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淑清
【摘要】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效果显著;但合作学习也有其局限性,采用过程中应注意适用范围、建立科学的合作小组、精心设计课程、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环节,才能够很好的提高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会学、乐学,而且使学生爱同学、爱集体,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交技能,从而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意义;注意事项;教师主导作用
一、前 言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该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90年代我国的一些学校开始尝试采用,特别是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正在被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采取班级授课制,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数学学习中,注重“双基”学习,追求基础知识的扎实与基本技能的熟练.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这种教育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理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改革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关合作学习实践[1]成果表明,开展合作学习使班级、课堂、教师、学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合作学习不仅改变了课堂,还改变了师生的观念.使原本内向的学生通过交流学习变得开朗活泼了;成绩差的学生通过组员帮助成绩提高,对学习有了信心;教师不再认为知识水平高的老师就是好老师、挥洒自如的课堂就是精彩的课堂,而是认为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学生精彩的课堂才真精彩.某中学进行合作学习实验前后,数学成绩、学习主动性对比结果见表1、表2.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进行合作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学生数学学科的优秀率、及格率分别提高了10%、22%,平均分提高13分,前后的差异十分显著.这表明,尽管不排除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单从实验前后学生成绩的显著提高来看,合作学习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从表2中可以看出,进行合作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学生作业按时完成率由70%提高到85%,学习主动性及兴趣分别提高了20%.这表明,开展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提高和积极、健康个性的养成有较大促进作用.
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班额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三、合作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有效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在课堂中日益的普及,不仅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也带来了新的激情与活力,但在欣喜之余,有一些注意事项处理不妥将会大大制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2]-[4].
(一)根据学习内容判断是否应采用合作学习形式
合作学习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果为了迎合时髦的形式而错误的将不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来进行合作学习,往往收效甚微,有的甚至事与愿违.相对较简单的“有理数加减法”内容,如采用合作学习形式,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没有用武之地;较抽象、难度系数较高的“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等问题,如果没有教师引导,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许多学生将不知所措,白白浪费时间,达不到预期效果.
实践证明下列情形合作学习不当,效果不佳:(1)教学内容太易或太难的;(2)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3)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4)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合作学习的.
因此,合作学习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不是万能的,不能滥用.
(二)科学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分组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要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进行分组.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人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应进行人员调整或重新搭配,不断改变学生的合作对象,使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互补了解,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构建好学习小组后,教师应帮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并且明确任务职责,这样学习时才不会盲目,每个小组可设组长、副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
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让每次合作学习有序开展.小组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很不平衡,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负责联络其他组,负责组间交流.记录员要负责将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便于向全班交流汇报.汇报员负责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这种角色分工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职务要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互动学习的有效性.
(三)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和时间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要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布置的学习任务應该适宜开展集体探究,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内容是否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是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是否既强调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又需要小组的沟通、协调.另外,还要注意合理控制难度,选择恰当的设问角度,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表述要简洁、明确.学习任务的设计除了从知识点角度设计相关的实验、讨论题目,还可以特意设计一些培养学生合作技巧、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交流能力提高的题目,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习知识又在过程中得到锻炼.
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安排,并根据课堂教学的实践情况灵活安排合作学习活动时间,保证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合作.避免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还来不及把自己的想法、创意阐述、表现出来,教师一声令下,使“合作”草草收场,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四)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新课标下的教学强调创新、变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知识传授.但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而忽视、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的层次上停滞不前,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必然会导致课堂的失控和低效.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指导者
作为教师首先是一个指导者,应帮助学生明确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对学生要探究的问题要给予指导.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分析透教材,让学生首先知道自己要通过这种活动获取什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是什么?怎样与教材联系起来,又怎样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学生们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作为教师首先给他们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要讓学生们在这些氛围中发现问题,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而且是沿着教材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找到兴趣点,探究点.小组互动合作活动中,教师应避免无效参与,恰当把握介入时机,选择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介入,并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为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
2.组织者
教育教学中,教师担任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组织者,组织学生如何理解教材,组织学生如何有序地学习,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另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当学生们把自己收集来的各种资料整理成文,并得出自己的观点时,作为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们创设、营造和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及时延伸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组织各种交流活动,比如,讨论会,答辩会,辩论会.在交流活动中,教师帮助学生抓住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共同探讨、研究.随着交流的深入,组织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激励者
作为教师应把学生们通过艰苦努力获得的东西应视为最宝贵的财富.不管它是一个小小的问题,还是一个有创意的想法,总之是学生们思想的结果.教师对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除指出不足之外,要给予极大的鼓励,可利用多媒体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把他们的成果展示在更多的人面前,让更多的人欣赏鼓励他们这种探索精神.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更容易巩固学生的研究热情.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学生会从中获得力量,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综上所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教导,即教育、指导、引导,重在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上路”,全面发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与发展,学会共同生活.另一方面辅导,即辅助与疏导.针对学生学习中发生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予以辅助、帮助.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四、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6]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合作学习虽实现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突破,但从国内外丰富的研究成果中看还存在着适用条件没有清晰的界定、缺乏系统化的评价体系等不足,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成果报告[R].广安区大安镇初级中学校,2016.
[2]俞灿和.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状与有效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81-83.
[3]许玉芬.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成因和对策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2(10):105-106.
[4]朱景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及解决对策[J].中国数学教育,2010(5):15-20
[5]刘洁.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4,21(12):32-32.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