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笑涵 赵晓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合肥 230026;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合肥 230039)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乡土是中华文化的根。诚然城镇化不可违逆,舒适安定的生活环境需要先进的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后盾,可是乡村存在的意义也不应该被埋没。目前仍有四成人口生活在乡村,可他们的教育方式被迫向城市教育看齐。社会价值取向以简单的“唯分数论”评论学生的优劣,以肤浅的“财富标准”定义“成功”,以错误的“技术至上主义”理解科学,乡村教育 “逆乡土化”现象引人深思。和城市教育相比,乡村的教育应体现出乡村学校不同的内涵和特色。须知乡村教育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石,是储备乡村建设优秀人才的关键。笔者认为,乡村教育 “逆乡土化”指的是抛弃人类对自然的直接认知和接触,摒弃与乡村的关联,不顾一切涌入城市、向城市看齐的行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世界观的形成是通过人们“观世界”获得的。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基于此反映出的现实情况进行哲学思考,探求破解乡村教育“逆乡土化”问题的路径。
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传授知识和技术的社会活动,对经济发展、人才储备、技术创新等均有重要作用。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教育呈现出“逆乡土化”现象,对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1.乡村中小学“盲目撤并”带来后遗症。我国从2001年开始对乡村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取消农村学校的教学点,将几个小学合并成一个学校,其主要做法是扩大规模、减少数量、向城镇集中。由于盲目撤点并校严重影响了乡村孩子上学,在2012年暂停该项政策的实施,但是学校撤并并没有因此完全停下脚步。今年一月,马云在“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上又一次提出推进中国的拆校并校机制:“学生规模在一百人以内的乡村学校,原则都应该裁撤合并。”他的想法太过理想化,在没有认真调研我国国情的情况下重提撤并,几乎是要把错误的老路再走一遍。撤并学校必然会令家校距离增加,产生食宿花费高、家庭教育缺失、上下学不安全等问题。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镇花墩村,地处深山区,由于村小被撤并,村民的孩子只能去9公里之外的中心学校上学。9公里崎岖的山路对小学生来说太过漫长,家长唯一的选择就是去镇上陪读。当前家校距离远在国内不是个案,有关调查显示,小学生家离学校的平均距离为5.43公里,初中学生为17.5公里。 前不久“冰花男孩”蹿红网络,公众纷纷表示尊敬他的学习热情。但媒体却鲜有关注类似事件产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正视的是,我国仍然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不能就近入学,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上学路上,甚至导致失学辍学;流动儿童跟着打工的父母四处奔波,接受的是支离破碎的教育;流浪儿童更是居无定所,难以接受正常教育,社会必须正视并反思当前乡村教育制度的缺陷。
2.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脱离自然。科学精神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把探求真理作为自觉执行的行为,鼓励的是怀疑和批判、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文主义内涵。科学源自于对自然的探索,弘扬的是寻找未知,揭晓现象,解释自然。在城里居住的学生们很难有乡村学生那么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才通过书本上的插图彩绘和学科公式向同学们介绍自然科学。须知孕育在山水之间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乡村却不以为然,忽视自己在自然环境方面优势,沿用城市的教学方案,取短补长。在日本,自然教育作为一个强制课题在中小学推行,日本有一种说法叫做“登山者中无坏人”,意思是每一个接近自然的人都会对自然产生一种敬畏心,本能地互相帮助,相互支援。在大自然环境中观察昆虫,在农田里了解作物的种植方式,在野外模拟自然灾害现场的逃生和救援技能……是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历经的。顺应自然的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课题,脱离自然的教育切断了与大自然的联系,同时也切断了五观中四观的发展。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带来的学业压力,乡村的学生被“peer pressure”压得喘不过气,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同等竞争力。绿水青山孕育出乡村学子,颇为讽刺的是,离自然最近的他们反而成了最远离自然的一群人。
3.乡村教育人才流失严重。如今社会的舆论导向对乡村愈发苛刻,认为从乡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应该留在城市,回乡建设的都是“失败者”。教育资源目前在我国城乡、地区、校际之间极度不平衡,凭着一腔热血留在农村的年轻人是少数,难以支撑整个乡村教育的发展。媒体报道,2015年甘肃会宁县招募189名警察,其中171名来自教师队伍,而这并不是师资过剩,而是教师得不到应有的收入和社会尊重。有社会统计结果显示,安徽省小学学段音体美和综合实践学科教师校均不足一人,教师这样一个不可或缺的职位正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社会上,一种用收入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正在扭曲年轻人的三观,这也直接导致作为工薪阶层的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社会的病态思维导致尊师重教的传统在逐渐消磨,“后继无才”的现状让乡村教育举步维艰。除此之外,校园的管理层现状也堪忧。须知,校长是一个学校的导向,一个合格的校长,不仅要有很强的教育能力,还需要精通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各种学科。在乡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不仅教师储备的培养不足,管理层的综合素养更是亟须适应乡村发展的需要。
