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儿童胆怯心理的行为观察与矫治

2018-11-12 11:16蔡领娣周正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9期

蔡领娣 周正娟

摘要:剖宫产儿童被强行从妈妈的子宫里剥离开来,薅的过程会对孩子有一个惊吓,过度的惊吓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且这种伤害是持续的。文章通过对一年级三名剖宫产儿童的行为观察,把握胆怯心理在这类孩子身上可能出现的不同行为,并进行积极干预,使他们逐步消除胆怯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剖宫产儿童;胆怯心理;行为观察;积极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A-0067-04

在心理学上,胆怯是一种心理状态,引起儿童害怕的可能是某一具体的人或事,也可能是特定的场景,或者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担心。不同性格特征的人,胆怯的心理会有不同的外在表现。

剖宫产因为改变了人类自然的生产方式,使得胎儿失去了分娩过程中被挤压的经历,缺失了早期大脑和皮肤压力的触觉感受,容易产生触觉防御性反应过度等诸多行为问题,常常表现为胆小退缩、排斥拥挤、害怕接触。如果在此类剖宫产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帮助他们逐步消除胆怯心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在2017年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剖宫产儿童胆怯心理的行为观察与矫治研究。

一、同为胆怯,表现各异

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产生情绪波动是正常现象,作为班主任,我也掌握了一些帮助孩子们适应小学生活的方法。然而,班上三个剖宫产孩子情绪波动特别大,不由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观察,我发现三个孩子在班级生活中都显得很胆怯,但同为胆怯,其表现形式却又各不相同。

学生1:小悦,女,2010年9月30日出生,剖宫产儿童。

主要表现:沉默、孤独,利用眼泪保护自己。

2017年8月31日,新生报到第一天。我根据孩子们的个子高矮安排座位、排放学路队,并将路队照片发到班级群。不一会儿,小悦的妈妈发来一张带有标注的图片。图片上,小悦排在队伍的后面,低着头摸着自己的衣角。

小悦妈妈问:“老师,孩子个子不高,为什么被安排在后面?”

我也觉得奇怪,排队的时候,我和副班主任两个人一起,把个子矮的逐步移至前面,莫非当时她一直躲在后面,我们忽略了她?

小悦妈妈反映,孩子平时比较内向,不爱跟人交流,希望老师能够多多给予关注。由于个子不算高,她被调到了教室的第一排。课堂上,几乎看不到她举手,只有在“开火车读”的时候,她才不得不开口,声音微小,站到她身边去才勉强能听清楚。如果她没举手,喊了她发言,她不仅默不作声,眼里还会泛起泪花。如果再多问她,她会一个劲儿地流泪。让她别哭,她却越哭越凶。老师们知道她有爱哭的毛病,都不敢随便喊她回答问题。

课间,也几乎看不到她跟小伙伴们一起玩,倒是常常看到她坐在座位上,一个人默默地反复把书包往桌肚里塞,动作费力,却从不求助别人。

学生2:小姜,女,2011年5月4日出生,剖宫产儿童。

主要表现:担心、不安,寻求强者宠爱自己。

新生报到那一天,奶奶和妈妈一起送小姜进的教室,干净的外表、漂亮的衣服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真是个可爱的孩子!没到一节课的功夫,小姜就走到我的身边,皱着眉头说肚子疼,我赶紧打电话通知了小姜妈妈。妈妈说,以前在幼儿园,小姜也经常会说肚子疼,看医生也没什么毛病,只要回到家就没有任何事了。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估计她是想回家了。妈妈拜托老师帮忙再观察观察。挂了电话,我给她倒了点开水,尽量像妈妈那样温柔地拉拉她的手,摸摸她的头,鼓励她勇敢、坚强,她的情绪稍有好转。离中午放学还有大约一个小时,她又哭着说肚子疼得厉害,一定要妈妈接她回家。小姜妈妈来到学校,看到了她的状况,肯定地说孩子没什么问题。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小姜妈妈还是先带她去检查了身体。医生确认身体没有什么问题,看来是与怕上学有关系了。

9月1日正式上课那天,小姜的情绪波动还是很大。每隔二三十分钟就要报告一次,哭着说肚子疼,闹着要回家。既然医生已经说了没问题,一定是她还没有适应小学的生活。为了稳定她的情绪,我和副班主任还给她开了绿灯,顺了她的意,让她坐到幼儿园的老同学旁边。有了一个熟识的伙伴,她果然开心了不少。下课后,她又哭着告诉数学老师,肚子疼。数学老师拉着她坐到了教室门前的长椅上,她就挽着数学老师的手臂,依偎在老师的怀里,绵软的样子倒令人心生怜爱。

