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瑶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在我国各个地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相比于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由于科技含量高,管理措施得力受到广大农业生产者的青睐。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将就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方向的。通过采取这种措施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实际收入,另一方面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可以实现优势农业开发,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好的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将就此进行讨论。
一、当前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园区结构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进行,现阶段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但是,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却发现,虽然园区数量较多,种类也较为丰富,却很少有一些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产品出现。在一个地区大部分园区所种植的产品种类相似,具有较强的倾向性。同时在一些地区,园区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园区都是参照一些已经建成的园区进行复制的,因此不具有较好的特色。同时产品重复使得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严重限制了当前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发展。
2.运行机制不能市场化
现阶段很多农业科技示范园都是当地政府组织筹建的,因此在进行运行管理过程中缺乏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政府工作人员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同时地方政府对园区管理进行干涉,使得园区在运行时无法契合市场需求,造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较差。
3.科技含量较低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专业人才不足。由于传统观念认为农业不需要较高的科技含量,使得园区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较少。其次是一些农业科研院所虽然在园区进行了一定的科研实验,但是一些科研成果在园区中并未得到良好体现。同时园区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人才引进、科技当先的机制,使得科技对园区发展所起到的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相关解决对策
1.积极发展农业旅游项目
将农业生产同旅游相结合是实现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近些年来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不断建成,农业旅游资源也逐渐丰富。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农业同旅游业的结合:首先,新农村建设可以成为农村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助力。单纯依靠农业实现旅游业的发展是很难的,因此可以利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其次,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对农村旅游资源进行结合,通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已有的所有资源,实现农业旅游的有效展开。同时,在我国农村地区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可以通过将园区内的农业资源同传统旅游的景点进行结合,实现农业旅游发展规模的扩大化。最后,大力发展旅游产品。一些地区以无公害农产品为主导,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实现对农产品的宣传销售。农产品可以作为旅游衍生物进行宣传,例如建立采摘园,供游客进行自采自食,宣传具有较强特色的农村土特产等,同时还可以组织生产一批乡村气息浓郁的工艺品,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
2.改进园区管理机制
以往的政府管理机制极大的限制了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实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进一步提高必须改进园区管理机制,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既可以是农户自主经营,也可以采取公司化经营的模式,每一个农户都是股东,将农产品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等。采取灵活多样,便于管理的模式实现园区管理效果的提高。同时,对于园区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拨款,可以通过进行自主招商的方式进行。政府通过进行一定的政策扶持,实现农业产业科技园的进一步发展。
3.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首先,建立财政扶持政策,通过对税费减免等方式对园区建设进行扶持。现阶段各地采取最多的是通过建立专项基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提高相应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银行等金融部门应该放宽贷款限制,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高贷款力度来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同时,鼓励相关专业人员进入园区进行创业,通过提供各项优惠条件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到园区建设中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实现园区科技含量的升高。除此之外,园区应该设立专门的基金对做出较高科研贡献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以实现对科研人员的有效激励。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只有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同时对园区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园区产品的竞争力,才能实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通河县支行课题组,刘伟.金融支持县域現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以通河县为例[J].黑龙江金融,2015(06).
[2]王青,郑红勇,聂桢祯.低碳农业理论分析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思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4,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