4.乡村学生缺乏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乡村学校在不断地减少和搬迁,越来越多的学生迈向大的城镇,这会严重削弱学生们的乡土情怀,还让年少就开始住校的他们缺失家庭教育。乡村学生的情感常常是残缺不全的,或因为父母的离去而更加亲近祖辈,或因为父母的背井离乡而失去对故乡的回忆。在城市里读书的农村孩子自小没有家乡风俗的耳濡目染,亦没有和自然零距离接触的曼妙,对于乡土的感情自然少之又少。被包围在城镇孩子中间,背负着“农民工子弟”称号的他们,甚至会为自己的“不同”饱受偏见,产生一种潜在的自卑感。“成为一名城市居民”这种类似的不应作为理想的理想可能会作为一个目标伴随他们的整个青少年时代。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来自农村孩子们背负着更大的压力,他们不只缺乏耐心的陪伴,还在争夺和拼搏中麻木被动地接受灌输的知识。年少时被分数划定层次,长大后被收入判定等级,个人的价值、优劣、才华仿佛都以冷冰冰的数据所构成,这些错误的社会价值取向会让缺乏关怀的乡村学生掉进偏执的深渊。对孩子们而言,最好的教育就是探索自然本真和追逐真善美的过程。
5.当代教育陷入“功利性”困境。早在19世纪的德国,尼采就提出他对教育现状的担忧,古典文艺和人文教育大大减少,而职业技能和专项培训的作为过分夸大。在《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演讲中,他强调真正教育的核心在于人文教育,要重视培养个人的精神高度和文化深度。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应该实现双轨制,走人文主义和科学技术并行、职业教育和学术研究双管齐下的道路。如今全球的教育都在功利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却忽视了教育有着更高的历史使命,就是传承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当下全国范围内的家长都陷入了“等级、分数、排名”的泥潭里,在盲目的攀比中忽略了教育最本真的人格塑造作用。不仅学校的课程有考试分数作为检测,本应作为兴趣培养的美术和乐器也被划分等级,盲目的学习、考试和竞争让学生们逐渐麻木,让他们离自然、纯真和自我觉醒越来越远。用狭隘的考试分数去衡量一个人是整个社会在偷懒,综合素质的评比确实更复杂更难以统一衡量标准,可是综合素质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核心内动力。现在全行业、全学科都在强调“多元化”,可是我国的初高中教育却在致力于培育“应试人才”,大学教育单一的用“论文”与“研究”评判教育水平,硕博教育全权采用西方分科模式让研究者从大千世界陷入井底,能够探索的领域越来越狭窄。
地理风貌是乡村教育发展天然的优势,优秀传统是乡村教育架构的基础,近年来研究调查显示“寒门难出贵子”刺痛了大众的神经,我们更应反思乡村教育陷入了怎么样的瓶颈。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多元化的评判标准,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以求体现城乡教育的各自特色。
1.有亲近自然的地理环境。自然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利用自然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可以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让教育更接地气。沈复在《浮生六记》的一文中写道:“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他的文学成就产自于对自然的理解和观察。白居易在草原上感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自然的倔强在文学上的贡献;富兰克林用钥匙感受自然中的雷电发明了避雷针,这是自然的力量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人类学习游泳进程中的 “蛙泳”“蝶泳”,这是自然的智慧在运动中的贡献。文化、科学、艺术均源于自然,社会的发展和自然息息相关,当下的乡村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追逐“实用性”而忽略自然本源。与自然接轨是乡土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未来的乡村教育发展应牢牢抓住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乡土资源,对学校设置的课程提供最生动的诠释。而在国内,乡村的学生总是向着说好普通话、学好数理化前行,每天都是如城市学生同出一辙的黑板粉笔和枯燥的书本,而忽视了他们的乡村风光和自然环境是最好的教学道具。
2.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积淀。农村是唯一一种可以大肆用方言进行交流的区域,普通话是便于交流的工具,乡音代表着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传统的庙会、舞龙舞狮、剪纸贴花等风俗也在乡村中继承得更加完整,传统手工艺的高手也频频出现在乡土民间。城市和农村具有不同的特色,城市在科技、财经、时尚等方面也许更加领先,但农村的生活悠闲、健康、自由,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乡村的气质是传统的,独立的,特别的,乡村文化不是“土味文化”,她在历史长河的沉淀下发酵出浓浓的韵味。相较于城市,乡村更适合开展民俗民风继承工作,让传统工艺成为农村学子学习的一部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对于传统文化的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是要选择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形式上进行创新,根据社会现状作出适当调整,加强宣扬传统节日和亲近自然的联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海纳百川和兼收并蓄,任何的故步自封和彻底隔离都不能让它完美的延续。青少年学习传统民俗和手工艺不仅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培育个人文化自信的大好机会。保护文化传统,继承民风民俗,是创造未来的基石。