开学的前几天,小姜就这样天天闹肚子疼,任课老师都知道她其实是找借口回家,便想了很多办法转移她的注意力。留住了她的人,却没留住她的心。她对班级生活有太多的不安,担心铅笔会断,担心书本会少掉,担心别的小朋友会弄脏她的衣服……她根本没有办法把心思集中到学习上,每堂课都会走到讲台旁好几次,不管老师是不是在讲课,也不管同学们怎么看她,她都执着地诉说着自己身体不舒服,一会儿肚子疼,一会儿手臂疼,身体的各个部位轮着疼。课堂活动被打断后,我停下来安抚一下她,帮她揉揉“疼”的部位,说马上就没事了,她也就回到座位上。如果是其他课,她则会从教室里跑出来,直接找到我办公室,寻求安慰。她就这样特别爱黏着老师,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排队的时候,她不愿意跟旁边男孩拉手,就离开自己的位置,去牵住老师的手;吃饭的时候,她也不愿意跟小朋友们坐在一起,直接把餐盘端到老师的旁边,跟老师坐在一起。她的这些自由散漫的行为,给班级活动的组织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学生3:小瑞,男,2011年1月6日出生,剖宫产儿童。

主要表现:脆弱、敏感,过度自我保护。

小瑞的怪异在于,他常常跟周围的小朋友产生矛盾,起因不过是为铅笔、橡皮之类的小事,或者根本就沒有什么原因。小孩子吵吵闹闹是常事,调解完后就又手拉手玩起来了。小瑞却不这样,不管什么时候,他都觉得自己没错。有一次数学课上,他打了后面小朋友一拳,被数学老师发现了。老师才开口批评他,他就分开两腿,张开双臂,紧握拳头,头略微下垂,双目圆瞪,一副很“凶”的样子,喉咙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似乎要向老师开战。几天下来,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动作了。我们班的科任老师都领教了他的这副架势,所以当他开始发脾气的时候,大家都冷处理,等他恢复平静之后,再找他谈。

脾气发得最大的,应该是在学校幸福剧场看节目那一次。起初,他跟邻座的小男生起了争执,动起了手,旁边的另外一个孩子劝他们不要闹,他就连同劝和的孩子一起打了。他们的哭闹声引起了坐在后一排的家长义工的注意,那位好心的家长走上前来劝阻,不但没能劝阻住,还被踢了一脚。当我走过去的时候,看到他满头大汗,泪水加汗水,看起来像一头被激怒了的小公牛,愤怒的情绪正在喷涌而出,谁看他笑话,他就要揍谁。我赶紧让其他孩子坐好,用自己的身体把他和别的同学隔开。等他情绪稍微平静一点,便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都是那个孩子的错,还让我打电话给人家的家长,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我的耐心引导下,他开始承认自己的不对,苦口婆心劝了好长时间,他才同意和人家握手言和。

二、积极干预,强大内心

这三个孩子,性格各不相同。小悦内向、沉默,不愿跟人接触;小姜爱撒娇、粘人,希望得到师长的保护;小瑞外表强硬,很有力量,内心却敏感、脆弱,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就起争执。他们不同的外在表现,却都表明他们内心的胆怯,十分害怕受到伤害。他们三个都是剖宫产儿童,在医学上,剖宫产的婴儿被强行从妈妈的子宫里剥离开来,薅的过程会使孩子受到惊吓,过度的惊吓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在出生时就受到惊吓的婴儿,如果幼儿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以后还会很容易受到伤害。在整个幼儿时期,由于受各自的家庭因素及教养方式的影响,孩子保护自己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或者还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小悦就属于无法保护自己的人,遇到事情就哭鼻子,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小姜遇到一点小事,就感到非常害怕,害怕陌生的环境,总是找借口脱离这种环境,或是去寻找比自己强大的人来保护自己。小瑞则比较敏感,觉察自己受到一丁点儿侵犯的时候,就用貌似有力量的肢体动作来掩盖自己的胆怯心理。钱志亮教授指出,这是触觉防御的一种表现,个人空间太大,对不经意的碰撞反应很激烈,个性孤僻,攻击性强,经常欺负别人,在团体中很难交到朋友,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争吵,人际关系紧张。[1]

长期这样下去,这三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会出现严重问题。作为小学启蒙老师,我们发现了孩子这一不利于成长的性格因素,就有责任帮助他们战胜胆怯心理。教育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干预措施:

1.改变认知——找出不合理的想法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在与这几个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都比较敏感,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在他们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反应。因此,我经常通过促膝谈心的方式,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找到其思维中不合理的信念。

小瑞同学有时会动手打人,他总是强调别人是怎样伤害了他的,却意识不到自己对别人的伤害。课间,我常找小瑞谈心,了解他的思想状况,及时消除不合理的念想。一次,我看到了小瑞的图画本,发现他的画内容丰富,人物外表刚硬。见我在看他的图画本,他很高兴地向我介绍起来:具有杀伤力的爪子,黑白色,水与火……可以看出,每一个细节都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爪子之类的武器装备虽然不是用来攻击的,但是极具危害性,一旦被使用,杀伤力一定极强。白色代表光明,黑色代表黑暗,水火又是不能相容的。

