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绵云
(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海南 定安 571200)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是临床上高发的鼻病之一。此病患者的病程较长,其病情易反复发作。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及鼻塞等[1]。以往,临床上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主要采用传统的鼻息肉切除术+筛窦开放术+上颌窦病变组织切除术和西药疗法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联用经鼻内镜手术和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效果。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将这7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的年龄为19~66岁,平均年龄为(40.64±7.95)岁;其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为(6.38±1.98)年。B组患者的年龄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41.25±6.09)岁;其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5.54±1.7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为A组患者联用鼻息肉切除术+筛窦开放术+上颌窦病变组织切除术和西药进行治疗,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方法是:⑴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让其取半卧位。⑵用探针确定患者鼻息肉的位置,用套圈器套住其鼻息肉的蒂部后收紧钢丝,将其息肉摘除。⑶用直头筛窦咬钳咬破患者的筛泡壁至蝶窦前壁,再用翘头筛窦咬钳咬除其前组筛窦小房后,切除其鼻腔内的病变组织。⑷用碘仿纱条填塞患者的鼻腔。2)为患者使用布地奈德喷雾(生产厂家为AstraZeneca AB(瑞典),进口药品注册批号为J20090079)进行治疗,即让其用布地奈德喷雾在每侧的鼻腔各喷两下,每天喷一次。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为B组患者联用经鼻内镜手术和西药进行治疗。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方法是:⑴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麻醉。⑵使用肾上腺素对患者的鼻腔黏膜进行收缩处理。⑶为患者插入鼻内镜后,依次切除其鼻息肉、钩突、筛泡,并开放其上颌窦、额窦、筛窦及蝶窦,在内镜下观察并切除其鼻腔内的病灶[2]。对合并有下鼻甲肥大的患者,需切除其肥大部分的组织;对有息肉样变及中鼻甲肥大的患者,在切除其中鼻甲前的外缘及下缘部分时,需保证其正常鼻窦结构的完整性[3]。⑷用碘仿纱条填塞患者的鼻腔。2)为患者使用布地奈德喷雾及抗生素进行治疗。用药方法与A组相同。3)术后,密切观察患者鼻腔内是否出现粘连、手术切口是否有发炎和流脓、窦口的开放是否良好及是否出现水肿等,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1)显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鼻内镜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鼻腔黏膜恢复正常,其临床症状消失。2)有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鼻内镜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鼻腔黏膜的炎症显著消退,其临床症状显著好转。3)无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鼻内镜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鼻腔黏膜的炎症及临床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其病情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鼻腔疾病。此病会引发患者的鼻腔黏膜增厚、水肿及血管增生,阻碍其鼻腔内空气的流通[4]。联用经鼻内镜手术和西药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的优势是:1)手术医生可在鼻内镜的引导下,准确地了解患者病灶与正常鼻窦结构的位置,在完整切除其病变组织的前提下可保持其鼻腔结构的完整性,明显提高其根治率,且其病情不易复发。2)此术式的手术创口小,可有效地保持患者鼻腔正常的生理结构及功能,有利于其术后恢复[5]。3)术后,为患者使用鼻腔填充物进行止血处理,可有效地防止其手术创口与鼻腔黏膜发生黏连,进而缩短其术后的恢复周期。4)术后,为患者配合口服抗生素及布地奈德喷雾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其创口感染或鼻腔黏膜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这说明,联用经鼻内镜手术和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