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欣
(浙江省衢州市新华小学)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他强调“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婺剧作为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之一,是衢州传统地方剧种,拥有400多年的历史,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婺促会”等部门的支持下,传统婺剧走进校园,大多数学校都借课程之力,开设起婺剧课程,进行戏曲本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婺剧课程建设能否推动婺剧艺术和教育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首先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问题一:如何缩小传统戏曲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审美距离?婺剧文化深受深厚传统文化的影响,饱含深厚的传统文化怀旧感和文化展演倾向;而在现代的审美文化环境中,审美文化提倡的却是感官、平面审美标准。我们该借助什么方式来缩小两者的距离,使传统戏曲的文化价值与审美内涵变得可理解,可欣赏?
问题二:如何拉近传统戏曲与现代儿童之间的心理距离?婺剧作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可它远离儿童的生活。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取材,从哪些角度切入挖掘,使之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让阳春白雪与儿童生活的联通变得可亲近,可喜爱?
问题三:如何在传统戏曲传承的同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婺剧课程承载的目标除了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之外,也应当真正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且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完整的人作为主要任务。那么在课程实施中,该如何将两者相融共筑呢?
在现代思维与传统审美之间,在高雅艺术与儿童生活之间,在艺术传承与核心素养提升之间,我们需要搭建一座适宜的课程桥梁,使两者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相通相和,以更好地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神韵和价值理念。
婺剧作为地方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是潜在的优质的课程资源。我们引婺剧活水,开发建设一门主题课程,需要因地制宜,将历史文化传承与课程建设相融合,在发现、探究、体验、创造中,建构更贴近儿童生命体验的婺剧新景观,让学生从内心爱上婺剧,成为能欣赏、喜欢欣赏的戏曲观众。
笔者所在学校创建了以学校为主教学点,周边天妃宫、周王庙、神农殿、文昌阁、天王塔、水亭城门等12个分教学点的“水亭门历史文化教学示范区”。其中,天妃宫曾经是老衢人唱戏、听戏之处。这座建筑凝结着地方的历史,沉淀着婺剧的古音。由此,学校利用天妃宫这一地理资源,打通校内外环境,本着“探寻戏曲文化,了解古今传承,培养实践能力,建立文化自信”的目标,从“主题研究”和“主题制作”两大板块来开发“天妃戏韵”课程,构建婺剧的三维教科书。
将“儿童本位”作为婺剧课程的课程观,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出发,对婺剧的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整合,将学科学习与婺剧传承相结合。以《八仙过海》《劈山救母》《白蛇传》《三请樊梨花》《昭君出塞》《醉打金枝》六部经典婺剧作为不同年段学生的学习载体,开展多学科的婺剧主题研究。
以六年级《醉打金枝》“人物绘”环节的学习地图为例:
1.“多向研究”代替“单项输出”
从图例可以看到,在主题研究中,婺剧学习不是“单项输出”,而是“多向研究”。研究不只是单一地停留在对“婺剧”本身的认知上,而是拓宽学习视角,站在儿童的立场,从不同方向去发掘戏曲背后的故事性、知识性、规律性,衔接戏曲艺术与学科学习。学生在读戏、研戏、学戏、游戏的过程中,多领域感知婺剧文化,同时覆盖语文、音乐、美术、德育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运用,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使课程充满生机。
2.“现代思维”与“古典人文”碰撞
在主题研究的过程中,既关注传统戏曲文化,取材戏曲本身的艺术特色,挖掘其故事人文内涵,展开研究学习,但又不局限于传统。将现代思维方式与传统戏曲文化进行碰撞,通过“戏文白话新编”“主题辩论”“访名角”“我来唱大戏”等拓展活动,由古至今,由艺及人,由戏到生活。将遥远的戏曲故事拉入儿童生活体验之中,将古典人文与现代思维进行碰撞,寻找新的生成点,让学生去捕捉、去表现儿童眼中的婺剧,从而既提高他们学习地方戏曲的兴趣,又展示他们的才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激扬他们的思维,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
婺剧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如何选择提炼适合孩子的内容,利用怎样的途径来学是一个难点。这个内容既要让孩子容易理解,又要让孩子感兴趣;既要让孩子了解艺术特色,又要让孩子能够亲身体验。主题制作的核心理念是“创玩”,就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他们打开一个创造体验的空间。