3.有符合规律的生产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我国广袤乡村土地的一个缩影,他们根据太阳的起落调整生活。任何农作物的种植都需要遵循自然规律,中国思维和行为习惯,如二十四节气,就是先辈们通过世代长期观察总结出的气候规律,农业生产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告别了农耕时代,也减弱了节气对农事的指导作用,一些相关谚语被年轻人渐渐遗忘。但是据农技工作者所说,即使技术先进,也要抓抢农时,遵循作物生长规律,尊重自然,节气仍是农业生产不过时的好帮手,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是传统留下来的瑰宝。农村与城市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亲近自然,没有那么密集的建筑和高楼大厦。乡村的主流发展趋势应该是建造环境优美生活悠闲的新型乡村,既要引入现代科技让生活更加便捷,又要保留乡村美丽的风景和传统习俗。
4.具有较强的教育建设可塑性。城市和乡村的功能自古以来就有区分,城市代表着经济繁荣和技术进步,乡村则保留自然风貌和宁静致远。总是按照城市的思维和模式进行教育,就失去了乡村教育独有的特色,导致传统民俗、方言等非自然文化遗产濒临灭绝。类似唯城市至上的社会论调不仅在摧毁个人多面化方向,同时也在侵蚀着教育系统和城乡发展的愈发不平衡。必须承认当前的农村建设还有很多问题,但是经过努力,乡村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潜力。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建筑质量,硬件设施,功能划分都不完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乡村的教育模式也还处于探索阶段,任何有理可循的提议和教学试点都是可以的,力求贴近乡村发展现状,对乡村教育工作的负反馈进一步修整和完善。尽管乡村教育目前和城市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土地资源丰富,不仅可以满足中小学校园建设,还能建立高等院校或作为分校分担城市学校的扩招压力。
乡村学生是乡村教育的主体,乡村文化是乡村教育的载体,乡土教育是乡村教育的本体。乡村教育,应该根植于乡村文化,立足于乡土资源,以乡村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出发点,实现素质教育。
1.恢复乡村教育就近入学的特征。义务教育有两个特征,一是免费,二是就近。福建省永泰县制定了一项政策,只要有一个学生就不能撤销一所小学。该县共有农村学校78所,其中19所学校多年只有一个学生,但县里一直坚持一个学生也要办下去的办学理念。就近入学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优先解决,让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须知教育不能全靠学校,就近入学也能让孩子和父母家人互动交流,须知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中极为重要,不能让他们小小年纪就缺失家庭的氛围。应借鉴美国“一个都不能掉队”法案,确保哪怕一个学校只有一个学生,也不能撤销,对于学生的教育质量也有严格的监控。让每个行政村至少保留一所小学,并对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进行监测。建立相关政策,吸引人才,增加人才储备,号召社会捐赠来维持乡村小学的保留和运营,下决心推行学生就学距离单程不超过半小时的规范要求。
2.保留乡村独特的自然文化优势。早在1926年,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书呆子。”然而事实上乡村才是文化发展的起源地,乡村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重任。地方特色,包括语言和习俗都为当地的凝聚力贡献着力量。乡村的发展,无论是产业,旅游,亦或是教育,都应该围绕着继往开来的传承精神而发展,继承人文传统。在很多西方国家,教育部门会强制学生们学习一项当地的传统工艺并检查他们的学业成果。传统文化民俗继承工作应当自青少年一代就开展宣传。手工艺的相关课程应当与体育项目一样,作为检查学业完成度的必考项目之一。各个地方都应当树立文化自豪感,对当地的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身在何方,听到故乡的乡音都能勾起一种担当。每个人都应该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对这些习俗和艺术的学习不是浪费时间。只有保护好传统,继承古老的民俗民风,才有可能创造未来。
3.更新社会价值取向引进人才。曾几何时“乡巴佬”、“农民工”成为了贫穷的代名词,而“农村”给人的印象就是生活不便和脏乱差。不仅城市人这样认为,乡村居民也默默承认了,从小地方出来的人不顾一切也要定居在城市,再也不愿意回去。现在城市居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城市扩张速度如此迅速,未来居住在乡村的才应该是被羡慕的少数人。乡村建设应当围绕环境治理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创立地域品牌文化,打造临山靠水的生态理念吸引资金人流。农村学校还应加强自身特色教育理念的建设,培育乡村学生对家乡的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的自信感、自豪感。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建设她的是怎样的群体,学生就是未来的力量。中小学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有先进的基础设施,优秀的校园管理者,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师不应总是鼓励他们去城市生活和工作,而是应该培养他们的故乡荣誉感,为回到家乡做建设而自豪。教育,不仅要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还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些在教育中具有的极重要的作用,却在如今的教育中被忽视甚至鄙夷了,不得不发人深思。自然教育改革,应当乡村先行。
