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柑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

2018-11-10 09:45毛玉珍杜玉金爱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对策

毛玉珍 杜玉 金爱华

摘 要:宜都市柑桔产业基础条件好,全市面积达31.8万亩、产值22亿元,已初具规模,且产业链也较完善,但面临市场需求也存在品种老化、部分密植园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发展对策,才能确保这一主导产业更好地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柑桔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柑桔是宜都市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面对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素质下降、小规模生产经营、市场多变等多种不利因素,柑桔生产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如何实现柑桔产业转型升级、由柑桔大市向柑桔强市迈进,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课题。

一、产业现状

宜都柑桔生产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1500年之久,2002年宜都市被农业部划为长江上中游柑桔优势产业带。2016年全市柑桔面积31.8万亩,产量63.57万吨,产值22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柑桔一项纯收入达5500元。面积、产量在全省排名第三位和第二位。2001年被农业部、外经部定为首批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2002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柑桔生产优势区域,2004年荣获“中国柑桔之乡”称号,2005年又被国家冠名为“中国柑桔之乡”。200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农业专业水果大县”,并跻身“全国柑桔产业二十强县(市)”行列并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三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2009年跻身“中国柑桔产业二十强”县市,被省政府命名为“水果大县”。柑桔主栽品种以特早熟、早熟和中熟温州蜜柑为主、有少量椪柑、蜜柚、脐橙、杂柑等种植,集中分布在长江、清江及渔洋河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市柑桔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链条比较完整。但在提质增效、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一是乡镇之间发展规模不平衡,梯度较大。二是同镇之内村与村之间不平衡。三是农民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平衡,导致一些地方发展水平和果品质量参差不齐。

2.规模小。现有的土地二轮承包体制造成一家一户土地有限,生产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操作、标准化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培植大户上档次增效益。

3.品种老化现象突出。1957年我市引进温州蜜柑,主要推广早熟龟井、宫川,中熟尾张,后来虽引进、选育国庆一号、鄂柑2号等柑桔新品种,但最先引种建园的早熟龟井、小叶尾张等品系小叶型类占一定比重,该类桔园暴露出树势弱、叶片小、结果习性不稳定,果实多呈高庄型,皮厚,外观质量较差,抗逆性不强;还有部分老龄树已达到经济寿命年限,树体老化,生长势弱,产量低,品质退化,需要更新复壮或重新栽植。

4.部分桔园栽植密度过大。上世纪为了迅速扩大规模,力推“矮、密、早、丰”栽培技术,亩栽100株、200株。成园后没有按计划间移(伐)导致树体高、大、空,光照恶化,形成郁闭园,结果部位上移,劣质果多,病虫防治、采摘等十分困难。

三、主要对策

1.加大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产业发展

(1)科学定位品种结构。宜都是柑桔北缘地带,品种多样性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在近一个时期内柑桔主导品种仍以宽皮柑桔类的温州蜜柑为主。因此建议在品种结构调整上可结合淘汰部分低产、低效果园适当发展柑桔特色品种。如特早熟蜜柑、蜜柚等可调节市场供应的品种,同时建议因地制宜引进与温州蜜柑同熟期的品种,小规模做好试验示范,优选一到两个适宜我地栽培的柑桔品种适当发展。

(2)稳定现有面积。从近几年我市优质柑桔生产情况看,山地和坡岗地品质明显地高于河砂田和海拔高于300米的山地。因此今后发展应增加海拔300米以下山地、坡地,逐渐退出冲积田、砂质土壤以及土层浅的水田,达到面积有增有减,适度增长的动态平衡。总面积稳定在32万亩左右。

(3)切实解决栽植密度问题。主要采取间移间伐,特早熟品种保持在亩栽45-50株,早熟品种40-45株,中熟品种35-40株,柚类35株左右。并应用大枝修剪技术控制树冠高度,早熟品种控制在2.5米、中熟品种3米以内,覆盖率控制在85%左右,形成“一干三枝”自然开心型,保持桔园通风透光。便于机械化开沟、施肥、修剪、病虫防治和运输果实,有效缓解劳力矛盾。

(4)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有效控制病虫害特别是重大病虫害的蔓延和危害。加大对重大病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力度。大实蝇防治应增加药物诱杀和捡拾蛆果的力度,加强对商品化处理企业的监控,长期坚持不松懈。

2.强力度推介品牌,促進产业发展。“宜都蜜柑”虽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要通过大力宣传,让生产者增强产品质量和安全意识,筑起品牌的基石。要通过多种媒体、农商农超对接活动,举办柑桔艺术节等,加大对宜都蜜柑品牌的推介。要加强对宜都蜜柑品牌的保护,打击劣质柑桔充当宜都蜜柑的行为,使宜都蜜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投入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加大对现有的果树良种繁育场、柑桔示范场制定政策,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力度,优选适宜发展的品种;加强苗木繁育,培育壮苗,并且为全市柑桔良种改良培育适量的良种小树。二是对全市柑桔品种改造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三是一如继往地支持柑桔精品果园建设。四是出台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提高科技人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三农”。四是扶持农业生产技术服务队的建设,倡导主产乡镇村组织全产业链的生产专业服务队,更好地服务柑桔产业。

4.创优机制,促进产业发展。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以及外来客商以租赁等形式集中连片流转农村土地,集中开发、连片种植柑桔。二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以一定期限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建立企业直供原料基地。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等组织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入股、委托、返包等形式,与农民建立紧密联系的经济利益联结体。三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以承租土地、土地入股等形式开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推动规模化生产。四要鼓励柑桔大户和能手采取托管、代种等方式,破解柑桔管理劳力矛盾。五要引导柑农将分散果园集中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后再按原来面积划分到户,使农户的果园变分散为相对集中连片,便于管理,便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5.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产业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的功能,兴建集柑桔洽淡、展示、交易、检测、加工、培训于一体的大市场,把宜都建成鄂西南最大的柑桔初加工销售集散中心,使我市在柑桔产业上有一定的议价权。二是培植土老憨等重点龙头企业,搞好精深加工、精品果高端市场和出口销售,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快转化增值。三是引导清江果业等企业做好产后洗果打蜡初加工处理,扩大丰岛等桔瓣罐头加工企业规模,做好设备更新、技术创新等工作,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四是规范完善一批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五是指导农民建设简易贮藏室,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行情合理调度柑桔销售,最大限度地提高柑农的经济效益。

6.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效益。借助龙头企业土老憨打造宜都市柑桔公园,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