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走进日本大正的中国少年

2018-11-13 08:48
传记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宫崎田汉李大钊

后 雨

田汉进入日本留学的1916到1922年的大正时代,正是以“德谟克拉西”为时代流行语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相当尖锐,要求改革、要求政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高校师生纷纷走出象牙塔,坚持“思想—组织—运动”的三位一体,关注社会、组织团体、积极投身变革运动。而在同一时期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英文专业的田汉也受到了环境氛围的感染,追求自我特色的社会活动与学术研究,“阅读了大量西方与日本的文学艺术与社会科学的书籍,又及时从日本各种报刊中获取最新信息”,并于1919年后半年开始与东京帝国大学新人会发生联系。

日本大正民主运动高涨之时,正是中国“五四”运动兴起之际。在这个时期,中日两国思想文化互相交流影响,两国民主进步势力相互支持声援,两国青年学生也曾互相访问畅谈。李大钊在1919年6月15日写给吉野作造的信中写道:“在黎明的曙光中,两国的青年可以握手提携,改造东亚,改造世界。尊议两国大学的教授学生间应开一交通的道路,甚善甚善。”并在《黑暗与光明》一文中表达了对由吉野作造为指导者的东京帝国大学新人会的赞赏:“新人会一派的青年,较有朝气。他们的议论、思想,很有光明磊落的样子。”而根据刘平《戏剧魂——田汉评传》中记载,1917年田汉在《神州学丛》上发表《俄国今次之革命与贫富问题》,引起李大钊的注意,从北京“写信来鼓励过田汉”,此后“李大钊在通信中经常指导田汉,并介绍田汉认识了日本学生界的进步组织‘新人会’的干部宫崎龙介”。

1919年7月到12月,先后有宫崎龙介等5名新人会会员访问中国,“在中国关于日本的运动进行得最为激烈的时刻,北京大学的学生却对新人会会员的来访表达了热诚的欢迎”,使新人会深感“共鸣者的扩大”。

1922年1月,湖南军阀赵恒惕镇压了长沙华实纱厂工人争取改善待遇的年关斗争,湖南劳工会的领袖黄爱和庞人锉牺牲。身在日本的田汉挺身而出,与陈春培、权熙国等可思母俱乐部成员作为发起人,于1922年4月16日在东京神田中国基督教青年会馆,为长沙劳动运动中的两名牺牲者黄庞二烈士举办了追悼会,他们在通告中写道:“中国真正的劳动团体,唯湖南劳工会为魁……黄庞二君的被害是中国劳动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劳动史上的一件大事。全国的青年为之震惊与哀悼,我们留日中国学生更在此为之掬泪道别。”根据日本外务省《关于支那劳动运动牺牲者的追悼会》的官方文件记载,当日出席者共80人,田汉在发起人名单中位列第三,并在会上致悼诗,再次引起了日本外务省的注意,以“抱持共产主义排日思想”为由,被列入“要视察并要注意支那人”名单。

1922年9月,田汉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中途退学归国。回到国内后,他依然心系劳工,感念着曾经“夜里和新人会的新明正道君坐火车到大崎铁工场去演说的勇气”,用一支笔杆为劳苦大众写下了一部部沥血之作。

猜你喜欢
宫崎田汉李大钊
书写真实的田汉
——论《田汉传》兼与《田汉评传》对比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田汉娱母
田汉的鞋带
田汉的沪上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