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秀丽 韩立新 俱鹤飞
2018年,互联网发展进入“下半场”,整个传媒业的媒介形态都开始向着“网络化”的方向转变。以英尼斯、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崛起,表现出对“媒介”本身的关注,为媒介形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李明伟从英尼斯、麦克卢汉等人的研究出发,提出了媒介形态理论的六个规定性特点,总结了媒介技术学派的研究理论成果,并将其正式归纳为“媒介形态理论”。根据库恩将研究范式(Paradigm)概括为“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的定义,我国的媒介形态研究的基本认识是否与“媒介形态理论”一致?研究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研究主题?又有哪些案例?笔者系统梳理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并进行了可视化呈现,力求勾勒出我国媒介形态研究的现状。
本文以1988年“媒介形态”研究为起点,以研究议题的变迁和知识的演进为目标,系统梳理和分析了我国“媒介形态”研究的重要期刊文献,对知识创新进行考察,以可视化呈现的方式展示出“媒介形态”研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进程,直观地反映了文献的知识更迭和交织互动。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条件为:(主题词=媒介形态)(精确匹配),专辑导航:全部;数据库:学术期刊单库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5月18日,检索文献总数为902篇;借助Cite Space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梳理学界对“媒介形态”研究的过程和趋势,绘制并展示“媒介形态”领域的知识图谱。
将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导入Cite Space,选取历年文献关键词词频的前5个,生成了关键词共现图谱,字体大小代表关键词频次的高低,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得出我国媒介形态研究的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关键词。样本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1所示。
图1 媒介形态研究共现图谱
媒介形态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形成以“媒介融合”“媒介形态”为圆心的网络,媒介形态研究的分支众多,关键词由圆心向外辐射,图谱中的关键词词频逐渐下降,核心关键词包括媒介、意识形态、新媒体、全媒体等媒介演变中的核心词汇。在知识图谱中可以发现我国学者的研究视角丰富而多元,具体表现为:第一,“媒介融合”成为核心议题。受技术与政策的双重影响,在以媒介形态为主题词的知识图谱中,研究者使用“媒介融合”这一关键词的频次超过了“媒介形态”的使用频次;第二,从“媒介形态”到“意识形态”。与之相关的关键词“媒介帝国主义”“媒介文化”“西方媒介”反映了媒介形态变迁的后殖民主义倾向。通过关键词捕捉到的微观图景,也可以看作是我国媒介形态研究的大致呈现。
显然,从关键词的呈现来看,媒介形态研究不是以分析媒介本身的特性为主,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媒介融合”这一议题上。
在表1中,频次代表了关键词在所有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在媒介形态研究的高频词中,出现了“媒介融合”与“媒介形态”并驾齐驱的研究倾向。这说明,我国的媒介研究并不是仅仅沿着“媒介形态理论”这一条线发展,“媒介融合”及其涉及的研究方向也是学者们关注的议题。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使得“媒介融合”在学界的研究中也应运而生。可以发现,媒介的发展不仅受到技术、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政策也对媒介研究起到了导向作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的意涵更加丰富,除了声音、影像与文字的融合,“受众”这一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接收者,也融合成为媒介的生产要素。“媒介形态理论”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显然已经过于单薄,通过表1可以得出,“媒介融合”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媒介形态”研究,成为新的演进趋势。
图2 媒介形态研究聚类图谱
表1 媒介形态研究高频关键词
通过Cite Space的聚类功能,对每年前10%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形成图2所示。媒介形态研究讨论的议题较为分散,关键词相对多元,经过人工整理,如表2所示。
通过关键词聚类可以发现关键词之间连接的强度,我国媒介形态研究基本可分为如下四类。
第一类:媒介技术与媒介融合:包括#0媒介融合、#2电信。出现两种不同的研究倾向:第一种以媒介技术学派的理论为起点,通过使用“麦克卢汉”“媒介技术”“概念”等关键词,以媒介进步的视角考量渠道、内容以及受众等因素的变迁。另一种则基于实践的视角,如“节目”“网络电视”等关键词,重点关注随着媒介形态变化而产生的媒介内容的形态变迁。
表2 关键词聚类统计表
第二类:传媒产业研究:包括#1经济、#3传媒产业。媒介的进步造就了市场的繁荣,同时,媒介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媒介形态的演变方向。关键词“新媒体”“全媒体”“电子报纸”就反映了这一趋势。随着更强大的媒介、技术和资本的出现,作为传播主体的媒介就必须追随消费者改变自身形态。
