或是今后新的学术生长点。

总之,此次国际学术会议以“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郭沫若”为主题,契合了郭沫若与中国现代历史文化的紧密关系,是一次多学科汇聚的高水平学术盛会,进一步促进了郭沫若研究的深入开展。

猜你喜欢
乐山郭沫若研究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山茶花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助推贫困村精准脱贫
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中增强“四个意识”
提高综合治理毒品问题能力的对策与思考
——以乐山市为例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