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盏灯都认真闪亮

2018-11-13 01:31张中宽
读者·原创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恩师应试一盏灯

文|张中宽

“要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之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一代新人培养出来。”2012年1月16日,56岁的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家马小平,带着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离开了这个世界。

马小平的教育理念源于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与灾难赛跑”的思想。汤因比认为,人类面临着“破坏自然环境”与“战争冲突”两项灾难,而教育是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

马小平深受教育学家汤因比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他始终以一种超越高考成绩、打破应试技巧的理念去履行教师的职责。

他不再将学生视为考试机器,把三年时间都耗费在茫茫题海之中,阅读成了孩子们的主修科目。在马老师的努力下,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进入了学生的视野。

马老师没有将教育与应试成绩等同,而是用自身行动,力图将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人格塑造、三观养成被放在第一位。

然而,在传统教育方式与“唯分数论”的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马老师的做法不啻为一次大胆的冒险。

马小平是孤独的。

关注学习成绩的家长群起而攻之,指责马小平误人子弟,这突然而沉重的打击,使得马老师很长时间都没能恢复过来。然而,在指责的另一边,是马老师所带班级集体性的思想萌芽,以至于后来接替马老师的教师都惊叹于学生们的思想高度。

另一场灾难不期而至。2004年,马小平被查出患有胶质瘤,位于脑部。

病床上的他仍坚持大量阅读,然而,精神的顽强终究不能战胜肉体的崩坏。马老师重回岗位时,严重受损的大脑已记不清回班级的路线,他只能留在操场上发呆。

2012年,马小平老师逝世,他生前的办公室被保留下来,成为马老师30年来“与灾难赛跑”的见证。

将远在湘潭的时代“点灯者”马小平老师引入我的世界的,是我高中的班主任刘伟老师。在我近11年的求学经历中,刘老师是唯一可以被我称之为恩师的人。

当我们谈起马小平老师时,他说:“教育界以马小平老师为荣,对于马老师的高度,我虽力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与马小平老师一样,恩师倡导同学们多读书,多读经典作品。在课程设置上,每周多了一节审辩性思维课。课堂上,他教身边的学生以理性眼光看世界,以对抗这个社会中的戾气。

我想要更多地了解恩师,进入他的QQ空间,看到一条条或许会被认为是“耿直”“孩子气”的动态,两位数的浏览量与个位数的点赞之间所呈现的巨大反差,令我疑惑。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是每一个追逐梦想的人所必须面对的选择。

正如李汉荣先生所言:“人类越来越远地离开宇宙和精神的本源,越来越趋向自身的福祉和物化的文明。”

对于教育,我们必须有所追求,因为良好的教育可以塑造公民的人格,如此,才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以马小平为代表的老师们折下肋骨,燃成火把,为许多人点亮了一盏灯。每盏灯都认真闪亮,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世界,才会有更加璀璨的未来。

猜你喜欢
恩师应试一盏灯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没有难度哪有高度
漫话“戴高帽”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
错别字先生
应试良方
黄济恩师,您听我说
BEC加试:口试成了成败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