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珈
摘 要: 赴海外的汉语志愿者教师,由于要在异国文化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至少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无论在当地进行汉语教学,还是在当地生活与当地人接触的过程中,往往难以适应文化的差异,可能会产生“文化休克”。这不仅会影响志愿者的心理状态,还会影响汉语教学效果。“文化休克”是指由于对一种文化不适应而产生的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为什么志愿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会产生“文化休克”?如何及时调整并且克服“文化休克”现象?本文以两位在意大利大学工作的汉语志愿者教师为案例,根据中意文化的不同,分析“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寻求最佳的克服途径,旨在为今后赴意的汉语志愿者教师在文化适应方面提供帮助。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休克” 汉语志愿者教师 意大利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与日俱增。汉语志愿者教师们身在海外,其工作历程不仅是汉语教学和汉语传播的过程,更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冲撞中逐渐适应的跨文化过程。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在不同的汉语课堂都有差别,尤其是与国内汉语课堂之间的差别,或多或少都会对志愿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一些影响,抑或产生“文化休克”。“文化休克”现象,对在海外的汉语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在海外工作的志愿者教师产生“文化休克”时,如何根据派出国的实际情况适应调整?如何在排除培训阶段就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跨文化适应与“文化休克”
(一)跨文化适应
“跨文化适应”这一概念是指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当他们进入陌生的文化环境之后对新文化的适应。关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36年,美国的人类学家Redfild,Linton和Hersko-vits在《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跨文化适应”的定义、研究课题及研究方法。该研究认为,“跨文化适应”是由许多不同的个体组成的,并且每一个个体在交往中自身的文化都会互相影响、变化。理论上,这种变化是双向的,接触的两个群体的文化模式都会发生变化。但实际上,在群体接触的过程中法商更多的变化的常常是弱势群体那一边,即要求弱势个体适应新的文化模式。
“U型曲线说”,是Lysgarrd在1955年所提出的,他认为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经历最初调整阶段、危机阶段和再调度阶段这三个阶段。文化适应过程根据适应者满意程度的变化呈现为一个U型曲线模式。
(二)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这一词最初是1960年由美国的Oberg提出,用来概括跨文化过程中的种种不适应的状况,之后在跨文化交际学界广泛流传。1997年,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一书中定义“文化休克”:当个体进入异国文化环境后出现的各种心理上、生理上的不适应,致使不同文化人群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产生的故障与冲突。在心理上变现为焦虑、个体情绪上不稳定、沮丧、懊恼,严重时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在身体上表现为疲惫、失落、无能为力、焦虑等。
由此可见,“文化休克”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字面意思,这一现象必然会出现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甚至可以说是必经过程。
(三)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许多研究者都对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做出了研究,陈慧等人把跨文化适应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生活变化、时间、社会支持、文化距离、偏见和歧视,内部因素包括认知评价、人格、知识技能和人口统计学因素。本文基于以上提出的这些因素,对赴意大利的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
三、意大利汉语教学概况
西方世界对汉语的认识始于16世纪末,意大利赴华传教士为了在中国传播宗教而开始学习汉语,但他们并没有局限在学会使用这个语言,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研究汉语,并将成果著书立说,为后人的汉语学习和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意大利的汉语教学历史开篇于18世纪上半叶。1732年,意大利神父马国贤(Matteo Ripa)在那波利(Napoli)创立了“中文学院”。随着意大利的统一,1863年“中文学院”更名为“那波利亚洲学院”,后来更名为“东方学院”成为意大利第一所开设汉语课程的普通高等院校。随后几十年,意大利的汉语教学逐渐发展起来,罗马大学、米兰大学、都大学、威尼斯大学陆续成立汉语专业。
2006年9月,国家汉办与意大利罗马智慧大学联合建立意大利第一所孔子学院。继罗马孔院后,在比萨、那波利、都灵、博洛尼亚等城市也陆续成立孔子学院。截至2016年年底,意大利共有11所孔子学院和34个孔子课堂,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增加,“汉语热”的风潮也在意大利持续发酵,这无疑都推动了意大利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意大利汉语志愿者跨文化适应过程案例分析
本文采用访谈法,依据跨文化适应几大影响因素提出11个相关问题,包含影响跨文化适应历程的各种因素,以此对两位在任的意大利漢语志愿者教师进行访谈,分析他们的跨文化适应历程。
(一)访谈结果与分析
本次研究采访了两位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汉语志愿者教师:志愿者教师A,24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一;志愿者教师B,26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二。
通过前文对影响跨文化适应因素的分析,根据问题的分类和访谈的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1.“文化距离”对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
Q:1.你觉得中国跟意大利文化差异大吗?在哪些方面?你怎么看待这些文化差异?