第三类:媒介形态研究:包括#4媒介、#7新闻媒介、#8电子媒介。媒介形态研究反映了我国媒介的变迁:从“印刷媒介”“数字媒介”到“网络媒介”,我国媒介的变迁则经历了“政治变迁”“话语变迁”和“机制创新”的变化,新闻媒介也经历了从“话语变迁”到“机制创新”的自我突破。
图3 媒介形态研究历时分析
第四类:受众研究:包括#5受众、#13立场、#19族群传播。通过表2中关键词的使用可以发现,在受众研究中,通过“媒介内容”的变迁考察受众的影响是学者们的重要研究领域。媒介形态变迁影响了媒介内容的生产,随之则是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媒介如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也成为学者研究的话题之一。
利用Cite Space的时区功能,选择时间跨度为1988—2017年,时间分区为1年,每年年度前5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媒介形态研究随着时间的演变,研究重点和前沿都发生着相应的转变。图中横坐标表示1988—2017年的时间切片,节点越大,标识节点的字号就越大,代表着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大。
1988年是我国媒介形态研究元年,《论电视文化形态:一种最具辐射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注意到了新兴的媒介形态在文化视角上对受众的影响,开创了媒介形态研究的先河。在此时期,文献相对较少,媒介形态的研究基本沿着“媒介形态理论”的范式展开,以讨论媒介特性及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为主。
2000-2005年,媒介形态相关研究文献大量出现,是媒介形态研究的正式开端,也是范式发生变化的阶段。“媒介”作为物化的概念与社会变迁和公共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认为“大众媒介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媒介形态的变迁不仅包含媒介技术的进化,也体现了媒介的异化,有学者认为“英尼斯、麦克卢汉、梅罗维茨、莱文森等人的研究构成了一个比较规范的研究范式”,并称之为“媒介形态理论”;而另一方面,作为“舶来品”的媒介形态理论范式并没有被我国学者完全接纳吸收,直至“媒介融合”这一概念出现后,媒介形态研究才最终被广泛采纳。
2005-2010年,媒介形态研究搭趁“媒介融合”的东风,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技术学派的“媒介形态理论”范式被“媒介融合”范式取代。媒体组织结构、媒介话语呈现、受众阅读行为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全媒体”“融媒体”“自媒体”等新概念、新提法开始在业界兴起,文献量以每年百余篇的速度增长。
2010年之后,媒介形态研究保持增长态势。在范式选择上,媒介融合依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跨界融合”的概念开始出现,“跨界融合及其形成的跨界媒体是媒体发展的新阶段,媒介学的建构成为实践的呼唤。”此外,以微博、微信等新的媒介平台为研究对象,移动传播平台的媒体使“媒介场景”成为继渠道、内容、社交之后的媒介又一核心要素。目前,丰富的媒介技术成果成为媒介形态理论研究中新的研究向度,媒介形态也为千差万别的新媒介环境提供了科学的研究范式。
图4 媒介形态研究突变词
媒介形态研究作为刚兴起不久的研究方式,影响其研究前沿和重点的因素很多,通过突变词(Burst Term)检测,媒介形态研究的前20个突变词如图4所示:与历时分析的结果相似,媒介形态的研究前沿大致也可划分为前期(1999-2003年)、中期(2007-2010年)和现阶段(2011-2017年)。
在媒介形态研究的早期,突变词最少,仅有“新闻媒介”“媒介形态变化”和“传播媒介”,说明媒介形态研究的开端基本聚焦在“新闻媒介”的变化上,关注媒介本身的特性。
在中期,媒介形态的研究重点和前沿随时间发生了多次变化,研究时间持续最长,关注的议题也最为丰富,其包括的突变词占到了图4中的一半。在2007-2010年这一阶段,“报刊”“数字技术”“大众媒介”“全媒体”“媒介产业”等关键词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全媒体”的出现,表明在学者的研究中已经不再是就“媒介”分析“媒介”,已经出现了“媒介融合”的研究思想。
就目前而言,研究重点包括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的媒介形式,这是“媒介融合”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媒介融合展开的基础;另一方面,麦克卢汉重回学术视野,以媒介技术学派为代表的“媒介理论研究”范式和以政策为导向的“媒介融合”范式,都已经形成了标准化、成熟化的研究方式。
通过描绘1988-2017年媒介形态研究的知识图谱,大致可以勾勒我国媒介形态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媒介形态”为关键词的文献多关注媒介融合研究,占样本文献的23.4%,媒介形态研究大致可分为媒介技术与媒介融合研究、传媒产业研究、媒介形态研究和受众研究四类。通过历时分析可以发现,媒介形态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学界对媒介形态的研究实现了由“媒介形态理论”向“媒介融合”的转变。
本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是不可避免的主观性,造成了本文在诠释过程中可能有所强调,又有所忽视;其次是样本的选择,研究本身很大程度上依赖研究样本,但也受到样本的限制,在样本筛选过程中由于早期的文献较少而2010年后的文献较多,尽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量化,但数据结果并不能完全精确地反映出媒介形态研究的样貌;最后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文献计量学从宏观角度对媒介形态研究现状进行了审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文献综述难以摆脱个人经验和主观偏好的弊端,但也可能会陷于挂一漏万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