我要做的,就是让他逐渐卸下这么重的“防卫装备”,强大内心世界。既然他喜欢画画,那就通过绘画疗法帮助他吧。我根据他的介绍不断地进行指导。现在他的画面色彩丰富了,人物的线条柔和了很多。

小姜常常黏着老师,还说喜欢跟老师在一起,却不知道自己已经给老师带来了很多麻烦。既然喜欢老师,就得让她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欢。有一次,她又自己走到了讲台上,我便让她观察整个教室的座位,让她比较四个大组的不同,让她知道应该有自己的位置,她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会影响大局的。我告诉她,因为她的随意,队伍常常会乱掉,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形象。通过一次次谈话,小姜慢慢意识到,喜欢老师就应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生活在集体中,不用害怕。

小悦的头脑里同样有不合理的想法。我常常会拉住她的手,跟她谈心,告诉她老师是爱她的,老师并不可怕,鼓励她有什么想法要大胆地表达出来,不要怕说错,启发她课后主动跟小伙伴交流玩耍,那是非常愉快的事情。

2.建立自信——发现自己的优点

孩子胆怯,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心理能量。教育者通过一定的干预,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从而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小悦妈妈介绍,小悦还没入学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很多字了,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有时就通过书面留言的方式跟她进行交流。开学后的课堂书面练习证明,小悦的识字能力确实比较强,在两次单元检测中,她都是满分。虽然字写得不够工整,卷面也不够整洁,我还是给她发了表扬信,肯定了她所取得的成绩,也提出了建议,还选她当了小组长。她也知道自己的识字量远远超过同伴,渐渐地,课堂上能看到她举起的小手了,回答问题的声音也明显地提高了,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多了。

小瑞上课时不喜欢抬头看黑板,总是埋着头做自己的事,但是老师讲到哪里他是知道的,所以,只要看到他坐得端端正正的,我就及时表扬他。有一次,他作业练习准确率很高,我给他发了一封表扬信,他显得非常开心,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再加上他画的画画面色彩越来越丰富,经常得到我的肯定,渐渐地,他不再惦记和别人的矛盾,冲突的次数越来越少。

小姜的自信,是从课堂上一次次的发言开始的。经常得到鼓励之后,她举手的频率高了,声音响了,没有事就不再往办公室跑了。只要看到她有进步,我就及时向她竖起大拇指。如果课堂表现、排队纪律都很好,就奖励她在就餐时帮着分发牛奶之类的,她也非常乐意。现在的她,已渐渐地适应了小学的生活,不再觉得这个环境是陌生的,内心已经强大了不少。

3.家校合力——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客观地讲,这几个孩子的胆怯行为,跟家庭教养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专家指出,如果在早期不能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投下亲情淡漠的阴影,产生对人与社会的偏见[2]。小悦的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孩子显得孤独无助。我便建议妈妈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班级一些家庭组织孩子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小悦也去了。除了给老人们带去了慰问品,小悦还给老人们准备了一个故事。能够跟别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她的内心一定是愉悦的。

据小姜妈妈介绍,小姜的外婆非常宠她,平时还经常喂她吃饭,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生活十分随意。在幼儿园时也黏老师,经常单独待在老师的办公室。现在孩子已经进入了小学,如果还沿袭这种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要想让孩子独立自主,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于是,我建议小姜妈妈定期参加学校的家长学校活动,学习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成员共同去除不良习惯,助小姜成长。现在,小姜的妈妈常常主动跟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反映孩子在家里的独立性越来越强。

小瑞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当他犯了错误,我说要打电话给他家长,他就跟我急,死活不让打。原来他犯了错误之后,爸爸会揍他,打耳光、揪耳朵、踢屁股、跪板凳等等惩罚,他都受过。虽然小瑞非常怕爸爸,却也知道要听爸爸的话,不记恨爸爸。只是长期对孩子进行打骂而不引导,必然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在孩子看来,武力可以征服别人。所以,我还是尽最大的可能进行干预。一天中午,小瑞发脾气,一口饭都没有吃。我同他谈过之后,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把这一情况向他妈妈介绍了一下,建议她晚上早点给孩子准备晚餐,但是不要打孩子,要好好地跟孩子谈谈。本来妈妈答应了的,但第二天问孩子,还是罚跪了。所以,我想,只要孩子有进步,我就要向他家长报喜,让他们了解到,不打骂,孩子更阳光、更健康。

上述三例剖宫产儿童敏感、胆小,人际交往能力偏弱,這与剖宫生产方式有很大关联度。当然,后天的家庭环境以及教养方式,也对孩子的心理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产生胆怯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及时地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早地发现孩子的行为问题,并进行积极的行为干预,恰如其分地做出评价和反馈,孩子内心的力量便会逐步增强,胆怯心理必将逐步减退,他们的生活也会一步一步地走到阳光地带。

参考文献:

[1]钱志亮.科学的早期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7:153-154.

[2]钱志亮.儿童生理问题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4-75.

责任编辑:丁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