志愿者A:我觉得并没有太大差异,就像马上就要圣诞节了,我们也都会买礼物,互相交换。
志愿者B:文化差异不是很大,但是生活习惯差异很大。求同存异,适应环境。
虽然中国和意大利在地域上分处亚洲和欧洲,但两位志愿者教师都觉得意大利文化跟中国文化没有太大差异,都适应得很快。志愿者B提到虽然文化差异不大,但是生活差异很大,这属于“生活变化”因素,我们在后文再进行研究。
2.“社会支持”对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
Q:2.你觉得意大利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怎么样?
志愿者A:意大利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我不太清楚,不过我遇到的意大利人对我的态度还好。
志愿者B:只要真诚以待,大多数意大利人不会有偏见。对我都很好。针对个人而非族群。但据我所知,一些华人聚居区,意大利人不是很友好。
根据两位志愿者的回答,整个意大利社会对于华人群体的态度还是有争议的,尤其在华人聚居区,意大利人对于华人的态度不是很友善。但是,两位志愿者在工作过程中或生活中遇到的意大利人的态度都很好,对他们的生活、工作都没有产生消极的影响。由此可见,虽然身处异国,但只要保持真诚的态度就会收获真诚的对待。
3.“期望值”对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
Q:3.你去意大利之前对意大利印象怎么样?
志愿者A: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很古老的国家,思想会比较保守。
志愿者B:相当好。以前学地理的认知:老牌发达国家文艺复兴发源地、比萨意面、风景优美。
Q:4.你去意大利之前对意大利的期望是什么样的?(生活方面;工作方面)
志愿者A:工作上觉得可能会语言不通,估计跟教小孩子差不多。
志愿者B:工作上希望工作顺利、人际关系和谐、单纯教课,不希望有太多其他東西。生活上希望简单自由、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方便。
Q:5.到了意大利以后,工作环境跟你预想的一样吗?跟你在国内工作的环境一样吗?如果有差异,差异在哪些方面?
志愿者A:我在国内实习的时候是在中小学,来了意大利以后觉得教成人很不一样。但是可以接受。
志愿者B:跟我预期一样。我在国内还没有正式工作过,但是做过兼职。我觉得意大利跟中国有差异,主要是意大利工作更加纯粹,没有太多的人际关系要处理。
根据两位志愿者的回答,在出国之前对于意大利的印象都很好,作为历史悠久的老牌发达国家,有很多不同于中国的地方。对于工作的预期每位志愿者都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了预想。到了意大利以后,实际的工作环境基本符合,志愿者A访谈时说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都是中小学,所以到了意大利以后都是教成人,觉得很不一样,但是经过调整是可以适应接受的。在跟志愿者B的访谈中,她表达出非常满意现在的工作状态,跟预期相同。两位志愿者到达目的国以后的工作状态都跟预期相同,这样可以帮助志愿者们很快就可以适应当地的生活。
4.“跨文化经历”对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
Q:6.你去意大利之前去过其他国家吗?
志愿者A:没有。
志愿者B:去过美国和哥斯达黎加,都是当汉语志愿者。
两位志愿者教师,一位是没有志愿者经历的,一位是有过两年的志愿者教师经历的。有没有志愿者经历,或者说有没有过跨文化经历会不会帮助在新的目的国很快适应,我们在最后结合访谈结果做分析。
5.“跨文化交往”对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
Q:7.到了意大利以后,你是喜欢参加学校活动,还是宅在家?