4.重视人文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心灵的转向”,能够使人变善,并且进行高尚的活动;卢梭的“自然教育”学说,主张教育是使得儿童从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归于自然;裴斯泰洛齐则有“完整的人发展说”,他有一句名言:“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她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育的目的本不是让人适应社会,而是让每个人的天性释放出来,回归自然。我国当代教育相较于中国传统教育属于断片式的发展,它照搬西方教育模式,让我们的下一代被迫地学习科学,却没有让这种教育本土化,过早的分科和纸上谈兵让学生对于世界难以构成完整的观念体系。过早的“分科”也应当经过深思熟虑延缓或取缔,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都来源于自然,它们“本是同根生”,在学生的人生轨迹中都会带来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学校的教育也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培养学生向善的自然天性,增加学科中人文教育的部分,让作为社会未来力量的他们改变当前社会的弊端。在老师对学生的教导过程中,也应当避免填鸭式教学,而是让孩子们用好自己的五官,用眼睛去发现草间的蝴蝶,用鼻子轻嗅泥土的芬芳,用嘴巴品尝新酿的蜂蜜,用耳朵倾听虫豸的低鸣,用脸颊感受柔软的微风,实现“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社会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给人群划分三六九等,而应当宣扬各职业价值平等,鼓励家长提升自己的学识和素养,多花时间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将所有的教育任务都推诿给学校。
5.重塑尊崇自然的教育模式。 孔子云:“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教导人们即便生活简朴,也不能胡乱作为,乡村学校应当将类似的普世价值教授给他们的下一代,在生产生活中遵循自然规律。在古希腊,如果你问一个人学习科学有什么用,那么他一定会气得跳脚,认为你在侮辱他。基于此,卢梭将“教育”视为获得理性的法门,认为应当教育公民独立而理性地思考自身乃至国家之幸福和自由。科学和哲学一样,都是为了探索世界的本源而产生的学问。我国现实生活中过分抬高了技术而丢失了科学精神,只注重实际应用而对天地本身敬畏不足,功利心太强。技术进步的实用性只是科学活动的成果之一,并不能作为目标来实现,这易让科学研究陷于囹圄。从大处而言,科学无论如何进步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广袤宇宙的探索也必须遵循自然的轨迹,让飞行器沿着轨道飞行。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最基础的自然公理,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中医学说和各种自然现象关系密切,传统科学知识都是我国人民运用智慧观察自然在长期积累中总结出来的。我国可以学习欧美等国家的自然教学理念,带领学生在自然环境下感受对自然的喜爱和敬畏,观察动植物,分辨农作物,模拟自然灾害进行逃生,以及野外生存训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建立了“植物栽培家”小组、育种小组、园艺小组、动物小组等教学小组,他通过一系列的小型劳动集体,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丰富的智力生活,尽可能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和爱好,为每一个学生找准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这种教育在今天看来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有充足条件与先天优势的乡村能够开展这些素质教育活动。同时也应当制造一些更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用具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潍坊各色各样的纸鸢,天津地区的泥人,川湘苏粤的刺绣等,增加教学的乐趣。
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重大,乡土是所有生命诞生的起源,人类生命的生生不息就是从乡土开始。自然系统的自我更新换代,生命的奇迹持之以恒,所有自然的力量都是值得人类尊重的。人类的进步始于乡村,始于自然,自然本身就具有教化功能,如今却为我们所忽视。维护乡村,就是在维护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它包含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真正奥义。
在乡村教育“逆乡土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走向城市,以至于城市教育成为了中心,而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被人忽视。我国绝大部分的中小学和大学都集中 在城市,乡村教学方式模仿城市,各式各样的方言、地方习俗、传统手工艺难以为继。由于乡村发展较慢,人才和经济资源都被城市占据,乡村教育应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城市的道路。未来的乡村教育应当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将教育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乡村振兴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助推器,改变乡村教育“逆乡土化”的现象迫在眉睫,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