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响,刘 如,王亚坤
(1.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湖南 长沙 410081;2.广东理工学院 体育系,广东 肇庆 526100;3.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体育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925)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我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1]。回顾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全民健身成为贯穿始终的话题,仔细研读不难发现,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全民健身运动”的提法改为“全民健身活动”,由“运动”到“活动”,这是“全民健身”一次质的飞跃,见表1。鉴于此,本研究重点对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健身观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新时代全民健身战略的科学推进提供学理依据。
表1 历届党代会关于体育方面的表述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对概念进行科学的辨析有助于理论和实践的同步发展。“运动”与“活动”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有着众多不同。因此,通过对“运动”与“活动”二词的关系辨析,能够更好地把握“全民健身活动”的新时代内涵。
科克利认为运动是参与者出于个人兴趣或外部奖励的目的,伴随着严酷的体能要求或与之相关的复
杂身体技巧的运用进行的规则化、竞争性的活动[2]。北美地区的学者则认为运动是在规则的规范下,依靠复杂的身体技能与充沛的体力进行的有组织与结构性却又维持自由感与自发性的竞争活动。台湾学者高俊雄认为运动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竞赛或者自娱,可以是观赏或者实地参与,可以是个人从事或者集体进行[3]。尽管学者们对于“运动”的概念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从以上学者对于“运动”的概念辨析可以明确一点,即“运动”属于“活动”的范畴,前者是后者中的一部分。因此,“活动”相比“运动”而言,范围更加宽泛,内容更加丰富,它是一切动作与形式的总称。
厘清了“运动”与“活动”二者的关系,对于“全民健身运动”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关系辨析就显得尤为清晰了。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通过健身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以达到身体强健的效果。由此可见,全民健身的对象不仅仅只是竞技体育参与者,同时还包括非竞技体育参与者,泛指全国人民;而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是全民健身最根本的目的。通过分析全民健身的参与对象及目的,可以更好地理解“全民健身运动”以及“全民健身活动”这二者的关系。“全民健身运动”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理解为全国人民为提高体质与健康水平而进行的运动,实际上“全民健身运动”更多地是指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民健身活动”实际上是指为提高全国人民体质与健康水平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这种活动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运动,还涉及科教、文卫、产业等范畴。因此,“全民健身活动”实际上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当前我国国民体质持续下滑背景,分析我国体育发展众多不平衡出现的原因,提出的国家“全民健身”顶层战略设计。
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健身观是在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中形成的,这个形成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尽管新时代习近平全民健身观的形成有着众多背景,但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三点:从微观来讲,全民健身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中观来讲,全民健身是推进健康中国的有效手段;从宏观来讲,全民健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一步。因此,正是全民健身的微观、中观以及宏观价值促进了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健身”观的形成。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问鼎竞技体育金牌榜首位,实现体育大国的目标,胡锦涛在表彰大会上充分肯定中国体育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发出了“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4]。体育强国是指在国民体质、运动竞技、科学教育、产业经营、竞技文化等方面整体发展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其内涵包括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科教5个方面[5]。全民健身对于提高国民体质,促进大众体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95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随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2001—2010年)规划与《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陆续出台[6]。2016年6月23日,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发布会上表示,近7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提高了5.7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是28.2%,2014年该数据已上升到33.9%。由此可见,全民健身很好地带动了大众体育的发展,推进了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因此,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体育强国建设的推进力度,全民健身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正是全民健身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促进了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健身观的形成。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继续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7]。健康中国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健康环境、健康国民以及健康覆盖三个方面,而健康国民又由健康体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良好健康素养三个要素构成[8]。全民健身作为健康中国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它能促进健康国民数量的提升,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辅助手段和重要路径。2014年10月20日,国发[2014]46号文件发布,文件明确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8月27日,在接见全国群体先进单位和个人时,习近平强调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由此可见,习近平对于全民健身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开展全民健身来提高国民体质是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手段,全民健身对于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正是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健身观形成的背景之一。
2014年8月16日,习近平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强调,我们要大力发展群众体育,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9]。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提出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7]。与此同时,国发[2016]37号文件指出:“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6]。由此可见,在习近平看来,全民健身是促进全民健康的最有效、最直接手段,而全民健康又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全面小康的前提是全民健康,在习近平的一系列公开讲话中,无不渗透着他的“全民健身”观。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由“全民健身运动”到全民健身活动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如期实现全民小康目标在体育领域的重要抓手,由“运动”到“活动”,折射出的是党中央对于新时代全民健身注入的新的内涵与要求,即通过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从而助力全面小康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全民健身对于实现全面小康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是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健身观形成的一个重要背景。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体育方面内容的讲话,出台了一系列与体育发展相关的政策。本研究通过分析习近平发表的一系列讲话,以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文件,认为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健身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通过开展群众体育赛事,鼓励国民积极参与健身;通过发展传统体育运动,引领群众体育文化建设;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体育协调发展。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9]。作为全民健身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全民健身的参与程度。习近平任国家主席以来,不仅是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倾入了大量心血,同时在体育领域更是开展了一系列举措。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精神,以群众参与、人民满意为导向,切实践行“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办赛理念,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首次增设群众比赛项目,这在历届全运会中是第一次,是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普通百姓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开展群众体育比赛是习近平全民健身观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全运会这个国内最高综合赛事平台来举办群众体育比赛,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与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同,习近平提出的“全民健身活动”更多地注重群众的健身参与,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来建立一个良好的健身社会氛围,使健身意识深入人心。“运动”到“活动”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上蕴含着习近平的体育改革智慧与战略眼光。因此,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健身观的内涵之一就是通过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来鼓励国民积极参与健身,这一举措不仅形成了群众参与健身的文化氛围,同时也通过群众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升级发展,最终达到通过体育助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
“全民健身运动”到“全民健身活动”实际上体现的是习近平赋予全民健身的文化内涵,过去谈全民健身运动,我们习惯将它与竞技体育等同起来对待,殊不知,国民对全民健身的这样一种误解使得“全民健身运动”仅有运动空壳,缺少文化意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用在体育领域来说就是传统体育文化自信。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发展传统体育,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工程”[10]。2018年1月,国家民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繁荣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健康事业发展”。传统体育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内涵,发展传统体育运动对于引领群众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群众体育文化能够促进体育事业不断发展,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提供最根本的精神动力。传统体育相对于竞技体育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娱乐性与广泛性,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之一,例如太极拳、柔力球等项目深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这些项目不仅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人际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一个较好的健身文化氛围。因此,习近平新时代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际上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群众体育文化的建设层面,而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运动外在形式。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健身观科学地指引着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让群众体育不仅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成为提升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与其他六大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这足以体现乡村振兴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则之一,全面振兴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农村体育发展就是其中一方面。农村体育活动与体育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竞技类的运动项目,例如扭秧歌、赛龙舟、荡秋千、抖空竹等这些凝炼地方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与内容,是农村体育最充满活力的表现形式[11]。相反在城市,竞技类体育项目是城市居民最常见的体育活动方式,实际上城乡体育发展首先在参与体育活动形式上就存在着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制约着农村体育的发展水平与速度[12]。此外,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上城乡差距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当前城乡体育发展的不协调阻碍着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步伐,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体育协调发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健身观的内涵之一,让广大农民在获得经济收入增长的同时,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健身活动中来,形成良好的农村体育文化氛围,为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助力,同时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民小康。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发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号召,由“运动”到“活动”,是习近平新时代特色体育发展思想的体现,它体现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体育蕴含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的充分肯定。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民健身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一步。在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健身观的指导下,科学推动全民健身发展,引领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推动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