1.变“扁平认知”为“立体实践”
“主题研究”板块让孩子对婺剧的道具服饰、角色行当、伴奏乐器等表演艺术特色以及经典剧目的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主题制作”板块,则让学生对主题研究的经典剧目进行故事场景分析,运用废弃材料,创意制作传统戏曲乐器,分场景搭建戏文故事立体“微戏台”。在制作中,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见微知著,深入感知婺剧的服饰、道具等艺术特色,滋养婺剧的人文内涵,培养对婺剧的审美兴趣,建立对地方戏曲文化的认同。
2.“创新思维”与“传统审美”对接
在主题制作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质感、外形、色彩等方面思考材料的选择,变废为宝,制成“乐器”;也要从“故事环境”出发,考虑这一幕戏文的自然场景、道具安排;还要从“人物设定”出发,斟酌人物的服饰妆容,考虑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每一个环节都在综合运用主题研究中所获得的知识,都在经历从传统的视角去审美;而每一种材料的选择组合,都在打破固有思维的界限,都在拾取发现创造的趣味,都在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校园婺剧文化传承不应当只是婺剧课程单枪匹马式的冲锋,而是与学校整体课程环境相融,与其他特色课程整合推进。比如,笔者学校就将婺剧课程与学校的体育课程相整合,创编了“婺韵操”,每天晨间活动,在悠扬的戏曲音乐里,师生共同练习婺剧的“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体验婺剧魅力,也锻炼自身的体能;婺剧课程与德育课程相整合,走进社区,送一出“娃娃唱戏”“娜妮嬉戏”。如此,突破了单一课程的壁垒,融婺剧艺术、体育、德育等为一体,进行全方位的戏曲文化渗透,聚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全方位创设婺剧课程环境,拓宽婺剧研究的知识领域之余,也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婺剧课程可以进行梯度实施。如“天妃戏韵”课程中除了有面向全体的“主题研究”和“主题制作”之外,同时也有针对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开设的“戏曲精舞门”“戏曲陶泥”等子课程社团,因材施教,为婺剧学习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天地。梯度实施,让婺剧课程既有百花齐放的基础学习,也有一枝独秀的个性凸显。
课程评价应强调激励,坚持多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有助于推动课程的深入发展。婺剧因其特殊的表演形式,除了平时研究中的过程性评价,也可以利用立体展演的方式进行评价。可开展戏曲嘉年华,设立戏曲游园,也可利用艺术节、儿童节、元旦等将全体学生戏曲研究学习成果和制作成果进行展示,让婺剧子社团进行展演。这样,将校园节日文化与婺剧课程评价相结合,给学生一个舞台,寓教于乐,寓评于乐,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戏曲的积极性,营造戏曲学习的积极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潜移默化熏陶传统艺术。
学校婺剧课程培养的目标,笔者认为不是剧作家或是演员,而是戏曲的观众。而要实施婺剧课程,教师可以不必是剧作家或者会表演,但教师首先必须成为“懂行”的观众,并通过自身的影响来培养新的年轻观众。然而,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状况是,真正懂戏曲的教师并不是很多。因此,引进外来婺剧专业师资就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短板。笔者学校与“婺促会”联合,聘任婺剧团的专业演员为校外辅导师。一是辅导学生,每周固定社团课时间,为学校“戏曲精舞门”社团进行专业的指导;二是辅导教师,校外辅导时常举办戏曲沙龙,做好平时的引介、熏陶和导赏,提升教师的戏曲素养。
外来专业资源以点带面,师生同学,提升艺术修养;在婺剧课程中,师生共建共学,循序渐进地了解戏曲,继而培养出热爱戏曲的大小观众。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提醒我们: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要想让学生真正喜爱婺剧,除了把学生置身于校园的婺剧课堂中考虑外,还应把他们置身于校园外、家庭中乃至社会中去考虑。而没有观众的戏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活的戏曲。笔者学校就以“校园传承”为核心主力,辐射社区, 将天妃宫老戏台作为地方戏曲传承基地,每周的戏曲排练对社区开放,每月进行娃娃戏曲展演,让校园戏曲拥有了更多观众。
这样的戏曲文化走亲、传承穿越了学校围墙,开拓了新渠道。学生有了更开放的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在社区更广阔的天地里,寻找生活里更鲜活的价值认同,有助于学生树立对地方戏曲文化的自信。这样一来,利用多方力量来共耕婺剧生存之地,既让地方戏曲重返大众生活,又让婺韵魅力深入孩子内心。
综上所述,在地方戏曲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我们要做的是守正创新,让高雅婺剧放下身段,与境相融,拥抱课程,走下戏台,与生相宜,拥抱孩子。在学校特色课程的土壤里,建构贴近儿童生命体验的婺剧新景观,让文化传承变得更有亲和力,充满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