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难点和着力点

2018-11-12 10:30王国华
财经界·上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旧痛点动能

王国华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在党的十九大后获得国务院批准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位于山东全境,包括济南、青岛、烟台三大核心城市,十四个设区市的国家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形成“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布局。

但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绝非“一日之功”,一定要有“久久为功”的观念和意识。因为,摆在它面前的“痛点”、“难点”,以及如何抓住“着力点”,一定要清醒认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方能顺利推进“综合实验区”的工作。

人才“痛点”

新旧动能转换,人才是根本保证,是推动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前不久,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亲自带队南下考察4天,对比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后,山东人才的“痛点”立刻显现:现有在鲁两院院士48人,仅占全国院士总量的3%,分别比江苏、广州少52人、12人;现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30人,占全国总量2.9%,分别比江苏、浙江、广东少620人、495人、388人。简单的两组数字,使山东省的高层次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跟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深圳华为公司拥有8万人的技术研发队伍,占员工人数45%,正是大量高端人才集聚,使企业由跟跑为并跑到领跑。

联想到去年以来全国各地“人才大战”烽烟四起。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全国已有超50个城市发布了多次人才吸引政策。而从2018年开年至今,已有超35个城市发布了40多次人才吸引政策。抢人才、抢大学生、抢人,硕士、本科、中专,补房、补钱、补路费……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最典型的连香港也加入了“抢人大战”,推出为期三年的人才入境计划;天津也宣布“参战”,本科一般不超过40周岁可直接落户,不到一天30万人申请落户;深圳的政策是本科生落户就补贴1.5万元,同时还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轮候。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一向高冷的北京、上海如今也悄悄放宽了落户条件:北京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凡符合一定条件的科技创新人才、文化创新人才、体育人才、金融管理人才、高科技人才、专利发明者和北京市紧缺急需的自由职业者,均可申请引进。上海继2016年9月出台“人才30条”之后,又提出打造“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制定了特别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者赢未来。面对如此激烈的“人才大战”局面,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人才缺乏的“痛点”,可谓寒上加霜。因此,唯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环境,既培养本土人才,又吸引外来人才,使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活,才能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强劲动力。

转型“难点”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破题?怎么才能让旧动能凤凰涅磐,新动能早挑大梁?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出路就是通过改革创新促使产业转型升级,这正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难点”所在。

因为,山东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如全省主营业务收入排在前列的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多为资源型产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占40%以上。而广东、江苏两省第一大行业均为计算机通讯制造业。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山东只有2家,排名都在60名以后。滴滴打车、支付宝、微信红包等具有超前引领作用的创新模式,原创都没在山东。服务业仍以传统的交通、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

从能耗水平看,山东能耗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居全国前列,能源消耗占全国的9%,其中煤炭消耗量占全国10.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全国第一;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57吨标准煤,高于广东、江苏等省。

从发展质效上看,山东2017年单位生产总值财政贡献率只有8.39%,分别比江苏、浙江、广东低1.12、2.82和4.20个百分点。有研究报告指出,山东省转调进程总体上落后于广东、江苏五年,有些方面落后更多。

从以上数据可见,因为历史上多种原因,山东现已形成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已成为山东产业结构的“心头之痛”,也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难点”所在。

尽管山东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以金融创新培育资本市场为重要举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成效与广州、深圳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以烟台为例,它与广州同属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培育资本市场、推动企业上市方面居全省领先位置。从数量上看,烟台现有上市公司47家、广州有97家、深圳有273家。从质量效益看,烟台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平均营业收入57.8亿元,平均净利6亿元;而深圳上市公司大都是高科技企业,2017年平均营业收入126.7亿元,平均净利是14.2亿元;广州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79.2亿元,平均净利8亿元。

由此可见,要破解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难点”,道路还很漫长。惟有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在更高层次上寻标对标、定标追标。各级政府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对新旧动能转换一定要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统筹谋划和工作策略。学会运用市场思维谋发展,借助资本力量促“转换”的本领。

抓住“着力点”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抓住“动能转换”的“牛鼻子”?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大问题。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众所周知,現在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时期,经济增速由过去30年平均10%降到如今的7%以下。在此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消费和服务业取代投资、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就是通过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来转换掉传统的以资源和政府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样一个转变的“艰难的进程”中,惟有改革创新才能抓住“牛鼻子”,才能顺利推进新旧动能的转换。

二是要有壮士断腕决心。在《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列举的164家“独角兽”中,在全国GDP排名第三的山东竟无一家。原因在于,作为传统经济大省,山东经济结构以国企为主,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缺乏具有活力的高科技民企,也就无法留住IT、金融和创新型人才,导致经济大省竟无一家“独角兽”的尴尬。

要知道,今天的“独角兽”或许就是未来的产业巨头,它是折射区域经济的镜子,解读经济前沿的视角,观察资本热钱流向的窗口。因此,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雄心壮志,下决心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为这是一场企业再生的自我革命,做了,企业还会有生机,还会锐意前行;不做,企业就前途渺茫只能等死。

三是改善营商环境。新旧动能转换,除了自我革命,激发自身内在动力外,改善营商环境,营造“能做事、能成事、吸引人、能留人”的优良创业氛围,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山东推出“一次办好”的改革,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是还要继续清理阻碍新旧动能转换的机制体制,加快梳理营商环境中的问题清单,该合并的合并,该优化的优化。打通“堵点”、破解“痛点”,全力打造办事效率最高,干部作风最优,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真正让群众办事更舒心,让企业办事更方便,让外来投资者更满意。将项目审批的流程优化简化,将项目审批的时限压缩浓缩,把新旧动能转换中营商环境打造成既有“速度”、还有“温度”的温馨之家。

四是“三产”融合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新动能,改造升级旧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混合提升,是推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关系到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旧功能转换绝非单纯的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会对发展理念和社会结构转型形成助推效应。因此,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强化科技创新应用,以新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新产业新业态。山东提出实施“三产”融合示范园工程,带动形成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三产”融合发展集群。通过“三产”融合做强电子商务,推进全域旅游,三年内乡村旅游年综合收入达到3200亿元,带动200万农民就业的目标。

五是打造特色“综合试验区”。山东既然是國务院批准的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就应该在“特色”上做文章。这个“特色”包括标准、样板、品牌、经验、成果、模式等,既然是“综合试验区”,就意味着只要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的政策措施,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再也不能走过去那种传统产业的老路。山东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应该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大有作为,应该在打造特色“综合试验区”中烙上鲜明的印记。因为经济不能传承,而文化可以延续;平庸只能苟且,而特色将持续发展。

“好客山东”一句旅游推广词,让我们记住了山东的山山水水,“走遍四海还是威海”,让我们记住了乡愁,体味到浓浓的思乡情。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会让我们记住什么呢?令人期待。

猜你喜欢
新旧痛点动能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耕读事 新旧人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新旧全球化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艺术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