志愿者A:参加学校活动,自己宅,我都喜欢。
志愿者B:更喜欢参加学校活动。
Q:8.你有当地意大利朋友吗?你意大利朋友多还是中国朋友多?
志愿者A:有,主要是我的意大利学生,我们有时候会一起出去喝咖啡,我还是中国朋友比较多。
志愿者B:我的意大利朋友比较多,我喜欢和外国人一起玩儿,他们很简单,一起玩儿很开心。
“跨文化交往”就是指在目的国生活中,参与当地活动,与当地人交朋友。两位志愿者表示都会参与当地学校组织的活动,到意大利以后都交到一些意大利朋友,这种积极的“跨文化交往”帮助两位志愿者适应了当地的环境。
6.“生活变化”对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
Q:9.你到意大利之后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满意吗?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吗?
志愿者A:很满意,我喜欢现在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室友都很好。
志愿者B:满意。曾经遇到一位舍友的问题,后来解决了。
Q:10.你在意大利遇到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志愿者A:没有什么困难,可能就是语言,虽然现在还是不会说,但是可以听懂一点了。
志愿者B:最不愉快的事就是刚到意大利的舍友问题。这位舍友比较挑剔,不断找事情,正常开门声也觉得吵到她或者建议上厕所不要关门的奇葩要求。保持距离,几天后换到新宿舍,现在很开心。还有就是语言,因为意大利人基本不会说英语,交流起来比较难。
两位志愿者在访谈中都提到了,在生活中最困难的就是语言问题,因为意大利人都不是太会说英语,所以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上都遇到了一些问题。志愿者B表示她现在已经在学意大利语了,希望以后的生活可以更便利。此外,志愿者B提到她的室友问题,在她刚到意大利的时候让她觉得很沮丧、生活上极其不便利。但是后来通过沟通,已经解决了,换了新的寝室。由于语言或者居住环境的造成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但这都可以解决。
7.“人格”对跨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
Q:11.你的性格偏向外向还是内向?
志愿者A:嗯,我觉得我既外向又内向,哈哈。
志愿者B:外向。
Gordner(1964)提到国际交流者有着较高的融入度,这种融入度就是一种人格,而且他们普遍具有外向的性格,对不同的价值观念有很强的包容度,有着强烈的跨文化敏感度,因此国际交流者在进行跨文化适应时难度和障碍最少。两位志愿者都具有外向型性格,这种性格可以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
综上所述,根据对两位志愿者教师的访谈,他们表示在到达意大利以后,并没有出现“文化休克”的现象,都适应得很好。根据访谈结果分析,首先,是他们认为意大利文化跟中国文化差异并不大,跟他们的预期相同;其次,虽然中意两国在生活方式上有差异,但是可以接受;最后,虽然生活上由于语言或者室友问题产生过负面情绪,但是通过多种方式的自我调节都可以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建议
1.赴任前学习一些日常意大利语,既可以帮助生活又可以帮助工作。
2.培养多种兴趣,在感受到负面情绪时可以转移注意力,帮助自我调节。
3.结交当地朋友无论是意大利人还是中国人,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活。
五、结语
每一个初到海外进行汉语教学的志愿者们有一些会产生“文化休克”的现象,有一些可能会跟上面两位志愿者一样并没有产生“文化休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他们个人性格外向,调节能力强;二是当地的文化差异小并且符合预期。但是二人也提到过偶尔会有想家的时候,这虽然不属于“文化休克”,但我们可以把这种情绪归结为缺乏“归属感”。大部分海外志愿者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负面情绪,有一些属于“文化休克”,又有一些属于缺乏“归属感”。无论是哪种情绪,当它们出现时,我们都要科学地进行分析和解决,或者寻求身边人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自我调节,培养抗压能力,随时准备好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参考文献:
[1]陈放.中国学界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问题研究综述[J].延边大学学报,2012(12).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马西尼.意大利汉语教学与研究概况[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9).
[4]孙雷.来华印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